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梁朝偉聯手上演巔峰對決,難怪被稱為香港電影的最後輝煌

蓋飯故事thestory 發佈 2019-12-15T20:08:14+00:00

「我以前沒得選擇,我現在想選擇做好人。」沉默良久,一個顫抖的聲音如是懇求道。兩人一同站在天台上,一個是西裝革履的黑幫小弟,一個是鬍子拉碴的臥底警察,兩相對峙,荷槍實彈,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陳永仁想也沒想:「對不起,我是警察。」「誰知道?」一抹笑容從劉建明臉上迅速滑過。

「我以前沒得選擇,我現在想選擇做好人。」沉默良久,一個顫抖的聲音如是懇求道。

兩人一同站在天台上,一個是西裝革履的黑幫小弟,一個是鬍子拉碴的臥底警察,兩相對峙,荷槍實彈,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

陳永仁想也沒想:「對不起,我是警察。」

「誰知道?」一抹笑容從劉建明臉上迅速滑過。

陳永仁不再多言,掏出槍,對準對方腦門。他要奪回警察身份,為警督報仇,和心愛的姑娘結婚,不知為何,那一刻千絲萬緒湧上心頭。


「砰!」一聲槍響劃破長空,陳永仁應聲而倒,雙眼圓瞪,不肯瞑目,鮮血如同如墨般氤氳散開。劉建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為什麼?到頭來,他還是沒法做個好人?

這是電影《無間道》中演技最炸裂、劇情最高潮的片段,扮演兩大主角的梁朝偉和劉德華,表現堪稱出神入化、無懈可擊。


《無間道》到底是怎樣的一部曠世巨作?

觀眾給予它史無前例的褒獎「牛就牛在,他讓所有演員都達到了巔峰」「讓全世界人重新對香港電影刮目相看的電影」,「無間道是香港電影的最高峰,是香港電影的最後輝煌」。

業界榮譽它拿了大滿貫:7項金像獎、6項金紫荊獎、4項華語電影傳媒大獎、6項金馬獎、日本藍絲帶電影大賞最佳外語片、百大最佳華語電影、華語影史最佳10部電影……可以說,2003年華語電影界的榮光都是屬於《無間道》的。


《無間道》對人性的深度剖析、節奏的精準把控、鏡頭語言的運用已達至臻佳境,是華語電影界難以逾越的一座高峰。

悲劇英雄

身份和命運的錯位從一開始便註定了。陳永仁原本是警校的學霸,因有黑道出身背景,被重案組警官黃志誠派去做黑社會臥底,此後十年間,陳永仁混跡黑幫,後三年他一直追隨販毒大王韓琛,並逐步取得對方的信任。


與此同時,黑幫成員劉建明收到黑幫老大韓琛命令,進入警校,成為安插在警校內部的臥底。靠著韓琛透露的犯罪情報,劉建明在警局內部步步高升,晉升至高級督警。

通過陳永明透提供的情報,警方得知了一宗泰國毒品交易的時間地點,不料,劉建明將抓捕信息透露給黑幫團伙,最終交易失敗,雙方均得知團隊內部有對方的臥底。


為確保陳永仁的人身安全,黃督警約見陳永仁,吩咐他提前結束臥底行動。但密會行動被劉建明泄露給韓琛一夥,還未來得及見面,黃督警便被黑幫團伙從頂樓扔下,當場身亡。

劉建明對黃督警的死深感內疚,同時恐懼韓琛暴露自己的身份,遂聯手陳永仁解決韓琛,最終劉建明親手槍殺掉韓琛,合作過程中,二人雙雙得知對方是臥底。


陳永仁約見劉建明天台會面,準備逮捕劉,但不幸被另一名黑幫臥底林國平槍殺。劉建明藉機滅口林國平,將罪責全部嫁禍於他,成功洗白黑幫案底。

陳永仁去世6個月後,心理醫生李心兒意外得知他的警察身份,陳永仁成功恢復身份,被安葬在黃志誠警司的墓碑旁。

在這部以互換身份為主題的電影中,善惡界限模糊,每個人物都處於道德的灰色地帶。


陳永仁雖心向正義,但十年黑幫生活已掏空他的靈魂,偷竊、搶劫、販毒,無惡不作,終日提心弔膽,小心翼翼的生存,無法正常戀愛生活。他更像一個失意、頹廢的社會邊緣人,而非偉岸高大的警察。

