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咖啡店,除了騷味什麼都喝不出

廣寒宮胖玉兔 發佈 2020-02-26T19:53:24+00:00

你平時會去貓咪咖啡館嗎?一隻只又萌又治癒的貓咪是不是可以輕易俘虜你的心?相信不少人都去過這種網紅動物咖啡館,但其中隱藏的風險卻是被大家所忽視的。到底這種越開越多的咖啡館有什麼風險?你·所喝的那杯咖啡又是否安全?自宇宙洪荒開闢以來,人類總是進化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舉措。

你平時會去貓咪咖啡館嗎?一隻只又萌又治癒的貓咪是不是可以輕易俘虜你的心?

相信不少人都去過這種網紅動物咖啡館,但其中隱藏的風險卻是被大家所忽視的。到底這種越開越多的咖啡館有什麼風險?你·所喝的那杯咖啡又是否安全?

自宇宙洪荒開闢以來,人類總是進化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舉措。比如,在喝咖啡的地方,放上一些貓貓狗狗,美曰為「萌、可愛」。這樣做出來的咖啡香不香不知道,騷味倒是喝出來了。

就在去年底,重慶一家貓咖,因為私自養了2隻「小熊貓」,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責令調查。

要知道,「小熊貓」不僅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更是野生動物

根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突破2000億整體消費規模達到2024億元,而寵物主題咖啡館,更是其中的熱話。

十幾平米的空間,擠上幾十隻貓咪,人們還趨之若鶩,在門口大排長龍……喝一口咖啡,摸一下貓咪,才是「網紅們」的標配。

從寵物到異寵,這口咖啡你真喝得下去?

俗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網紅的地方就有生意。只不過,他們把目光盯到了動物身上罷了。

90年代,第一家「貓咖」在台灣出現。不過,最早的概念在1984年到1989年日本漫畫家小林誠的連載漫畫《貓咪也瘋狂》就出現過,所以,當貓咖在台灣盛行後,繼而被引入日本;在日本爆紅後,也帶動中國內地、韓國、泰國一帶發展起來。

當「打卡」成為中國人習慣的之一,這種網紅動物咖啡館會有多受歡迎?排2個小時隊,喝一杯80塊死貴死貴的咖啡,依然有大把人願意光顧,就為了看一眼、摸一把店裡的動物們。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的寵物咖啡館數量已經達到500+店以上。《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全國擁有寵物咖啡館數量最多的Top8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成都、北京、南京、重慶、武漢和廣州。

摸著貓咪喝咖啡,已經成為一件無比潮流正確的事。

當人類貪一時新鮮走進貓咖那刻起,按歷史進程,你又怎會猜不到後續的發展:他們不再滿足於只消費貓貓狗狗,於是,咖啡館們找來了異寵。異寵代表著與眾不同、有個性,又豈是貓貓狗狗能相比?

早在2019年8月份,第一家鴨咖登陸成都,還出現了「排隊2小時只為擼鴨」的熱搜。柯爾鴨被迫營業,但它不會是第一隻。

一家家異寵咖啡館已經開得如火如荼,而異寵的種類也多得超乎想像:小香豬、羊駝、兔子、刺蝟、浣熊、孔雀、土拔鼠……包括開頭提到的新聞,重慶某家咖啡館連二級保護動物「小熊貓」也圈養起來了。

有些咖啡館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小型「熱帶雨林」:貓頭鷹、樹蛙、蜘蛛、蜥蜴、蛇……甚至,有時你會分不清,自己走進的是咖啡館,還是動物園。

像去年底新興起的豬咖:客人可以走進「豬圈」和小香豬互動,當有食物的時候,七、八隻小香豬會圍著你、拱你,當客人盤腿坐下來的時候,還有小香豬跑來腿上睡覺。

還有一些異寵咖啡店:當你走進去的時候,一切看起來平平無奇,有人在喝咖啡,有人打開電腦工作。但當你看到他們身後的景觀玻璃,就會發現玻璃箱內生活著蜥蜴和蛇,大膽的,甚至可以讓店員打開箱門,把蜥蜴放在手臂上。

人類喜歡把這種感覺稱之為「新奇有趣」。

但當動物越奇異的時候,你手上喝的那杯咖啡就越昂貴。隨便走進一家豬咖,菜單上顯示單人套餐的價格是66元,雙人套餐是139.9元。而套餐里含有的不過是一份飲品、小吃和擼豬的入場卷。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寵物咖啡館的人均消費水平並不便宜:上海平均69元/人,杭州平均53元/人,北京平均52元/人……一杯要價69元且伴隨著異味的咖啡,不少人喝得甘之如飴,還得拍照打卡,上傳到社交平台,成為自己新一輪的談資……他們不會想到,這種熱火朝天的背後,是人類和動物的「雙輸」。

看見滿場跑的動物,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擼著動物喝咖啡,這不是一件什麼好事:無論對人,還是動物。別以為這些動物們總是萌萌的很可愛,當日復一日的被迫營業,任誰也不願意。

有咖啡館將狗狗染成「熊貓」,而不管這是否對其皮膚和毛髮造成傷害;而不少貓咖人來人往,一些在睡夢中貓咪被搖醒拍照,對於天性十分敏感又長期處於應對陌生人的警惕中,這些貓根本無法進入深度睡眠。

被人類長期馴養的貓狗都對這種過度頻繁的「人類社交」感到不適,更何況一些已經習慣長期生活在野外的異寵。

比如之前在某音上紅過一段時間的貓頭鷹咖啡館。幾隻貓頭鷹的雙腳24小時被綁在木架上,不能自由喝水,而且貓頭鷹是夜行動物,白天需要睡眠,但咖啡館的營業時間就導致貓頭鷹不得不在白天強打精神「接客」。

還有刺蝟、倉鼠和蛇,都是夜行動物。

除了殘忍,這對人類來說,背後也隱藏著大量肉眼看不到的危險。

首先,你手上喝的那杯咖啡,真的安全衛生嗎?

