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凌吐槽女博士,34歲不會打扮有錯嗎?

susie馬 發佈 2020-01-12T20:17:14+00:00

近日,真人秀《你怎麼這麼好看》開播,這是一檔明星改造素人的節目,嘉賓包括昆凌、劉詩詩,吳昕等。昆凌,吳昕"吐槽"女博士節目邀請到女博士名叫方靜,34歲,德國留學七年,神經信息學博士,學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使得她成為一個遠離人群、社交絕緣的母胎Solo。

近日,真人秀《你怎麼這麼好看》開播,這是一檔明星改造素人的節目,嘉賓包括昆凌、劉詩詩,吳昕等。每一期,明星都會來到素人家中,對素人的美妝情感、穿搭飲食進行改造。第一期的嘉賓方靜,是一位留學德國,獨居十年的女博士,但很快這位女博士便遭到明星嘉賓們的集體「批判」...


昆凌, 吳昕"吐槽"女博士


節目邀請到女博士名叫方靜,34歲,德國留學七年,神經信息學博士,學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使得她成為一個遠離人群、社交絕緣的母胎Solo。枯燥乏味的生活,讓她日漸焦慮,最終報名參加節目。


*圖片來源:網絡


節目開始,明星們來到她家,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空蕩的沙發,「大爺風」的涼蓆,鞋架上也沒有一雙是高跟鞋,冰箱還放著已經過期的食物。所有的這一切都讓明星嘉賓們「無言以對」。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談到彩妝時,方靜更是一竅不通,甚至都不知道氣墊、BB霜是什麼,更不願意塗口紅。而當吳昕試著向她推薦口紅色號時,她卻直女般的反問:「我覺得這個顏色像傷口。」,「是爛掉的櫻桃麼?」


*圖片來源:網絡

穿搭方面,方靜的條紋T恤多到嚇人,包括身上穿的及錄視頻期間,全是條紋衣服。可是她絲毫不覺得自己這類衣服多,甚至毫不客氣地拒絕「天王嫂」時尚穿搭建議,氣得昆凌直叉腰。


*圖片來源:網絡

節目前半程下來,對於明星嘉賓們的建議,方靜幾乎一直拒絕,以至於明星嘉賓給她送了一個「方懟懟」的綽號。那麼,女博士究竟是怎樣的存在,是否都如節目中方靜一樣「油鹽不進」?


女博士的真實寫照


女博士這個身份本應是對學術能力的褒獎,但因為她們生為女性,於是不得不承載更加複雜的目光,更有人給出對比稱:女孩子,別讀太多書!否則本科是黃蓉,碩士是李莫愁,博士是滅絕師太!不知何時,女博士竟然變成了長得丑、穿得土、沒人娶的代名詞。對於世俗的眼光,她們又是怎麼看的呢?


女博士大多長得丑, 沒情趣嗎?


@薄涼 英國G5名校,社會學博士

這種職業炮和地域炮一樣,很low,退一萬步講,女博士就算是長得不好看也不打緊,畢竟我們不靠臉吃飯。大腦難道不是最性感的器官?

@小馬 國內Top2高校,心理學博士

其實未必吧,在我身邊就有不少長得美,身材好的女博士,會演話劇會跳舞還會變魔術,馬拉松獎牌掛了一整牆,精通樂器外語,研究也做得一級棒,每每看到她們,我都會自我催眠:不存在的,她們不存在的。

女博士嫁不出去麼?


@安然 北美Top30高校,生物學博士

女博士在校時,圈子太小,單身會多一點,但女博士只要想嫁人還是挺好嫁的,畢竟現在女博士雖多,但男博士更多,對方可以學歷沒我高,賺得錢沒我多,只要兩情相悅就可以。


@蛋黃酥 國內211高校,歷史系博士

博士高精尖人才的屬性,遠比嫁人有意義,我覺得所有被調侃「嫁不出去」的女性,都應該明白:「婚姻有兩個要素,第一是情投意合,第二個是雙方都有獨立人格。女性不應該把自己放在被動的位置,任他人挑選。

讀博很難, 有想過放棄麼?


@小美 國內985高校,環境學博士

想過,我們專業吧,屬於全國各地跑,四處採風,風餐露宿。有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難道讀博就是為了天天爬上?搞不好還人當做民工?後面也經歷過研究無進展,被導師否定的過程,不過還好最後都堅持了下來。

我是女博士, 可那又怎麼了?


