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深處】2011年肯亞 毛驢成了抗旱功臣 蚊帳也是保命工具

郭鐵流 發佈 2020-04-29T12:39:51+00:00

2011年10月,非洲肯亞農村,一個等待救援的兒童。人們都知道非洲長期乾旱,但這次的旱災刷新了人們的認知。根據聯合國當時的報告,非洲東部的非洲之角地區目前正在經受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索馬利亞、肯亞、吉布地和衣索比亞大部分地區受災,受災人口多達1100萬,兒童的營養不良率和死亡率奇高。聯合國難民署、糧食計劃署、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國際移民組織等正在為災民提供糧食和其他援助。

肯亞與索馬利亞交界處的一個安置點,婦女和兒童扎堆在這裡。在近20年來處於戰亂和無政府狀態的索馬利亞,乾旱帶來的打擊尤為沉重。索馬利亞農牧民不僅在國內遷徙,還逃到肯亞、衣索比亞、吉布地、葉門和蘇丹,造成了一場規模空前的移民潮。高峰時,每天抵達肯亞和衣索比亞的索馬利亞人多達4000。

肯亞農村,人們要用毛驢到很遠的地方去拉水。在當地馴養毛驢的主要用途就是拉水,沒有毛驢人們根本就沒法生活,也可以說,毛驢是肯亞抗擊災情的重要工具。

肯亞荒原上趕路的兒童。來自聯合國的數據顯示,2011年的東非旱災,造成該地區78萬名兒童面臨生命威脅,衣索比亞、肯亞和索馬利亞三國共有223萬名兒童因缺乏食物而營養不良。

肯亞東部農村,救援機構的送水車正在放水。旱災爆發後,國際救援機構在災區設立供水點,每周用汽車送水一次,維持當地災區的最基本需求。

肯亞東部農村,人們在乾枯的河床上,來取水的人和毛驢占滿河灘。河道已經完全沒有水,但河底還有一個很小的泉眼,能緩慢滲出一些地下水,水少人多,大家只好耐心等候。

一個糧食發放點,當地人清點剛領取的糧食。這些糧食,都是國際社會捐助的。中國政府緊急捐贈大量糧食,救助該地區的災民。 乾旱與饑荒是一對「難兄難弟」。非洲開發銀行報告顯示,肯亞坎巴的地區農作物全毀了,村民們靠著政府每個月發派的玉米、大米和少量的食用油過活。但在當地民眾看來,比飢餓可怕百倍的是乾渴,人們用手掘井取水,卻每每挖到頑石。

肯亞與索馬利亞邊境上的一個難民營,婦女和兒童在供水點排隊,這裡一天可以供水一次,排隊往往需要半天時間。

肯亞的一個災民安置點,一群營養不良的兒童。在災害面前,兒童是最容易受到影響的群體,該地區兒童的死亡率遠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

肯亞東部農村,人們在河床底部挖2米多深的坑,有水慢慢滲出來,這是周邊6個村莊唯一的水源。

一戶肯亞災民家庭的全部家當。當地人的貧困,已經到了難以想像的程度。

這是一個有蚊帳的男子。在該地區,蚊帳是能救命的,因為有很多致命的疾病,都是蚊子叮咬傳播的。 感謝您耐心閱讀原創欄目【硬碟深處】,本期作者郭鐵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