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10萬員工停薪!童話王國被迫看清現實

新片場 發佈 2020-04-27T21:50:42+00:00

來源/ 電影情報處作者 / 坦克迪士尼停發10萬員工工資。因為疫情各種行業停滯、公司停工的新聞在此前的一段時間裡對於中國網民來說可能早已見怪不怪,但迪士尼這條新聞的出現還是令人震驚不已,更是被各類媒體集中轉載,不少媒體大V紛紛表示「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來源 / 電影情報處

作者 / 坦克

迪士尼停發10萬員工工資。

因為疫情各種行業停滯、公司停工的新聞在此前的一段時間裡對於中國網民來說可能早已見怪不怪,但迪士尼這條新聞的出現還是令人震驚不已,更是被各類媒體集中轉載,不少媒體大V紛紛表示「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的確,在大家印象中,近幾年的迪士尼早已成為好萊塢「一超多強」、「財大氣粗」一般的存在,僅去年就收穫了100億美元全球票房的霸主迪士尼,怎麼可能會缺錢呢?

但事實上,我們從一個月前剛剛舉辦了全球首映禮,而後又因為新冠疫情不得不宣布緊急撤檔的《花木蘭》就能窺見一點端倪——迪士尼已經開始陷入資金緊缺的危機之中。

從2019年12月至今,迪士尼集團的市值已經下跌了超過800億美元,不僅再次被Netflix趕超,甚至還有被環球康卡斯特趕超的風險。

Netflix與迪士尼股價

而從近期曝光的一份迪士尼文件中顯示,迪士尼與花旗銀行達成了一項為期364天的信貸協議,最高可達50億美元。

這不禁讓我們疑問,迪士尼怎麼了?

僅僅四個月,

從天堂跌落到深淵

2019年12月2日,感恩節假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得益於《冰雪奇緣2》驚艷的票房表現以及不到20%的次周末跌幅,迪士尼每股152.97美元,市值也突破2700億美元,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2019年這一年,對於迪士尼影業來說,也是空前絕後的一年。

即便拋開剛剛正式收入囊中的福斯的票房業績,迪士尼本身的漫威、皮克斯、真人童話改編、星球大戰等多個製片廠都在這一年貢獻出了超過10億票房的爆款,這也讓迪士尼全年票房突破了110億美元,超過全球電影票房的1/4,成為當之無愧的電影霸主。

另一方面,迪士尼流媒體平台Disney+也在11月12日正式上線,首日註冊用戶就超千萬從發展趨勢來看,超過Amazon、Hulu、Apple等平台,成為僅次於Netflix的流媒體平台不在話下。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迪士尼由盛轉衰會如此之快。

12月20日,星球大戰後傳三部曲的最終章《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北美公映,相比4年前的《原力覺醒》,這部再度由J·J·艾伯拉姆斯執導的星戰電影,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都遠遠不如預期。

雖然影片依舊毫無懸念的超過了全球10億美金線並實現盈利,但是頹勢盡顯,對於「星戰」這個曾經的北美第一IP,剛剛收購了盧卡斯影業才滿7年的迪士尼也陷入了舉棋不定的狀態。

2020年,1月25日,上海迪士尼樂園關閉,一天之後,香港迪士尼樂園也關閉,但新冠疫情對這個主要業務在文旅產業的媒體帝國的傷害,才剛剛開始。

2月29日,東京迪士尼樂園正式關閉,同時,迪士尼也對已經在日本、韓國、台灣等市場定檔的《1/2的魔法》《花木蘭》採取了撤檔處理

然而,從3月開始,疫情迅速在歐洲以及北美本土開始擴散。然而,迪士尼曾經兩次對外宣稱該片3月27日北美及海外大多數市場的檔期保持不變,也是好萊塢發行商對外態度最強硬的公司。與此同時,3月初公映的《1/2的魔法》的口碑和最終票房也是讓人一言難盡,成為擁有「動畫金字招牌」的皮克斯20多年來票房收益最差的作品。

最終,迪士尼還是沒有「頭鐵到底」,北京時間3月13日,剛剛舉辦完全球首映禮的《花木蘭》正式官宣全球撤檔。

緊接著,原定於4-7月上映的《新變種人》《心靈奇旅》《失控玩家》《叢林奇航》等片宣布延期撤檔,《黑寡婦》《永恆族》《尚氣》等漫威大片紛紛延檔一個身位,《獵鷹與冬兵》《阿凡達2》等多個項目拍攝也陷入停滯。

當然以上這些變故,是每個好萊塢大製片廠商在疫情階段都將共同面對的一個問題。可除了電影撤檔之外,迪士尼還要面臨更多的危機。不僅院線放映板塊受阻,靠線下客流推動的主題樂園業務,更是全面停擺,全球六大樂園全線關停,每天都要造成上千萬美元的損失。

同時,因為疫情期間如NBA(職業籃球賽)、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等眾多體育賽事的取消,也讓迪士尼旗下的ABC電視台的廣告收入遭受重挫,同樣受損也有迪士尼旗下的ESPN體育廣播業務。

即便對於Disney+流媒體業務,因為疫情原因在新片供給方面也遭遇了挫折。原定於8月上線的《獵鷹與冬兵》目前被無限期推遲,這毫無疑問也打亂了漫威電影與劇集之間原定的聯動計劃。

在巨大的變故下,即便是迪士尼這樣的巨頭也招架不住,開始思考目前和大多數中國電影公司也在面臨著的問題——如何開源節流地在這場抗疫戰爭中活下來

為了節約成本,

迪士尼都有什麼招?