對於女博士而言,審視無處不在。詹青雲是《奇葩說》的辯手,因為縝密的思辨能力和浩繁的閱讀量引人注目,同時,她也是哈佛法學院的博士,去年剛剛成為了一名律師。然而,無論哪種閃閃發光的身份,都不能挽救她過年被親戚朋友催婚的命運。


*圖片來源:詹青雲微博


事實上,女孩們走了很遠的路,但父母或周遭的熟人環境依然對她們保留著最傳統的期待。她們踩著細細的高跟鞋在職場搏殺,百折不撓,回到家裡卻在父母催婚、催生、催二胎的焦急目光中敗下陣來。


劉曉佳即將赴美讀博,單身,在街坊鄰居的熱心攛掇之下相了一次親,回來便沒有了下文。當曉佳母親前去問原因,鄰居卻說:「下次別讓曉佳說自己是女博士。」不僅如此,連路人都關心曉佳的婚配情況。有次打車,曉佳隨口提起自己是博士,沒想到司機非但不要錢,而且苦口婆心的勸她早點找對象結婚。最後才知曉原來司機的女兒也是博士,38歲未婚,司機覺得心裡不是滋味。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Chloe決定辭職讀博的時候,母親異常焦慮:「你念完都多少歲了?」,結果Chloe反問:「不念就不會那麼多歲麼?」家裡的親戚也是無法理解,一個女孩子為什麼要放棄工作去拿一個沒什麼用的文憑。可Chloe覺得如果自己是個男生,家裡或許不會這麼激烈地反對,反倒覺得有志氣又上進。


女博士為何會成為第三類人?


有人說,世界上分三種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女博士被動成為了世俗眼中的第三類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社會對女博士的刻板印象


男博士不常常被強調,女博士卻常常出現在新聞頭條,比如:女博士誤機掌摑工作人員、女博士相親被騙錢騙色、女博士依然就業難等等。種印象在大眾傳播的過程中得以塑造,並且不斷加深和固化。在刻板印象的消極影響下,受眾容易變得以偏概全,進而影響其做出理性的判斷。

社會對女性氣質形象的定位


當女博士們一路攀爬到學術金字塔的頂端時,從學歷上看,她們已經超過大部分男性,與之並肩的男博士少之又少。女博士在學術方面「碾壓」普通男性,這與社會對女性塑造的柔弱形象不相符。


社會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蔑視


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過程中,女性所投入的時間精力,並不一定能在社會上獲得金錢或地位方面的等額回報。除此之外,女性還投資了自己的青春血本和美好容顏。而更為現實的是,在社會生活中,高等教育所學到的知識能夠得以運用,直接創造財富與價值的幾率是相對較小的。基於此,人們或許會開始認為:知識夠用就行,上了大學即可,碩士博士沒有用,女性讀博士更是一個虧本的買賣。


那些畢業的女博士, 去哪兒了?


在我國2017年超過36萬博士生中,女博士只占三成多。那麼,女博士畢業後都去了哪兒呢?


據教育部統計,在高校任教的女博士逐年上漲,目前,全國高校30歲以下的專任教師中,女性比例高達63%。高校成就了女博士,不少人也選擇落腳於此,儘管這不是她們職業生涯的全部。因為,無論男女,擺在博士面前殘酷的現實是,在用人單位眼中,除非是高精尖的科技研發崗,否者聘請博士並不划算。


*圖片來源:青塔


女博士的偏見標籤, 早該摘掉了


熱播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中,共有8名來自國內外高校的學生,其中梅楨是來自北大的女博士。節目中8位學生需要爭奪律所唯二的轉正名額。輪到梅楨面試時,她不失幽默地調侃自己是個「嫁出去了的女博士」。


*圖片來源:網絡


但在這時,對面的面試官卻坐不住了,立馬靈魂拷問:「女博士、律師助理、已婚,你確定能在職場上平衡好這三者的關係嗎?」聽起來,當女性進入」博士「的語境,又或是女博士走進了職場,一切就會變得更加艱難。但不能否認的是,她們還是強過大多數人。因為每個人都能輕易評價別人,但並不是人人都能輕而易舉地成為女博士。


近年來,的確有部分女博士因為負面新聞曝光在公眾面前,逃票、醫鬧、學術造假每一件事都無法洗白,但如果是因為醉心學術及工作,給女博士扣上「不會打扮、人老珠黃、鋒芒畢露」其實大可不必。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不是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