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將星之間的戰爭,第二次布匿戰爭,漢尼拔篇

老威觀史 發佈 2019-12-14T06:08:10+00:00

爆發於公元前219年到公元前201年的第二次布匿戰爭,是羅馬與迦太基之間決定兩國命運前途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最為耀眼的兩大將星分別是迦太基的漢尼拔和羅馬的大西庇阿。戰爭是由迦太基的漢尼拔髮起的,又是由羅馬的大西庇阿結束的。

爆發於公元前219年到公元前201年的第二次布匿戰爭,是羅馬與迦太基之間決定兩國命運前途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最為耀眼的兩大將星分別是迦太基的漢尼拔和羅馬的大西庇阿。戰爭是由迦太基的漢尼拔髮起的,又是由羅馬的大西庇阿結束的。這是一場曠日持久,持續了近20年的戰爭,也是一場規模巨大,雙方前後動員兵力都超過百萬級別的戰爭,更是一場波瀾壯闊的戰爭。

戰爭的起因

第一次布匿戰爭以迦太基的失敗而告終,迦太基人失去了經營了400多年的西西里,一部分迦太基人對此心有不甘,尤其是以漢尼拔的父親哈米爾卡●巴卡為首的部分迦太基人對此更是憤憤不已。他們意識到在當時的地中海來說,迦太基和羅馬不能共存,遲早會有一場決定性的戰爭決定兩國的命運。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迦太基與羅馬在當時的地中海世界來說是排名前兩位的國家且彼此接壤,兩國之間遲早會爆發一場生死大戰。

漢尼拔的父親哈米爾卡●巴卡在第一次布匿戰爭末期表現活躍,雖然也一度扭轉了迦太基在西西里的戰局,但無奈最終迦太基的海軍敗給了羅馬海軍,使得西西里與迦太基本土之間失去了聯繫,奮戰在西西里的哈米爾卡軍團成為了孤軍,他不得不與羅馬人和談,最終讓出了西西里島。

哈米爾卡的備戰

戰爭結束後,迦太基國內爆發了一場規模巨大的叛亂,哈米爾卡被迦太基政府任命為鎮壓叛亂的主將,經過3年零4個月的戰爭,哈米爾卡最終平定了叛亂。在此期間羅馬人遵守了和平協議,沒有趁火打劫進攻迦太基,但也出兵占領了原屬於迦太基的撒丁島和科西嘉島,對此迦太基由於忙於鎮壓內亂,也只能採取了默認的態度。

哈米爾卡認識到在失去了西西里後,迦太基急需擴展一個新的領土以彌補在第一次布匿戰爭時期的損失。於是哈米爾卡決定經營西班牙。公元前237年哈米爾卡帶領著追隨他的部眾來到了西班牙,在出發之前年僅9歲的漢尼拔請求與父親同行,哈米爾卡把漢尼拔帶到了神廟,要他立誓終生與羅馬為敵,在漢尼拔宣誓之後哈米爾卡才同意帶上漢尼拔。

經過哈米爾卡在西班牙近10年的經營,巴卡家族在西班牙的領土得到了極大的擴張,遺憾的是哈米爾卡本人在公元前228年的一場戰鬥中意外身亡,之後巴卡家族在西班牙的事業由其女婿哈斯德魯鮑爾繼承,到了漢尼拔繼承巴卡家族事業,就任西班牙總督的時候,已經積攢了相當豐厚的家底。在西班牙開闊的大片土地為他們提供了足夠的人口和糧食資源,同時西班牙還有豐富的礦藏資源更是為漢尼拔提供了充足的戰爭資金。公元前219年,年僅28歲的漢尼拔已經具備了與羅馬開戰的實力。


西方戰略之父

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漢尼拔是西方戰略之父是因為一場坎尼戰役,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其實整個布匿戰爭從發動到進軍到羅馬本土的整個過程都是漢尼拔事先縝密規劃好了的,具體是如何實施的在此一一分析。