諷刺的是,他行惡的目的是剷除黑幫團伙,為達到所謂光明的目的,不擇手段究竟是定義為善還是惡呢?這是導演向觀眾拋出的一個無解之題,如此拷問人性的哲學問題,為電影平添不少餘味。


除了著墨正邪雙方的激烈對戰,影片還側面描繪陳永仁和黃督警的英雄相惜,和黑幫小弟傻強的兄弟情深,和前女友的有緣無分,和死敵劉建明一同欣賞音樂等片段。

因此,儘管陳永仁的命運和境遇是悲慘的,但他的底色是溫暖的,人物內核充滿浪漫色彩和理想主義。此外,梁朝偉憂鬱迷離的氣質與角色不謀而合,更為陳永仁添了幾分悲劇英雄色彩。

人間地獄

本片另一主角劉建明則更為複雜。他實為黑幫臥底,出賣警方情報,夥同販毒集團,釀下無數大錯。

但經歷多年警察生活的他,已經日益習慣如今的高管爵位和太平安穩的人生。直到影片結尾,他還在做好人還是壞人之間徘徊,為價值觀和身份焦慮不已。


劉建明的心路可以用那句經典台詞概括,「我以前沒得選擇,我現在想選擇做好人。」在劉建明看來,行惡都是被逼無奈,卻忽略了自己在客觀環境中的主觀能動性。

其實他的選擇有很多,他可以選擇自首,承擔過去的罪責,或者離開警局,放棄雙面人的生活。

他卻偏偏選擇留在警局當臥底,坐享升官加爵的生活,泄露黃志誠的行蹤,間接造成黃警官的死亡,不僅稱不上正義人士,即使以黑道的評判標準看,他也毫無義氣和忠誠可言,手韌恩師韓琛,嫁禍兄弟林國平。


欺師滅祖,栽贓同門,為了利益和自保,他可以放棄任何底線和原則。從劇情發展和人物死因看,劉建明可謂當之無愧的第一反派。

從始至終,正面人物都堅守著自己的信念,遵守法律和程序正義,不傷害他人利益、性命。反觀劉建明,他行動的出發點,卻是懦弱和貪婪,做好人還是做壞人,說到底,由行為決定,而非意念,劉建明口中的「好人」,只是一句假大空的口號,他也只能是一個打著好人七旗號的壞人。

影片的主題借用了佛學理義中的「無間地獄」一說,這一點在開頭和結尾都有明確點出「《涅槃經》第十九卷:八大地獄之最,稱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

無間地獄即阿鼻地獄,是八大地獄中最苦的一個,只有極惡之人,才會被打入無間地獄,在無間地獄,永遠沒有解脫的希望,受苦無間,身無間,時無間,形無間。

影片末尾,再次點題「佛曰: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長壽乃無間地獄之大劫。」既然死亡並非地獄,那麼,誰是墮入無間地獄,永無解脫的人?也就只有苟且偷生的劉建明了。

無間地獄豈止劇中人,縱觀劇中描繪的香港,仿佛也是一個偌大的人間地獄。偷竊、販毒、走黑道的,都賺得盆滿缽滿,個個在人間囂張,遵紀守法、堅守正義的,卻如同螻蟻一般渺小無力,草草犧牲,獨留墳冢一座。

無間道的上映年份是2003年,那一年的香港,極為多災多難。先是經濟低迷,房地產不景氣,遲遲走不出亞洲金融風暴的陰霾,各行各業難掃頹喪壓抑。

非典肆虐令人人自危,在短短三個月內,在錄的疫症就高達755宗,其中299人死亡,染病及死亡人數為全球第二高。此外,香港演藝界還痛失張國榮和梅艷芳,不知《無間道》是否就醞釀脫胎於這些社會現實中。

結語:

有人評價「《無間道》是香港電影的最後輝煌」,這句至上的讚美,多少聽起來有幾分諷刺意味。

《無間道》後,香港就少有震驚影界的佳作,隨之而來的,是香港電影的集體衰落,香港藝人的北上潮流,那個黃金年代的香港,從此不復存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