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足球競賽新規如何執行看K聯賽,這些問題需要新賽季注意

韓國足球新聞 發佈 2020-04-29T13:45:38+00:00

據韓國足球職業聯盟傳來的消息,2020賽季的K聯賽將全面執行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在今年4月7日制定的新規,這也將是全球首個執行新規的職業聯賽。那麼新賽季K聯賽將會在哪些方面有變化呢,特別是判罰尺度方面,與過往有哪些不同呢?

還有一周多,2020賽季的K1聯賽將正式開幕。作為世界範圍內較有影響力的足球聯賽,K聯賽的重啟也引起了很多國家的廣泛關注。據韓國足球職業聯盟傳來的消息,2020賽季的K聯賽將全面執行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在今年4月7日制定的新規,這也將是全球首個執行新規的職業聯賽。那麼新賽季K聯賽將會在哪些方面有變化呢,特別是判罰尺度方面,與過往有哪些不同呢?

國際足聯的新規出台,韓國為何敢於嘗鮮

制定國際比賽新規則的是國際足球理事會(IFAB),他們在每年四月都會發布關於足球比賽的建議新規則。今年的4月7日,他們公布了2020-2021賽季的新規則,該規則將在下半年使用。但由於疫情影響,IFAB和FIFA允許在4、5月份進行的新賽季的國家提前使用,因此韓國足協在執行這樣的規則完全沒問題。除了韓國職業聯賽外,韓國足協下屬的韓國足協杯、K3、K4、K5等基層聯賽全部都會執行新的判罰規則。可以說,韓國是又一次「敢為天下先」了。

那麼韓國為什麼敢於嘗鮮呢?這也跟韓國足協歷來遵守國際足聯的規定和IFAB的規則有關。2017年,當全世界還沒有普遍執行VAR的時候,韓國就已經在7月提前將VAR投入到聯賽中,成為了全世界最早使用國際足聯新規VAR判罰的國家。除此之外,ABBA的點球規則,也被韓國足協原封不動用在了當年的足協杯比賽中,甚至是後來尚武和釜山的升降級附加賽次戰點球大戰中,這一規則也延續至今。可以說,越早適應這樣的規則變化,對於在國際大賽比賽的球員來說,越不容易吃虧。

判罰新規中的重大變化,「手球」犯規的明確處罰

那麼IFAB規定的新規與以往有哪些不同呢?最主要的是有關一些細節的判罰,如果不了解這些,新賽季可能真的會犯下致命的錯誤,比如此次新規中關於「手球」的最新明確判罰。

1、為明確手球規則,手臂腋下觸球被視為犯規

在以往競賽規則中,並沒有指出手球的範圍和概念。但在本月出版的新規則中,明確指出了手球的範圍。那就是手臂腋下垂直的部位視為手球。也就是說,沒有了過去民間所說的「大臂」或「小臂」範圍,只要非守門員用腋下觸球,就會被判罰手球犯規。這也就意味著「無意手球」的規則,徹底不存在!如何認定手球,將成為每位裁判都需要仔細研究的問題。

2、手球獲益下的得分機會全部無效

在以往競賽規則中,「無意手球」獲益的情況比比皆是,但在新的規則中明確指出。無論是否「有意」手球,只要是進攻方「手球」,都會被吹罰犯規,而後面的進攻機會或進球也將被宣布無效。也就是說,「上帝之手」的小伎倆被徹底封殺了。

3、這種情況下,「手球」不再犯規

除了以上兩種「違規手球」外,還有一種「手球」從過往「被阻止」變成了「受保護」,這就是守門員的回接球。根據新規定,守門員在禁區內將球開門球或者手拋球給隊友時,隊友如果用頭部或胸部將球回傳給門將,門將用手接球不再被處罰犯規。以往這種手接到回傳球,是要被判禁區內任意球的。新規則,保護了門將的權益。

4、這種情況下手球,對方可以獲益

之前提到了手球獲益下得分不算的情況,但也有一種情況是手球獲益下對方進球有效的規定。根據新規規定如果處於越位位置的進攻球員接到的球是由對方防守球員手球(無論有意或無意)而獲得球的話,那麼他不再處於越位位置。這一點需要主裁判和邊裁仔細分辨,其實也給了一些前鋒「碰運氣」的機會,原則上是鼓勵進攻的。當然,裁判員也可以根據需要吹罰手球球員的犯規,給點球或任意球的機會。

