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徹底斷供中國手機晶片和系統,國產機將何去何從?

野史也是史 發佈 2020-05-17T16:13:15+00:00

實事求是的講,如果美國斷供手機晶片和系統,國產機不會因此趴窩,但整體性能水平會倒退若干年甚至10年,短期的陣痛肯定會有。

實事求是的講,如果美國斷供手機晶片和系統,國產機不會因此趴窩,但整體性能水平會倒退若干年甚至10年,短期的陣痛肯定會有。

高端的中國「芯」一直是我們的核心技術短板,主要靠大量進口。儘管集成電路市場我們占有全球多一半,但依然是嚴重依賴國外進口。

近年來,我們每年進口晶片的費用都在2000億美元以上。單從貿易角度來說,如果美國斷供了手機晶片和系統,那將是一個雙輸結果。

如果斷供會怎麼樣?初期的陣痛在所難免,但國產手機不會因此趴窩。僅是美國斷供達不到趴窩程度,如果日韓一起斷供則後果難料。

如果美國斷供,首先會刺激國內軟硬體生態的建立。假如只用國產晶片,包括最難做的桌面級晶片,性能水平可能退回到2010年左右。

硬碟與內存也有可替代的國產貨,但與國外的水平不可同日而語,性能可能就是五年前的水平。其它缺的東西,可暫時從日韓來採購。

至於作業系統,國產問題應該不大,這個能做的公司很多,也有很多備胎。但在系統易用性和兼容性上,可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系統上的問題會在幾年內磨合的很好,這個不是核心卡脖子的東西。國產系統就是缺乏市場,一旦獲得這個機會,會出現井噴式發展。

國內一直都有一批linux系統的研發人員,如果有了市場也是很厲害的。還有我們現在用的安卓系統都是開源的,這個情況很難被斷供。

雖然在斷供後國產的手機也能出來,但並不是說我們在晶片研發、製造、工藝等方面就完全獨立自主了,這個我們必須要有清醒認識。

我們在晶片研發、製造、工藝方面與世界水平還有差距。

那麼,手機完全國產化還有哪些卡脖子技術?

目前世界排名前20的半導體企業中,美國就占了13家,其中就有我們熟悉的高通、博通等公司。之所以會進口,就是因為水平差距大。

當前我國的晶片技術還未達到國際主流水平,與先進水平差距更大。國產晶片的落後不是某一項指標的落後,而是全過程的存在差距。

首先是器件和設備需依賴進口。拿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來說,搞研發的同志可能都清楚,好的FPGA都是進口的,國產的有差距。

還有用於手機的NAND Flash存儲器也依靠進口,國產長江存儲雖已研發出64層128Gb的存儲晶片,但技術相對落後,遠未達到量產。

再有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這是晶片研發必須要用的東西,皆由美國壟斷。目前國內還沒有相應的軟體可以完全替代EDA的功能。

最後一個光刻機,這是晶片製造的核心設備,卻嚴重卡著我們的脖子。荷蘭的ASML製造商控制著光刻機市場,最新產品對我們禁售。

其次是晶片製造工藝跟不上。有人可能會說找代工廠,但代工廠也斷供,那就是件很麻煩的事情。

在晶片設計和封測方面,我們與國外的差距不大,但在製造方面差距不小。比如華為的海思設計水平已相當不錯,但還是要找代工廠。

包括AI晶片在內的許多核心晶片,都是採用台積電工藝。存儲晶片對工藝要求很高,這些幾乎都是三星、海力士和美光等生產製造的。

能設計出來,不一定能製造出來,能製造出來,不一定就能用。總之一句話,沒有掌握晶片全方位核心技術,晶片產業就容易被遏制。

最後是集成電路研發人員短缺。搞設計的人都知道,做硬體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收入比軟體低不少,很多人才都轉投到網際網路等領域。

如果要振興國產集成電路領域,就必須要能留得住人才,這是研發的基礎。隨著國家的投入不斷加大,解決卡脖子技術僅是時間問題。

總之,如果美國斷供,我們確實會很難,但最終會促使國產手機的崛起。同時,我們要做好技術儲備,造好備胎,隨時面對斷供可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