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渡山上觀滄海

大潮汕灣視點 發佈 2021-09-20T15:54:48+00:00

待渡山位於甲子鎮東隅瀛江岸邊,瀕臨甲子港,一山一海,相守相望,自然萬物,造化其中。山本無名,是歷史的機緣巧合或者是冥冥之中的無法繞過的宿命。

待渡山位於甲子鎮東隅瀛江岸邊,瀕臨甲子港,一山一海,相守相望,自然萬物,造化其中。

山本無名,是歷史的機緣巧合或者是冥冥之中的無法繞過的宿命。相傳因有宋末皇帝端宗及其弟在京都失陷之際,一路逃亡至此待渡,意欲東進與文天祥會師以圖東山再起而得名,又因甲子邑人范良臣進食勞軍、漁民鄭復翁率眾勤王,讓他們驚魂稍定、膽量大增,而別稱「大膽山」。

未及登山,我們先拜謁了山腳下的「進食亭」。風雨春秋,刀光劍影,一個個遠去的故事和身影,在傳說和史實夾雜的歷史章節里,鮮活地跳動。肅然起敬或是扼腕嘆息,都無法留駐遁逝的時光,七百多年的塵煙往事,化入大海的波濤里,伴隨潮起潮落,吐納無聲。

山並不很高,六十八級石階沿山道盤旋而上。「我輕叩山門」(同行的鄭金城語),在新舊參雜的石階緩步向上,落葉蕭蕭,但兩旁不乏嬌艷的花兒在風中吐露芬芳,大多林木也依然蔥蘢青翠,它們把醉人的綠一簇一簇向空中、向四周盡情鋪展,仿佛善解人意般要淡化我因追思懷古而來、早已在心中纏繞升騰的那股沉鬱之氣。

登上最後一級台階,便是山頂了,一座高15米,呈六角形狀的「甲秀樓」古塔早已突兀矗立在眼前。據說甲秀樓始建於明代,為兩層泥塔,青黛色的外牆,古樸厚重,塔頂上挺立著一個泥塑的葫蘆,呈赭紅色,塔尖直指藍天,造形獨持,十分壯觀。甲秀樓門口有一對聯,曰:「書雲大手筆;障海小神山」,寓意甲秀樓偉岸高拔,威鎮海隅,保一方安寧。

塔的後面是一片開闊平坦之地,四周築有護欄,中間處有一大石平臥,上刻「大膽山」三個紅色大字。霎時引來十幾位同行的美女作家和年輕的帥哥們圍觀、拍照,他們擺出各種姿勢,展露各種笑容,爭先留下美麗的影像,一時間,歡笑聲、發自肺腑的尖叫聲,和著風聲,充盈山間。

感受這一份歡愉,我快步走到山邊的護欄前,向西望去,不遠處的大海,一覽無遺,湧入眼帘。據有關史料記載,每到大海潮漲期間,海水如千軍萬馬湧入甲子港,氣勢浩瀚,撼人心魄。此為陸豐八景之一的「甲子吞潮」。雖然無法領略到那種恢宏的場面,但作為在海邊長大的人,我可以想像到大海那驚濤駭浪摧枯拉朽「捲起千堆雪」的壯美景狀。

此時,倚欄遠眺,海天一色,歸帆點點,時有鷗鳥在海面上盤繞低飛,一片安寧。冬日午後溫軟的陽光透過薄薄的雲層,變成萬道霞光撒在海面上,風吹浪涌,水面便躍起粼粼波光,一層層,一串串,像翻滾的珠子,又似跳動的音符。如痴似醉之際,我猛然想起了「雲蒸霞蔚」這個成語來,如果沒有身臨其境,或者只是走馬觀花般滿足於「到此一游」,那是斷然不能感受到這絢爛縟麗的迷人景色在你心中攪起的美妙微瀾。

由是我想,世間萬物萬象,皆有美的存在焉,如若不能用心體悟,感同身受,再美麗的自然景象,再美好的內心情感,也只不過是我們庸常歲月里習以為常、熟視無睹的東西罷了。

冬天日短,不一會兒,太陽隱去它薄弱的光芒,天也變得陰晦起來,山上的風也漸漸大了起來。駐足再觀大海,洪波涌動,一浪推著一浪向著山這邊湧來,凝神靜聽,翻卷波濤拍打海中巨石的迴響聲聲入耳。「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此時的大海,便有了曹操筆下的宏闊氣象和吞吐萬物的博大情懷。

我突發奇想,假若七百多年前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絕唱的文天祥沒在海豐五坡嶺被元兵俘虜;假若左丞相陸秀夫沒有在崖山宋元之戰中背負時年8歲的宋帝昺跳海而亡,南宋在崖山的十萬軍民也相繼投海殉國,讓後世之人留下「崖山之後無中國」的血淚慨嘆,假若……歷史該會怎麼書寫,現實的中國,該會又是一方什麼景象?

但,歷史不能假設,世界潮流,像那大海洪濤,浩浩蕩蕩,奔騰向前,無可阻擋。待渡山,只是宏大的歷史進程中偶然與一個將亡的王朝統治者發生了一段故事而已,它沾染上的「暮氣、蒼涼、悲壯的氣息」,徒讓後人懷想和憑弔!


文章轉載自:五彩汕尾(微信號:wucaishanwei)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