在國內,能把動物區和就餐區分隔開來的,已經十分「良心」,更別提有些髒亂差環境,十幾隻貓咪擠在幾平米空間。有的咖啡館內貓狗可以隨意走動,帶有細菌、寄生蟲的空氣就在狹隘的空間裡流動……

你不能保障店員,會不會處理完動物們的排泄物,簡單洗手後就直接開始製作咖啡。

而一旦被動物抓傷、咬傷,大多店家只提供消毒服務,不管後續的處理。

至於大家所關心的:這些動物是否定期注射疫苗?是否做驅蟲處理?會不會攜帶人畜共患病?是否符合飼養條件?是否有相關的合格證件?

對不起,這些只有店家自己知道,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監管尚處於一片空白狀態。

2018年7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其中有一條是「餐飲服務場所內不得飼養禽、畜等動物」。

但至於咖啡館內的動物屬於寵物還禽畜,就相當難界定(當然,私養國家保護動物,就肯定是違法行為),食品的環境衛生,只能靠店家自覺,或群眾舉報。

更可怕的是,據現代相關醫學證明:即便是打了疫苗的寵物,當有機會接觸外界的時候,還是有機會傳播病毒、細菌的風險。

《病毒來襲》一書就寫到:「……這些微生物不是家畜自身攜帶的,而是來自家畜接觸的野生動物。家畜如同一座傳遞微生物的橋樑,使新型感染源從野生動物那裡跳到人類身上。

人類馴養貓狗用了至少5000-10000年,但各類異寵,諸如貓頭鷹、龍貓、浣熊、土拔鼠等,我們是可以把它們當成寵物,還是野生動物呢?

即使發展多年的日本,亦難逃「安全衛生」之劫

這類網紅動物咖啡館在日本的發展,要比我們早上一點。從2004年開辦第一家貓咖開始,日本在此10年間,瘋狂擴張,在2009年發展到頂峰,不算別的動物咖啡館,光是貓咖,截至到2017年,日本已經有496家。

而且,日本和泰國的玩的動物咖啡館比我們猛得多:日本動物咖啡館的種類非常多:有水獺、企鵝、獵鷹、山羊、雀鳥等等……而泰國曼谷的Little Zoo Café則養著赤狐、大耳狐、貓鼬和浣熊來招攬客人。

你千萬不要說:看,人家不也這樣養著沒事嗎?

說這話還為之尚早,這類網紅動物咖啡館的安全監管在全球來說都很難。

在日本,一般來說寵咖對來店的顧客也有著嚴格的須知規定,包括:需要雙手消毒、換鞋之後才能進入,並禁止客人自帶食物投喂,有的甚至要求感冒的客人不得入店消費等等。

但是,縱使如此,還是難逃「疾病」之擾。2016年4月,東京一家名為Nekonote的貓咪咖啡被勒令關閉整改,原因是62隻貓咪被關在只有6塊榻榻米大小的房間裡,衛生環境堪憂,店家沒有採取任何阻止傳染病傳播的措施。

2018年8月,日本連鎖貓咪咖啡館MoCHA的立川分店爆發了一次貓瘟,店內25隻貓中有7隻死亡。

美國也明確要求,寵物咖啡店的動物活動區域需與餐飲區分開。

但也同樣在2018年,美國一家叫SanAntonio Cat Café的咖啡店,有4隻貓咪因病死亡。該市的動物護理服務中心隨機帶走店內2隻貓,並對其餘45隻進行隔離。

馬來西亞倒是早早預見這種隱患。在這類咖啡館興起的初步階段,馬六甲市就有議員提議,要和當地的動物保護團體SPCA合作,制定合適的標準及守則,包括:規限寵物Café內動物與客人的接觸時間;餐廳負責人也需要有相關的動物醫療和管理知識等。

而戰鬥民族俄羅斯,更是只需硬核,不需可愛。他們去年簽署了最新的動物保護法令,直接禁止商場設立寵物動物園、開設動物咖啡館、動物打鬥娛樂活動、在酒吧和餐館飼養動物等等。

其實,開設這種網紅動物咖啡館,從一開始就已經是「雙輸」——動物被客人過多打擾,休息得不到保障;人類從這些「共享」動物的身上也可能獲得疾病。

其實,要是想喝咖啡,星巴克一杯30元的咖啡已經足夠,幹嘛非得去各種網紅動物咖啡店喝加了「異香」的咖啡?喝一杯80元的咖啡,再沾一身動物毛和細菌,才夠香?


(來源於:九行——老藝術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