進攻羅馬的三條路線

進攻羅馬一共有三條路線,其中兩條是海路。戰爭剛開始的時候羅馬人能想到漢尼拔進攻的路線除了海路,在陸路上羅馬人認為漢尼拔最多會進攻到馬賽地區,也就是今天法國的西南部地區,羅馬人根本就沒有想到漢尼拔會翻越阿爾卑斯山,因為在當時來說帶領大軍翻越阿爾卑斯山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情。那麼為什麼漢尼拔要選擇走陸路並翻越阿爾卑斯山呢?那麼我們就要先看一下當時走海路是否可行。

走海路之所以不可行是因為在第一次布匿戰爭時期迦太基海軍被羅馬海軍徹底打敗,羅馬人獲得了制海權。海路進攻的第一條是從迦太基本土出發,越過西西里在義大利南部登陸。在迦太基與羅馬開戰的情況下,羅馬人必然會加強西西里的戒備,西西里附近海域是保衛羅馬本土的最前線,因此羅馬海軍也會加強在這裡的巡邏。由於迦太基海軍無法與羅馬海軍正面對抗,而要運輸一支至少數萬人的大軍通過對方掌握制海權的區域是萬分危險的,即便能夠僥倖到達羅馬本土,之後的增援也很難到達義大利南部,因此這條路線是不可行的。

第二條是從海路通過柯西嘉島進入義大利北部地區。這條路線的問題與第一條路線類似,如果只是小規模的船隊通過是有可能避過柯西嘉島的監視的,但大規模的船隊通過,根本不可能避開柯西嘉島上的監視,畢竟羅馬人不是瞎子。

綜合考慮後,漢尼拔決定走陸路,就是第三條路線:即翻越庇里牛斯山後,跨過羅納河,進入到阿爾卑斯山地區,翻越阿爾卑斯山到達羅馬本土。

問題在於,按照漢尼拔後來的軍事行動我們都知道他一路上繞過了羅馬在西班牙、今天法國南部的防線而直接進攻羅馬本土,為什麼不從西班牙一步步地打到羅馬呢?其實這裡就牽涉到了一個戰略主動權的問題,只有在羅馬本土開戰,才能牽制住羅馬軍的主力。如果是一步步地打到羅馬本土,那麼羅馬在防禦漢尼拔進攻的同時也可以集中重兵進攻迦太基本土,如此一來迦太基人就要兩線作戰,十分吃力。後來漢尼拔的軍事行動也證明了這一點,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戰火沒有燒到迦太基本土,使得迦太基在戰爭的很長一段時期里可以正常發展生產,積攢實力對戰羅馬,戰爭的主動權長期在迦太基手中。

進攻羅馬本土


漢尼拔正式出發進攻羅馬的時間是公元前218年5月,出發的時候全軍有步兵9萬人、騎兵1.2萬人和大象37頭。漢尼拔預計開戰後羅馬會增兵西西里,直接威脅迦太基本土,所以出發的時候就分了2萬軍隊到迦太基。在行軍途中漢尼拔挑選精兵,允許不願意去遙遠義大利的士兵回家,如此一來在翻越庇里牛斯山後他的部隊還剩步兵5萬人、騎兵9000人及大象37頭。

在第一次布匿戰爭和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馬賽成為了羅馬的同盟國,在迦太基與羅馬開戰後,羅馬將一個執政官軍團派往了馬賽應對來自西班牙方面的進攻,一個執政官軍團派往了西西里應對來自迦太基本土的進攻。在戰爭初期,羅馬人沒有想到戰爭規模會有後來那麼大,因此只是按平常的情況動員了4個軍團出戰。漢尼拔認為在戰爭初期,羅馬人不會想到他的目的是要攻占羅馬,因此羅馬人不會動員過多的軍隊出戰,而一開始漢尼拔就動員了他所能動員的全部力量出戰。

在進入今天法國西南部後,漢尼拔將大軍開進了鬱鬱蔥蔥的森林,在那個時候,法國的西南部基本是森林覆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將幾萬大軍的行蹤完全隱匿,讓對方無法判斷自己的進軍方向。(這在漢尼拔的計劃之中)

