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開發國家多鼓勵生育,它卻學我們搞計劃生育,執行還更嚴

歷史有風 發佈 2019-12-15T22:43:36+00:00

進入20世紀60年代,由於世界局勢大體穩定,經過近20多年的戰後重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在物質基礎越來越穩固、社會福利越來越健全的同時,人們的生育意願也持續走低,這導致了很多已開發國家出台各種政策鼓勵生育,但也有這麼一個國家學著我們搞起了計劃生育,且執行力度比我們還嚴。

進入20世紀60年代,由於世界局勢大體穩定,經過近20多年的戰後重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在物質基礎越來越穩固、社會福利越來越健全的同時,人們的生育意願也持續走低,這導致了很多已開發國家出台各種政策鼓勵生育,但也有這麼一個國家學著我們搞起了計劃生育,且執行力度比我們還嚴。


這個國家就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它以高度發達的經濟、貿易、教育和華人社區而在我們之中聞名,但同時它又是一個對移民限制極為嚴格的國家,即使是對待同文同種的華人依舊如此,而它所實施的嚴酷的計劃生育政策,也同我們一樣,遭受到了西方國家和宗教界的巨大壓力。

20世紀60年代時,作為新加坡執政黨的人民行動黨採取各種措施維護了新加坡的穩定,為新加坡經濟的繁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項措施便是嚴格的移民限制措施。


新加坡執政當局通過對移民入島的嚴格限制,阻擋了大批難民和流民的湧入,避免了新加坡如其他已開發國家一樣成為盲流肆虐的地方。

然而嚴酷的移民管制政策只能限制外來人口的增加,國內出生率隨著經濟條件的轉好,也不斷攀上新高,這讓這個土地面積極為有限的小島難以承受重負。


到20世紀60年代初時,新加坡的人口出生率已經高達4.4%,這些過高的出生率不僅讓執政當局的就業率承諾難以兌現,也讓新加坡產生大量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

李光耀和他的人民行動黨一開始便意識到了這個會阻礙新加坡繼續發展的問題,但迫於西方國家的壓力,一直未對這一問題採取正面措施,倒是一個民間組織採取了積極的措施。


這個民間組織叫做家庭計劃協會,在未來十年執政當局毫無作為的時候,這個組織通過自身的努力,讓新加坡的高出生率有所下降。

但這個民間組織大多數是由一些中上層階級的婦女負責運營,說到底這是一個慈善性質的志願組織,它通過幫助已婚女性控制生育數量,降低家庭規模來減輕貧困家庭的負擔,由於它不具備強力措施,只能為那些主動來到診所的人提高幫助,因此它不僅力量有限,甚至常常遭到社會中一些人士的不理解和歧視。


1966年時,人口問題已經成為新加坡發展必須直面的問題,執政當局在承認了家庭計劃協會的成就之後,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家庭計劃與人口委員會,並賦予了其強力的行政權力。

1972年,「兩孩」政策開始在新加坡被強力推行,根據這項政策,流產法得以通過,政府對生育兩孩以上的家庭,採取取消稅收優惠和教育、醫療特權,三孩及以上孩子的醫療將由家庭全額負擔,其在教育入學時的政策也受到了嚴格的限制。


這項政策出台後,雖然受到了西方國家和教會的強大壓力,但是在國內卻受到了大多數民眾的支持。因為在此之前新加坡執政當局所採取的經濟分享措施,已經讓新加坡民眾意識到了新加坡的發展與自身的利益密切相關。

在行政強力推動和最新醫療技術的支撐下,新加坡的兩孩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時,新加坡的人口出生率已經已經開始出現負增長,而這正是新加坡作為已開發國家與西方國家最大的不同之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