牙克石有個國家濕地公園,你知道麼?

牙克石融媒 發佈 2020-05-17T12:18:23+00:00

濕地公園總面積為6102.94公頃,其中濕地面積4610.85公頃,濕地類型主要由河流、庫塘、沼澤構成,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75.56%。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濕地,不僅僅是我們的綠色寶藏

更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綠色瑰寶


內蒙古免渡河國家濕地公園於2013年1月13日經國家林業局批准成立,地處大興安嶺西麓,行政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牙克石市。濕地公園總面積為6102.94公頃,其中濕地面積4610.85公頃,濕地類型主要由河流、庫塘、沼澤構成,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75.56%。濕地公園功能區劃分為濕地保育區、濕地恢復區、合理利用區。



濕地公園境內主要河流——免渡河,屬額爾古納水系,為海拉爾河的一級支流,額爾古納河的二級河流,蒙古語「門都克依河」,漢語「平安的河」之意,轉音稱「免渡河」。為全面加強濕地公園的管理與建設工作,2014年12月,經呼倫貝爾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了濕地公園管理局,隸屬於牙克石市人民政府,為正科級事業單位。



濕地公園範圍地貌為大興安嶺中低山區山谷,有森林、濕地、草甸多樣的生態系統。公園內免渡河沿岸山地森林蔥鬱,河穀草群密茂;河網密布,蜿蜒曲折,時而湍急,時而平緩,孕育著眾多的野生動植物。現有脊椎動物177種24目51科,國家重點保護動物30種,其中鳥類27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3種(東方白鸛、黑鸛、金雕),Ⅱ級保護鳥類24種(鴛鴦、灰鶴、蒼鷹等);獸類3種(水獺、猞猁、雪兔),均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維管束植物294種52科180屬,其中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2種(鑽天柳、浮葉慈姑)。






內蒙古免渡河國家濕地公園是大興安嶺地區濕地景觀縮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興安嶺西麓森林、草原交匯區森林邊緣重要的生態安全保障,已成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生態環境保護、濕地科普宣教基地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和平台,有效地保障了額爾古納水系的生態安全,為額爾古納水系流域濕地保護和治理樹立了良好示範。






濕地公園以絢麗多彩的森林草原景觀為背景,以海拉爾河濕地生態系統為主題,以保護濕地資源和野生動植物優良的基因為目標,充分發揮免渡河河流、沼澤濕地維護生物多樣性、凈化水質、調節氣候、蓄洪抗旱、遊憩等多種功能,採取適度人工干預,促進修復或重建濕地生態系統,維護濕地生態過程,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濕地生態特徵和自然風貌,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通過充分挖掘、展示、利用源於免渡河濕地的人文資源,合理的開展生態旅遊,為人們提供科學教育、文化娛樂、旅遊度假、休憩、療養的場所,使濕地公園成為領略濕地風光、認識濕地、了解濕地、提高公眾生態意識的教育基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編輯:李冉 監審:張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