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的爐甘石洗劑,為何能對付濕疹和蚊子包?

小侃大夫的話 發佈 2020-04-29T07:17:54+00:00

這是《石灰吟》,代表了中國人的傲骨與氣節,同時也是描述一個化學反應過程: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經過煅燒之後成為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鈣。

春天來了,小咬蟲什麼的也要漸漸復甦,咬在孩子身上更是讓人心疼,還有那惱人的濕疹、溽熱後的痱子……

假如沒有空調西瓜和WIFI……這個假設在即將到來的夏日裡,將會是酷刑一般的存在。不過算起來也就最近十來年,大家才能自由享用這種好日子。記憶里在那依靠蒲扇驅暑的年歲里,有一款粉紅色的小藥水,放置一會兒會沉澱會分層,使用之前需要搖晃起來,塗抹在皮膚上,留下粉白粉白的顏色。

這就是爐甘石洗劑,曾經的夏日最佳搭檔。


爐甘石不能直接用來製作爐甘石洗劑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石灰吟》,代表了中國人的傲骨與氣節,同時也是描述一個化學反應過程: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經過煅燒之後成為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鈣。

爐甘石也可以有類似的過程。

作為一種礦物類藥,爐甘石,是以石頭的形態呈現在人們面前。《本草綱目》中寫道: 「爐甘石,金銀之苗也。其塊大小不一,狀似羊腦,松如石脂, 亦粘舌。產於金坑者,其色微黃為上;產於銀坑者,其色白, 或帶青,或帶綠,或粉紅。」



這裡看見的爐甘石,麻不賴乎的,一點也不細膩光滑,和粉嫩粉嫩的爐甘石洗劑相差甚遠,是不是還缺了什麼步驟呢?

是的,還缺少了「明鍛」和「水飛」這兩步炮製過程。

《中國藥典》中記載的明鍛,指將待炮炙品,砸成小塊,置適宜容器內,煅至酥脆或紅透時,取出,放涼,碾碎;水飛,是指取待炮炙品,置容器內,加適量水共研成糊狀,再加水,攪拌,傾出混懸液,殘渣再按上法反覆操作數次,合併混懸液,靜置,分取沉澱,乾燥研散。

天然開採的爐甘石,是碳鹽類礦物方解石族菱鋅礦的礦石或水鋅礦,主要化學成分是碳酸鋅。碳酸鋅在經過煅燒、水飛之後,會轉化成鹼式碳酸鋅,形態也會從崢嶸狀的礦石轉變成細膩的粉末。

由於礦物質中多少會有含鐵雜質,在炮製的過程中轉化成三氧化二鐵。三氧化二鐵是紅棕色的,微量的三氧化二鐵摻雜在爐甘石粉中,使得爐甘石粉顯示出可愛的淡粉色來。

爐甘石經過反覆的烈火焚燒和水流沖刷,脫去粗陋的外表,變身為滑膩的爐甘石粉,接下來就可以用來製作爐甘石洗劑了。


癢得受不了?試試用爐甘石洗劑來殺殺癢!

急性瘙癢性疾病,包括濕疹、痱子和蚊子包,很惱人。濕疹可拿外用糖皮質激素來對付,但是長期、大面積使用還是需要注意不良反應的問題;至於痱子,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更多是存在於幼時的記憶中,不過,蚊蟲叮咬還是難以完全避免。

爐甘石洗劑在製備的時候,除了主要成分爐甘石粉,還會添加氧化鋅。氧化鋅和爐甘石粉都是含鋅化合物,可以小部分透過皮膚,發揮收斂、保護皮膚的作用,研磨得越細,透皮吸收效果越好。爐甘石還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有收斂、保護、止癢、抗菌,協助消退濕疹和痱子,可謂是正中下懷。

有的醫院會自己配製爐甘石洗劑,並在其中加入薄荷腦、苯酚等藥物。添加了薄荷腦之後,抹在皮膚上涼涼的,協助增加了止癢的效果;苯酚屬於抑菌消毒劑,增強爐甘石粉的抗菌作用。

被蚊子咬了包包,家大人會把涼颼颼、粉嘟嘟的爐甘石洗劑抹在孩子們的身上,,孩子們揮舞著沾了爐甘石粉的小胳膊小腿在樹蔭下奔跑……這一幕,沉澱在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中。


使用爐甘石洗劑的三點注意事項

由於利潤薄走量不大,爐甘石洗劑一直在藥店的某個小角落裡,不溫不火地等待夏天的到來。

爐甘石洗劑多以非處方藥的形式存在,但是在自行使用這個藥物之前,還是需要明確三點注意事項:

第一,引起濕疹的原因多種多樣。在沒有明確診斷為濕疹之前,應該由醫生來推薦使用的藥物。

第二,如果皮膚已經被撓破了,或是皮膚表面有滲出,以及過敏體質,都不適宜使用爐甘石洗劑。應該避免接觸眼睛和口鼻、生殖器等黏膜,尤其是含有薄荷腦的爐甘石洗劑,否則感覺會十分的涼爽刺激。

第三,記得在使用之前搖一搖,搖成可愛又均勻的粉紅色,再使用!

張開雙臂,一起來迎接明媚的夏日吧!


參考文獻:

[1]肖佩玉,麥海燕,盧惠敏,莊華玲.爐甘石薄荷腦洗劑的製備及臨床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06(2):67-68.

[2]張杰紅.爐甘石炮製前後物化性質比較及煅爐甘石分散片製備工藝研究[D].成都中醫藥大學,2012:1-6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