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種植技術|草莓花芽分化與休眠關係的研究(鄧教授)

毛氏部落 發佈 2020-04-28T03:22:28+00:00

2、結果與討論調查發現,供試的3個品種,從春季被迫休眠尚未解除的時期開始到秋末冬初自發休眠的發生,植株的葉柄、葉面積、株高的增長曲線大體上均呈一拋物線形,即開始時生長處於緩慢狀態,以後轉為迅速生長狀態,維持一段時間後,生長速度便開始下降,下降幅度增大的時期是在9月10日左右。

在草莓植株年生長周期中,休眠與花芽分化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認為在秋季低溫、短日照條件下,其花芽開始分化。隨著溫度的逐漸降低,植株進入休眠,花芽分化也隨之停止。據此認為花芽分化與休眠似乎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過程,而且花芽分化的停止也是由休眠引起的。但事實上,草莓植株從生長狀態進入休眠狀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休眠狀態的標誌是:新生葉葉柄短小,葉面積小,整個植株,呈矮化狀。誘導這一過程的環境因素主要是低溫與短日照。植株在進入休眠的過程中,葉柄逐漸變短,葉面積變小。植株矮化的現象與花芽分化過程中的生長表現相似,因此,有必要考察一下二者是否有一個重疊期的問題。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於某大學園藝系草莓試驗園進行。供試品種為早熟品種「布蘭登堡」、早中熟品種「明晶」和中熟品種「戈雷拉」。其果實成熟期分別為6月4日、14日、18日。當年7月29日將具有4~5片葉的植株按20cm×15cm的行株距定植,此後按期進行肥水管理。次年4月7日至11月15日每隔1周調查1次株高、第一片葉的葉柄長度和單葉中心葉的葉面積。

2 、結果與討論

調查發現,供試的3個品種,從春季被迫休眠尚未解除的時期(4月7日)開始到秋末冬初自發休眠的發生,植株的葉柄、葉面積、株高的增長曲線大體上均呈一拋物線形,即開始時生長處於緩慢狀態,以後轉為迅速生長狀態,維持一段時間後,生長速度便開始下降,下降幅度增大的時期是在9月10日左右。這一時期的環境溫度與日照長度分別是11℃和12h左右。而生長速度下降的最低點,即植株的生長狀態與春季被迫休眠尚未解除時的生長狀態,基本一致的時期是在11月6日左右,這個時期是植株自然深休眠階段,這一階段的到達經歷了一個較長的誘導時期,而這一誘導時期恰與花芽分化所經歷的時期重合。因此,如何確定休眠的起始點,是考察草莓花芽分化與休眠是否有一個重疊期的關鍵。

但從有關研究者依草莓、植株的生長過程大致劃分的幾個生長期來看,草莓的休眠開始與花芽分化的終止並不屬於同一時期。日本有的學者認為草莓品種「達那」的植株在9月下旬便進入休眠,隨著溫度的不斷降低,休眠不斷加深,到11月23日達到休眠最深期,以後便開始逐漸解除休眠進入生長期。但這個結論僅僅是在溫室條件下得出的,在田間,因環境條件不適於生長,植株還要經歷一個被迫休眠期才能進入生長期。美國學者對此也有過類似的研究。

因此,這一結論在國外基本上得到了普遍的認可。根據這一結論,可以認為草莓植株在秋季低溫與短日照條件的作用下,當各項生長指標逐漸開始下降時,休眠的誘導期便已經開始。但由於此時的環境條件與草莓花芽分化所要求的日照(12h左右)及溫度(17℃左右)條件大體相似,所以花芽分化也同時開始,分化程度不斷加深。當日照長度與溫度的數值縮小到一定範圍時,植株便進入深休眠,花芽分化遂告停止。這一時期的環境溫度為5℃,日照長度為11h左右。

從供試品種在試驗期間的生長表現來看,當生長速度開始下降時(9月10日左右),各品種均開始逐步進入花芽分化期。隨著生長速度的不斷下降,花芽分化也在不斷加深。按前述日本學者提出的草莓植株進入休眠的起始標準,很容易發現花芽分化與休眠之間存在著一個重疊期。因此,可以認為草莓植株休眠開始的時期並不等同於花芽分化終止的時期,相反,休眠的誘導及開始與花芽分化的開始基本上處於同一時期。

花芽分化與休眠之間重疊關係的研究,對草莓保護地栽培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一般認為,在休眠開始的最初階段(9月下旬),在溫室內為草莓植株提供抑制休眠的輔助條件如補光、加溫等,效果最好。但隨時間推遲,效果變差。深休眠期(11月下旬)移入溫室的植株在同樣的輔助條件下,生長狀況極差,很難取得早產、高產的栽培效果。因此,在進行草莓保護地栽培時,在考慮花芽分化期的同時,還要注意花芽分化與休眠的重疊關係,這樣才能收到理想的栽培效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