2月26日,迪士尼樂園、體驗和產品部門的董事長鮑勃·查佩克繼任迪士尼集團CEO,前任CEO羅伯特·艾格宣布退位。

然而就在一個多月後,陷入新冠危機的迪士尼又緊急召回了羅伯特·艾格這位執掌迪士尼15年的將才。顯然在疫情階段,投資者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公司方針策略的不確定性,艾格的召回也意味著迪士尼真的急了。

鮑勃(左)和羅伯特·艾格,來自迪士尼官網

上個月底,兩位CEO羅伯特·艾格以及鮑勃·查佩克宣布今年放棄50%的年度獎金、薪酬以及股權津貼,雖然這節約了超過3000萬美元的開支,但對於迪士尼這樣的巨型企業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

在一份企業郵件中也昭示,迪士尼副總裁級別的高管將減薪20%,高級副總裁減薪25%,執行副總裁及以上級別員工減薪30%。當然,企業高層減薪,絕對不意味著普通員工就能安然無恙。4月13日,迪士尼公司宣布,受新冠疫情影響,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迪士尼世界樂園的4.3萬名員工將於下周開始放無薪假,僅保留約200名員工從事必須的工作,在休假期間員工將擁有健康保險等其他福利(相當於中國的五險一金),此舉將於4月19日開始生效。 而本次放「無薪假」的總共10萬員工約為全公司50%的勞動力,且大部分為基層員工。根據摩根大通的分析估算,此舉每月將為迪士尼節省約5億美元。

對比隔壁環球的公告,立即高下立判。

環球主題樂園及度假區主席兼執行長Tom William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從4月20日起,幾乎所有的高管及員工都將根據要求調整工作內容,並保留80%的薪酬,員工的其他福利將保持不變。

同時,在迪士尼一份新的文件中披露,迪士尼本月中與花旗銀行達成了一項為期364天的信貸協議,最高可達50億美元。基於該公司公共債務評級的息差在0.875%至1.5%之間(歐元),基準利率借款為0-0.5%,如果貸款人同意,迪士尼可以選擇將貸款期限延長至2021年4月9日之後的一年。

截至目前,迪士尼的市值已經下跌到1815億美元,對比四個月前下跌超過800億美元,已經相當於朝鮮2.5個年GDP總值了。

顯然,迪士尼是缺錢了。

524億美金的福斯,成為迪士尼短期內最大的痛

去年花了524億美元收購的福斯,顯然是迪士尼短期內最大的現金流開銷。

從2006年74億美金收購皮克斯開始,迪士尼開始擴張旗下的IP版圖。2009年,42.4億收購漫威。2012年,40.5億收購盧卡斯影業。但其實,通過14年皮克斯的十多部動畫作品、11年漫威19部電影以及7年間5部星球大戰作品,迪士尼影業早已收回了成本,並且通過票房之外的附加價值,創造了更大的盈利。但524億美元的福斯,在短期內卻難以盈利。

對於影迷來說,迪士尼收購福斯最令人雀躍的,莫過於X戰警回歸漫威大家庭,以及福斯多個系列IP有望復活。然而這反而是最不值得花大價錢收購的。

反而是福斯電視公司、FX有線電視網、國家地理、HULU、歐洲SKY、印度Star等非電影的平台部門能夠有較為平穩的過渡。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去年至今福斯電影的成績來看,迪士尼已經給福斯「擦了整整一年的屁股」。從去年開始,除了小成本宗教片《不可能的事》之外,多達10部影片都撲街了,這其中尤以《X戰警:黑鳳凰》虧損最為嚴重。

整個一年累計虧損預估超過5億美元,而從福斯原本預計今年的片單來看,包括《新變種人》《王牌特工:源起》在內的幾部項目,也都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可以說,除了探照燈影業的部分沖奧影片(例如去年的《喬喬的異想世界》與今年的《法蘭西特派》),以及原本定檔明年聖誕的卡神《阿凡達2》之外,整個福斯電影部門帶給迪士尼,並沒有太多短期利益,而是一個個燙手山芋。事實上,從2017年福斯收購案開始,福斯電影公司的人就基本已經放棄了。品控基本沒有,預算隨便就批,這也是導致其2019-2020電影作品基本全線崩盤的原因。

迪士尼既要在2019-2021年消化掉福斯已經立項、拍攝、後期的多個項目,還要重新規劃福斯的未來。除了「猩球崛起」外,「王牌特工」、「異形」、「虎膽龍威」等福斯老IP都已經陷入頹勢,動畫廠牌藍天工作室也早已處於行業底端,未來2年內甚至不會有新作品,甚至有被拆解的風險。而「X戰警」、「死侍」等漫威角色回歸漫威大家庭對漫威宇宙的構建,在短期內也不會有太明顯的體現。

雖然這524億美元的收購,不會都是採用現金,而是現金+股票/期貨+不動產等綜合方式進行,但是也肯定也會對迪士尼的現金流產生重大影響,或許也是迪士尼「發不出工資」的最大原因。

毫無疑問,此次疫情將會是迪士尼近百年歷史中最大的考驗。而迪士尼的遭遇,何嘗不是中國數千家電影公司的集中體現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