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來了!中國獨立自主的火星探測將在7月下旬擇機發射

吾評武願 發佈 2020-04-28T08:00:18+00:00

中國太陽系行星探測工程的標誌也正式發布,作為未來中國深空探測的重要一環,中國獨立自主的火星探測將在7月下旬擇機發射。

火星探測器飛行效果圖

在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50周年之際,4月24日這個被稱為中國航天日的日子也迎來了好消息之一。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正式被定名為「天問」。這一名字來自於著名詩人屈原的長篇詩詞。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一號」

除了公布名稱外,關於探索火星工程的更多細節也被披露。中國太陽系行星探測工程的標誌也正式發布,作為未來中國深空探測的重要一環,中國獨立自主的火星探測將在7月下旬擇機發射。

火星車與著陸巡視器外觀設計構型圖

在「天問」之前,中國選擇了與俄羅斯合作的形式來進行火星探測,這一計劃開始於十一年前,但是2012年搭載了中國「螢火一號」探測器的俄羅斯「福布斯-土壤」號探測器於發射後不久就墜毀,這使得中國開始獨立自主的進行火星探測工程。據報導2016年時中國就已經開始了火星探測工程的正式立項。在運載火箭技術成熟之後,中國的火星探測以極快的節奏開始高速發展。

此次航天日發布的中國行星探測標誌

為什麼人類如此熱衷於探測火星呢?其實還是火星獨特的環境導致的。2005年美國發射的MRO探測器發現了火星上存在液態水的證據,水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說。火星在太陽系中的位置也比較適宜,自然環境沒有其他的行星那麼殘酷。如果人類將來要選擇一個星球進行殖民的話,那麼火星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為此世界各個擁有探測能力的國家都在進行火星探測。美國甚至已經將兩輛火星車送上了火星表面,帶來的大量的相關數據和觀測結果。

進行分離實驗的「天問」

根據航天日透露的計劃表,中國的「天問」探測器將不同於中國的月球探測計劃。月球探測時中國採用的是「繞、落、回」三步走的戰略。而火星探測則是將前兩部合併,一次性完成「繞」和「落」。為此「天問」集成了一個軌道器、一個著陸器和一個巡視車,當「天問」到達火星時軌道器將會完成在軌任務,而著陸器在著陸之後將會放出巡視車,完成對火星表面的拍照及土壤分析工作,為下一步探測做好準備。

正在轉場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

運載火箭上中國將會選擇專門改進的長征五號Y4型,這是目前中國運力最強大的火箭。據計算從地球轉移到火星軌道需要差不多七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在2020年7月下旬發射的話至少要到2021年2月末「天問」才能到達火星軌道。對於火箭的可靠性來說這將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整流罩,「天問」就將在這裡奔赴火星

中國的五星紅旗在月球上亮相之後。中國馬上緊鑼密鼓地開展了火星探測計劃。據稱「天問」將會是人類歷史上最重的地外探測器,而中國兩步合為一步地戰略則大膽縮減了火星探測工程的時間跨度。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除了中國航天員將國旗插到月球上外,在火星上同樣也會豎起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