在進入大森林後,漢尼拔選擇了在羅納河的上游渡河,由於羅納河是一條大河,水流湍急,在渡河過程中漢尼拔損失了1.3萬人,到達阿爾卑斯山腳下的時候全軍有4.6萬人。

在具體作戰之前,對高盧人的政策也是漢尼拔計劃好了的,他認為應當儘量團結高盧人加入到他的隊伍中來,對於阿爾卑斯山腳下的高盧人,能夠拉攏的漢尼拔就用大量的金錢拉攏,不能拉攏的就直接把對方打敗。在這樣的策略下,漢尼拔順利地通過了阿爾卑斯山腳下的高盧人的地盤。

在漢尼拔之前,沒有人帶領過大軍翻越阿爾卑斯山,可以說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的舉動絕對是羅馬人一開始所不曾想到的。翻越阿爾卑斯山是艱難的,漢尼拔前後用去了15天的時間,在翻越過程中,漢尼拔大軍經常會遭遇雪崩、路滑、寒冷等一系列的困難,尤其是大象,甚至經常出現連人帶象摔落山谷的慘劇,儘管路途艱難,但漢尼拔始終出現在隊伍出現困難的第一線,與士兵一同吃冰冷的食物,一同住冰冷的帳篷。在下山之後整支軍隊只剩下了2.6萬人,其中2萬步兵和6000騎兵,期間損失達2萬人。

當漢尼拔率領大軍翻越的時候,羅馬人也反應了過來,迅速出兵到了義大利北部迎戰漢尼拔。很多人也許會說,既然知道漢尼拔要翻越阿爾卑斯山,為什麼不在阿爾卑斯山山腳下迎擊疲憊的漢尼拔大軍呢?因為那個時候的義大利北部還不是羅馬人的地盤,當時那塊地區屬於高盧人。


下山之後的漢尼拔大軍只有2.6萬人,他要對付的是一個擁有著總動員能力為75萬人的羅馬聯盟,其中羅馬本身的動員能力為25萬人,要戰勝這樣一個強大的聯盟體系是不可能的。其實這一點漢尼拔在開戰之前就想好了應對策略。下山之後他主動拉攏了高盧人加入他的軍隊,在之後的作戰中,凡是抓到了戰俘,羅馬人都會被殘酷地對待,而羅馬同盟的戰俘一般都會被無條件釋放。在他的整個征戰羅馬的過程中,他總是儘量避免與羅馬同盟國家之間的作戰,重點總是放在打擊羅馬身上,並不失時機地拉攏羅馬的聯盟國家加入到他的陣營中。

寫到這裡,我想已經能夠解釋為什麼漢尼拔會被稱為西方戰略之父了吧,其實整個布匿戰爭就是由漢尼拔一手發動起來,並且在戰前漢尼拔就計劃好了如何戰勝羅馬的一整套方案。在進軍路線上,包括了進軍路線的選擇、每一步會遇到什麼問題、如何應對這些問題;一整套在羅馬本土的作戰方針;外交上,如何孤立羅馬,如何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對付羅馬等等,全都是事先規劃好了的,整個規劃就是解決一個問題——如何贏得戰爭,也就是戰略問題。他是西方歷史上第一個制定了戰略計劃並付諸實施的人,所以才會被稱為西方戰略之父。


戰術大師漢尼拔

有了優良的戰略計劃,如果沒有具體的戰術,則戰略是無法達成的,畢竟與羅馬主力軍團的交戰不可避免,只有戰勝羅馬主力軍團才能將戰略計劃實施下去。

亞歷山大最為得意的弟子

漢尼拔的父親哈米爾卡本身就是一位戰術大師,在多年的作戰中總結了許多精妙的戰術,可以肯定的是漢尼拔長期在他父親身邊是學到了許多,尤其是這些戰術的精髓,更是得到了他父親的傾囊相授。而當時整個地中海公認的排名第一的武將是亞歷山大大帝,關於他的戰術很多人都停留在著名的馬其頓方陣的理解層面上,其實並不是如此,馬其頓方陣充其量只是一個攻防極佳的重步兵方陣,如果只是靠著馬其頓方陣,亞歷山大最多只能保持不敗,而亞歷山大獲勝的秘訣在於騎兵的使用。