阻擋犯規和二次觸球,判罰和以往大不同

在足球比賽中,當一方的防守球員希望阻止另一方進攻球員去突破時,往往會採取犯規等手段來延遲對手的進攻,這種情況下裁判員一般會吹停比賽,給予防守球員黃牌或紅牌。但在新規中,這一點發生了重大的「逆轉」!即使出現防守球員惡意犯規的情況,只要進攻方依舊持球,裁判員不得吹停比賽,而且不會再給犯規方出示黃牌或紅牌。這樣的判罰其實存在一定的爭議,但對於防守方來說,絕對是福音。在今年的K聯賽,如果出現這樣的場面,那麼被犯規方必須第一時間拿到球去進攻,否則他們的「傷害」無法彌補。當然,如果這種情況下犯規後是犯規方拿到了皮球,裁判員還是可以吹停比賽的。所以如果想要對方的犯規球員受到處罰,進攻方可以放棄球權,等待裁判吹停。但比賽那麼激烈,可能會突然停止嗎?對於裁判員的判罰,這點很重要。

此外還有關於守門員「二次觸球」的規則改變,以往一旦守門員在開球門球或界外球的情況下,有人為了拖延時間,會出現將球踢出短距離,然後待對方前鋒衝擊後,再突然用手將球自身抱住的情況。以往這種情況,只是判罰禁區內任意球,但新規則規定裁判員可以直接亮黃牌或者紅牌。這樣是避免守門員故意拖延時間,給予球隊足夠的震懾。相信這種情況下,守門員不會再敢盲目二次觸球了。

點球雙方的規則細化,守門員和射手的鬥智鬥勇

然後是點球或點球大戰的變化。在IFAB在今年4月頒布的新規中,關於點球和點球大戰的改變也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三種:

1、對手打中目標被守門員干擾

常規時間點球或點球大戰中,守門員總是喜歡使用「小伎倆」去干擾對手射門球員的心理,比如提前移動判斷。在以往的規則中,守門員提前移動會被吹犯規,但是如果二次移動撲出點球,則不會有任何說法。4月新頒布的新規明確規定,守門員第一次移動會被裁判員警告,第二次移動撲出點球將被出示黃牌,第三次移動若還撲出點球將被直接罰下。也就是,凡是對手射門射中門框範圍內被門將提前移動撲出的這種情況下,射門是無效的

2、對手未打中目標被守門員干擾

在過往的點球和點球大戰中,守門員提前移動如果沒有撲出對手的點球,或者對手的點球踢飛或打在門柱上,裁判員也會判罰守門員犯規。但在新規則中,只要是沒有妨礙對手射門得分,守門員移動是不會吃到黃牌的。所以也就是說,守門員有50%的機率去提前移動賭對手的點球打飛,而且自己會毫髮無傷。其實這就是在鬥智鬥勇。

3、對手和守門員同時犯規,守門員無事

點球或點球大戰中,有人耍小聰明,比如向前輕輕挪一步,去踢點球或吹哨後不踢,假動作騙過門將再踢。新規則中,這種行為被視為犯規。即使守門員提前移動,射門者只要選擇這種方式「欺騙」門將和裁判,將會被吹罰犯規,嚴重者可以出牌。

除了以上這三大變化外,還有一個小細節需要注意,那就是在進攻方或防守方主罰定位球(角球、任意球、界外球)的時候,對方的防守或進攻球員必須距離4米之外,否則裁判員有權出示黃牌警告。此外,VAR的使用也有了特殊的說明,只允許使用一個機位來看。總而言之,新規對於K聯賽的裁判、助理裁判執法來說會有一定的挑戰。韓國足協裁判委員會會長元昌鎬表示:「新的規則與過往變化不大,主要是補充現有規則和明確意義的一些內容,在適用上我覺得不會有太大困難。但我們依舊會在賽前對所有裁判進行全方位的教育,準確傳達和執行新規則,確保比賽順利進行。」對於全世界球迷來說,新開幕的K聯賽不僅僅是球迷期盼已久的福音,更是國際足聯新規使用的「試驗場」。想要了解新的規則判罰方式,K聯賽應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本。對於球員來說更是如此,如何有效的利用新規則獲益,甚至避免因為新規遭受判罰,需要球隊專心去研究這些事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