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賽季中超U23打中乙!「只降不升」政策引熱議,網友:漏洞不少

博士君 發佈 2020-05-01T12:35:48+00:00

據知名體育媒體記者陳永報導,足協關於中超U23球隊參加中乙聯賽的相關規定已基本敲定,並向各中超俱樂部徵求意見,援引陳永的報導「未來或有調整,但調整幅度並不會太大」。本方案的核心要點共包括7條要點,只降不升是核心點1.

據知名體育媒體記者陳永報導,足協關於中超U23球隊參加中乙聯賽的相關規定已基本敲定,並向各中超俱樂部徵求意見,援引陳永的報導「未來或有調整,但調整幅度並不會太大」。

本方案的核心要點共包括7條要點,只降不升是核心點

1.取消中超預備隊聯賽,設立U23聯賽(參賽隊伍我們簡稱「中超U23隊」吧);

2.U23聯賽作為中乙的下級聯賽存在,和原來的中冠聯賽作為同級別聯賽(目前尚不清楚U23聯賽與中冠聯賽球隊之間,如何確定升級中乙的規則);

3.中超U23隊伍可以自由選擇參加中乙聯賽或者U23聯賽(這個規定有點意思),但必須二選一;

4.中乙聯賽與U23聯賽之間有升降級關係,即:參加中乙聯賽的球隊如果降級,就降入U23聯賽中;

5.參加中乙聯賽的U23球隊不升入中甲,俗稱「只降不升」!

6.中超1線隊報名的U23球員,可以參加本俱樂部的U23球隊打中乙;超過23歲的球員,每場 比賽最多1人參賽;

7.U23球隊參加中乙聯賽的准入規則和普通中乙俱樂部不同(這是必然的了);

U23規則變化大,「只降不升」的爭議不小,網友總結5點隱患

足協近年來圍繞23歲以下球員可以說是絞盡了腦汁,想了不少辦法。目前看各種辦法的區別相當大。最初的想法是讓U23球員打中超,因此才規定了中超球隊每場最低出場的U23球員人數,並同外援出場人數掛鈎。政策施行後,暴露出很多問題。

如今,再度推出U23組隊打中乙,且只降不升。「只降不升」同樣存在不小的規則漏洞,最大的潛在隱患就是普通中乙俱樂部升中甲時的權力尋租問題和默契球問題。要知道,這些事情在過往的中國足壇都是發生過的。

已經有網友總結了5條潛在隱患:

1.當普通中乙俱樂部進入到沖甲關鍵階段,如何確保中超U23球隊公平競賽?

2.其實中乙聯賽和U23聯賽,對中超俱樂部來說「區別不大」,比賽的投入度值得考量;

3.中超U23球隊是否參加足協杯賽,如果參賽,碰到自家俱樂部怎麼辦?

4.由於中超U23球隊不升級,普通中乙俱樂部面對U23球隊的比賽態度是個問題;

5.賽季中是否允許U23球隊球員和中超一線隊球員自由流通,是個大問題。允許流通,有利於中超聯賽;不允許流通,能最大程度的保障U23隊伍的競技水平。

U23打中乙,中超註定將回歸到「老將時代」

由於U23隊打中乙和U23聯賽去了,中超各隊必然將再次回歸到老將當家的時代。這將極大的改變中超的實力格局!像上海申花這樣冬歇期引進多名老將的俱樂部就肯定優勢大增,像魯能這樣的青訓大戶必然成績上就會受一些影響。

對於30多歲的老將來說,他們必然在中超又可以找到新的舞台。典型的如魯能的周海濱,甚至張文釗等球員很可能在中超再就業了。恆大的于漢超就更值錢了,因為他的上場機會大大增加了呀!

利好消息最大的可能是24-26歲的球員了,畢竟20-23歲的小兄弟去打中乙去了,不用跟自己競爭崗位了,上場的機會也就大大增加了。不必擔心超過23歲突然失業的問題了。

2020賽季的中超聯賽,有新的看頭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