如果我們翻開冷兵器戰爭史,我們會發現在整個冷兵器時代凡是善於使用騎兵戰術的,都成了軍事大家。我們東方就有衛青、霍去病、李世民、李靖、成吉思汗等,西方有亞歷山大、漢尼拔、大西庇阿、凱撒等。

亞歷山大的戰術其實是一種步騎結合的戰術,在開戰的時候騎兵布置在陣營的側翼,以馬其頓方陣為主的重步兵布置在陣營的中部。交戰的時候馬其頓方陣為主的重步兵頂住對方的正面進攻,騎兵在側翼發動衝擊,或是迂迴包抄,一旦發現對方出現空檔,亞歷山大就會親自帶領他最為精銳的「夥友」騎兵直撲對方的指揮中心——主帥,在打敗對方的主帥後,敵軍的軍心往往馬上崩潰,導致全軍潰敗,亞歷山大也基本是靠著這樣的戰術一次又一次地獲得了對戰波斯帝國的勝利。


漢尼拔身邊有許多希臘學者,漢尼拔也非常樂意去聽希臘學者給他講述的有關亞歷山大的戰史。可以確定的是漢尼拔從這些戰史中看出了亞歷山大戰術的精髓,在後來的戰役中也體現了這種明顯的「亞歷山大」風格,只不過漢尼拔在亞歷山大的基礎上有了深層次的改進:步兵正面抵擋對方進攻的時候不是硬頂,而是有彈性地適當後撤,緩衝對方的攻勢;騎兵不再對對方指揮中心突襲,而是迂迴到對方背後切斷敵軍的退路。步兵與騎兵有效配合形成對對方的合圍,目的在於全殲敵軍,這種戰術體現的最為典型的就是坎尼戰役。

這種戰術的要點在於,一是要有精銳的步兵能夠頂住對方的正面進攻,二是要有精銳的騎兵能夠完成統帥的戰術要求。在亞歷山大時代,亞歷山大的步兵為馬其頓方陣步兵,騎兵為「夥友」騎兵。而漢尼拔手上的精銳步兵,是從西班牙跟著他一路過來的士兵,他們一路上歷經千難萬險,各種磨難,在一路的歷險當中早已鍛鍊成了一支精銳之師,威武之師,且士兵們相互之間歷經生死,也結下了生死相交的情誼。漢尼拔的騎兵則是名揚天下的努米底亞騎兵,也是整個地中海戰鬥力最強的騎兵。從騎兵的戰鬥力來說,努米底亞騎兵>日耳曼騎兵>高盧騎兵>羅馬騎兵,在整個布匿戰爭期間,沒有任何一支騎兵部隊能與努米底亞騎兵正面對抗。當然,還有一點就是騎兵與步兵的配置比例,亞歷山大一般步兵:騎兵為6:1,翻越阿爾卑斯山後的漢尼拔大軍步兵:騎兵為10:3,屬於騎兵配置比例很高的軍隊。或許這樣說你不會覺得漢尼拔騎兵配置比例比較高,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同時期羅馬軍團的騎兵配置比例,當時一個羅馬軍團通常為4200名步兵和300名騎兵,步兵:騎兵超過了10:1。

關於亞歷山大的戰例,在地中海早就到處傳頌,而在這些傳頌的戰例中能夠聽出其中作戰的奧妙的,卻少之又少,在漢尼拔之前是皮洛士,他成為了地中海世界聞名的武將。再之後就是漢尼拔,他成為了令羅馬聞風喪膽的人。


四大戰役

進入羅馬之後,漢尼拔先後與羅馬展開了四場大型會戰,重挫了羅馬的軍事實力,也使得羅馬進入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之中。

提契諾戰役

提契諾戰役爆發於公元前218年的11月,是一次典型的遭遇戰。帶領羅馬軍團前來阻擋漢尼拔大軍的是當年的執政官科爾涅利烏斯,有一天他帶著全體騎兵和少量的輕步兵出來勘察地形,巧合的是漢尼拔也帶著騎兵出來勘察地形,當時漢尼拔帶了多少人不是很清楚,羅馬方面為4000騎兵甚至更多。雙方就在勘察地形的時候遭遇了,隨即展開了戰鬥。由於漢尼拔帶領的都是努米底亞騎兵,羅馬騎兵根本就不是對手,戰鬥很快呈現出了一邊倒的局勢,羅馬執政官科爾涅利烏斯在戰鬥中身負重傷,而他的兒子也就是後來成為漢尼拔剋星的羅馬著名統帥大西庇阿當時也在軍中,此時的大西庇阿剛滿17歲,見父親遇到了危難,便殺入敵陣拚死救出了父親。

當時的漢尼拔並不知道大西庇阿以後會成為極為出色的統帥,如果知道的話,恐怕在戰場上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幹掉他吧。

特雷比亞戰役

在提契諾戰敗的科爾涅利烏斯帶著部隊退到了皮亞琴察附近,與另一位前來增援的執政官塞姆普羅尼烏斯的部隊會合,漢尼拔也率軍趕到了這裡。此時羅馬集結了2個執政官軍團共計約3.5萬人的部隊,而漢尼拔在下山後招募了大約1萬兵高盧人,部隊也擴充到了3.6萬人左右,雙方可謂旗鼓相當。

按照羅馬軍團的規矩,如果同一支軍隊中有兩個執政官,則每天輪流由一位執政官統帥軍隊,如果一位執政官身負重傷無法統帥軍隊,則軍隊的統帥權由另一位執政官執掌。出身平民的塞姆普羅尼烏斯立功心切,幾次都想出戰,但是被重傷在身的科爾涅利烏斯攔住了,他告訴塞姆普羅尼烏斯千萬不要和漢尼拔交戰,只能等待更多的援軍到來再一舉殲滅漢尼拔大軍。

公元前218年12月22日,這天天氣特別寒冷,天上還下起了雨。一大早漢尼拔就派出了努米底亞騎兵前去羅馬軍團的營地挑戰羅馬軍,執政官塞姆普羅尼烏斯下令騎兵出擊迎戰,結果努米底亞騎兵不斷後退,塞姆普羅尼烏斯以為這是消滅對手的好機會,見到漢尼拔的部隊不斷地敗退,羅馬軍團異常興奮了起來,他們沒來得及吃早飯,便情緒高昂地一窩蜂過了河,而河對岸的漢尼拔軍隊不僅吃飽喝足,還在身上抹了油以禦寒。羅馬軍隊過河的時候身上都沾滿了水,渾身濕透,在沒吃飯的情況下就與漢尼拔大軍展開了會戰。

漢尼拔將騎兵部隊布置在了陣營的兩翼,其次是精銳的西班牙步兵,中央是戰鬥力最差的高盧步兵。羅馬軍隊按照傳統的方式,由最為精銳的羅馬重步兵實行中央突破,兩邊分別是同盟國步兵和騎兵。戰鬥打響後,漢尼拔兩翼的騎兵很快就擊敗了羅馬騎兵,對羅馬軍隊實現了側翼包抄,西班牙步兵則頂住了正面進攻並不斷從側翼對羅馬重步兵方陣造成威脅。而中部的高盧步兵則沒能抵擋住羅馬重步兵的衝擊,節節後退。

整個羅馬軍隊可以說是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與漢尼拔大軍交戰的,一開始羅馬軍隊還能支撐,但越到後來就越是力不從心。隨著漢尼拔的騎兵實現了背後迂迴包抄,西班牙步兵不斷往羅馬軍隊縱深發展,漢尼拔大軍對羅馬軍隊實現了包圍,且不斷地縮小包圍圈。好在執政官塞姆普羅尼烏斯帶領羅馬重步兵奮勇戰鬥,最終突破了中央的高盧步兵得以帶領部分羅馬軍隊最終殺出重圍,退往了皮亞琴察。

此戰漢尼拔充分發揮出了自己的戰術特點,即用騎兵實現對地方的背後迂迴包抄,兩翼的步兵實現對對方的側翼包抄,遺憾的是中央的高盧步兵沒能抵擋住對方猛烈的攻擊,被羅馬重步兵擊潰,包圍圈被打出個缺口,部分羅馬士兵得以逃脫。

此戰羅馬方面陣亡達2萬人,倖存下來的不到1.5萬人。兩位執政官在皮亞琴察會合後決定撤退。

特拉西梅諾戰役

特拉西梅諾戰役爆發於公元前217年,也就是漢尼拔到達羅馬本土的第二年。這一年當選羅馬執政官的是塞爾維利烏斯和弗拉米尼。漢尼拔如果要繼續進軍,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途徑里米尼,一條途徑阿雷佐。因為不能確定漢尼拔究竟會走那條路,便分別由塞爾維利烏斯駐守在里米尼,弗拉米尼駐守在阿雷佐,他們各自擁有2.5萬軍隊,並彼此約定一旦確定了漢尼拔的進軍路線,另一人便帶兵前往會合,在會合之後再與漢尼拔展開會戰。

漢尼拔選擇了翻越亞平寧山脈,進入到了弗拉米尼的防區。此時的漢尼拔大軍吸納了大量的高盧人,部隊已經擴充到了5萬人。見到了漢尼拔大軍,弗拉米尼馬上通知了塞爾維利烏斯,要他先派騎兵趕往戰場,自己則帶領2.5萬大軍一路尾隨漢尼拔大軍。漢尼拔則一路燒殺搶掠,為的就是激起羅馬軍隊主動發起會戰。但弗拉米尼鑒於手上兵力不多,也不敢發起會戰,只是一直尾隨。

漢尼拔事先派人勘察了特拉西梅諾湖周邊的地形,一個非常完美的作戰計劃在他心中很快就醞釀出來了。

漢尼拔帶領著大部隊假裝往佩魯賈方向進軍,而此時塞爾維利烏斯也帶著部隊往佩魯賈方向而去,弗拉米尼則繼續尾隨漢尼拔大軍,打算由塞爾維利烏斯的部隊在佩魯賈前方攔截漢尼拔,自己在後面圍堵漢尼拔,到時候兩面夾擊,因此弗拉米尼不敢把漢尼拔跟丟了。

漢尼拔在經過特拉西梅諾湖的時候,把部隊派往了湖邊的山上隱匿了起來,並在湖邊小道的兩邊都設置了重兵。要通過特拉西梅諾湖只能沿著湖邊一條狹窄的小道通行,南邊是特拉西梅諾的湖面,一旦在這裡中了埋伏,只要把通道的兩邊關閉,裡面的敵軍就只能被圍殲了。

公元前217年4月19日一早,特拉西梅諾湖上空瀰漫著濃濃的晨霧,弗拉米尼以為漢尼拔已經通過了特拉西梅諾湖,便帶著大軍沿著湖邊的小道向前走去。當他們的前鋒部隊快通過特拉西梅諾湖的時候,擋在前面的正是漢尼拔的大軍!

此時山上頓時殺聲四起,漢尼拔大軍從山上沖了下來,勢不可擋。就在羅馬軍隊還沒來得及明白怎麼回事的時候,漢尼拔的努米底亞騎兵已經堵住了特拉西梅諾的西側,整個羅馬軍隊成為了瓮中之鱉。戰鬥很快就變成了殺戮,殺戮圈從西、北、東三個方向不斷縮小,經過3個小時的激戰,整個羅馬軍隊包括執政官弗拉米尼在內的1.7萬人戰死,8000人逃了出去,漢尼拔獲得了完勝。

坎尼戰役

坎尼戰役發生在公元前216年,是漢尼拔整個軍事生涯的巔峰。羅馬人在遭遇了一連串的失敗後,在這一年他們決定組織一支空前龐大的軍團,這支軍團由8萬名步兵、7200名騎兵組成,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找到漢尼拔並與之決戰,力圖一戰消滅漢尼拔。

與羅馬軍團主力決戰,這也正中漢尼拔的下懷。按照漢尼拔的戰略計劃,他來到羅馬就是要通過幾次大型會戰,重創羅馬軍隊主力,從而顯示出自己的力量,吸引羅馬聯盟的國家投靠到他這一邊。漢尼拔選擇的決戰地點在一個叫坎尼村的地方,為了將羅馬軍隊吸引到自己理想的地方決戰,一路上漢尼拔不斷地與羅馬軍隊發生小規模衝突,這些小規模衝突都以漢尼拔的敗退而告終。這就使得羅馬軍隊信心爆棚,在坎尼戰役中壓上了整個軍團。

其實這就跟賭博一樣,漢尼拔充分地調動了對手的情緒,不斷地輸小錢給對方,為的就是在自己必勝的一局中騙對手壓上全部的籌碼,一次讓對手輸個精光。

坎尼戰役,漢尼拔方面有5萬名士兵,其構成為:西班牙步兵2萬人,努米底亞騎兵6000人,高盧步兵2萬人,高盧騎兵4000人,總共有步兵4萬人,騎兵1萬人。相對於羅馬方面,漢尼拔的騎兵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占優。其步兵:騎兵更是達到了4:1的高比例。

戰役開始的時候漢尼拔把高盧步兵壓在了最前面,呈半月陣型,後面是西班牙步兵壓陣,兩翼為騎兵。羅馬方面,他們將騎兵布置在了兩翼,陣營的最前方位輕步兵,主力7萬重步兵安排在了中央,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實現中央突破,另外還有1萬名士兵在後方陣營待命,等到前方得手之後再投入這支部隊,以便對漢尼拔軍隊進行最後的一擊。

戰鬥打響後,處在中央的高盧步兵逐漸抵擋不住羅馬中央重步兵的猛烈進攻,由凸出的半月變成了凹陷的半月,高盧步兵不斷地後撤,卻還在抵擋。步兵交戰後不久,兩翼的騎兵也展開了大戰,騎兵之間的戰鬥沒什麼懸念,漢尼拔的騎兵部隊很快就擊敗了羅馬騎兵,逐步形成了對羅馬軍隊的迂迴包抄。

在中央羅馬重步兵的不斷攻擊下,處在戰場中央的高盧步兵逐步失去了戰鬥力,氣勢洶洶的羅馬重步兵集團不斷地緊逼高盧步兵,後退的高盧步兵突然向兩邊散開,漢尼拔的2萬名西班牙重步兵出現在了羅馬重步兵的面前,他們抵擋住了羅馬中央重步兵的進攻。在西班牙重步兵抵擋羅馬中央重步兵進攻的同時,高盧步兵轉移到了羅馬軍團的兩側,而騎兵也出現在了羅馬軍團的背後,由此漢尼拔完成了對整個羅馬軍團的包圍。

之後的戰鬥變成了屠殺,漢尼拔軍隊不斷地發動進攻,包圍圈也越來越小,羅馬軍團最後全軍覆沒,而未接到總指揮官命令,留在營地待命的1萬名士兵悉數成了俘虜。

此戰羅馬方面陣亡多達7萬人,包括了上一年度的執政官塞爾維利烏斯、執政官埃米利烏斯及80多位元老院議員。而漢尼拔方面戰死的只有不到6000人,且三分之二為高盧人。

當坎尼戰役的敗報傳到羅馬的時候,羅馬人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結果。

羅馬聯盟也因此出現了鬆動,加普亞、塔蘭托和敘拉古等城邦脫離了羅馬聯盟,加入到了漢尼拔的陣營。

這個時候,漢尼拔打敗羅馬的目標似乎已經近在咫尺了,但戰局也在這個時候正悄悄地發生轉折。

參考文獻:《羅馬人的故事》 鹽野七生

ADCOCK,F.A.,The Roman Art of War under the Repiblic,Cambridge,1940.

ASTIN,A.E.,Scipio Aemilanus,Clarendon Press,Oxford,1967.

AYMARD,A.&AUBOYER,J.,Roma e il suo impero,Firenze,1958.

BADIAN,E.,Foreign clientelae 264-70 B.C.,Oxford,1958.

BARBAGALLO,C.,Classi,partiti e legge nella repubblica romana,Pisa,1974

CICCOTTI,E.,La guerra e la pace nel mondo antico,Torino,1901.

EARL,D.C.,Tiberius Gracchus:A study in Polotics,Latomus,Bruxelles,1963.

HALL,U.,Notes on M.Fulvius Flaccus,1977.

ROMANELLI,P.,Storia economica e sociale dell'impero romano,Firenze,1933.

ZANCAN,P.,Mitridate Eupatore,Venezia,1933.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