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木盆景養護之我見——胡景福手記

與樹相緣 發佈 2020-03-02T14:46:24+00:00

在盆景領域,雜木盆景可謂是個「大科」,松柏外其他樹種都可歸之於一個「雜」字了得。正因為其雜,頗具地方特色,故各地種養不在少數。從運用情況看不下百十樹種,不可謂不「雜」。


作者簡介:

胡景福,浙江台州人,碩士學位、高級工程師。

作者對盆景有三偏好:一是樹種上好雜木以榆樹為最甚;二是造型好懸崖以大懸崖為最愛;三是修剪上似嶺南以自然為最愛。)。作者從學電力學院、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三個不同專業,涉獵較廣。與170件盆景朝夕相處20餘年,盆景是他三個主要愛好之一,耗時為最多,說盆景已融入他生命里,一點也不為過。他玩盆景有「偏好」:一是樹種上好雜木,以榆樹為最愛。他微信名「愛榆人」即「喜歡榆樹的人」。蓋榆樹較松柏更飄灑自如,「骨幹」纖毫畢露易出工筆透視效果,「脫衣換錦」呈現四季,萌發力強與人偕老而常剪常新。二是造型上好懸崖,以大懸崖為最愛。懸崖體現身處危崖下臨無地、驚而復起的逆反動勢,各型懸崖近百件。三是追求流變過程中樹樁的「天籟美」,造型技法上似嶺南而異其趣。未來願望就是打造自己的小小私家盆景園。


在盆景領域,雜木盆景可謂是個「大科」,松柏外其他樹種都可歸之於一個「雜」字了得。正因為其雜,頗具地方特色,故各地種養不在少數。從運用情況看不下百十樹種,不可謂不「雜」。自己喜歡雜木,尤其喜歡榆樹、雀梅等,以榆樹為最甚。蓋因其較松柏出枝更自然飄灑自如;因其「骨幹」纖毫畢露易出工筆畫透視效果;因其可以「脫衣換錦」換景四季;因其萌發力強而常剪常新。

作者家的院子一角


下面結合自己培育170餘盆雜木盆景二十餘年的一些做法,從日常養護、翻盆換土、造型保形等幾方面淺談所謂「養護經」,供同好參考。

咬定青山

一、 日常養護

盆景如同「孩子」,生長到成型時間漫長,加之還需一定的植物學知識、技術和修剪經驗,其間耗費心血甚多。為不讓自己辛苦培育的寶貝死於非命,日常養護顯得非常重要了。

簡單看,無非也就防凍、避風、澆水、施肥、防蟲、梳枝、調節光照等,看似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但要做好卻不是易事。

秋韻

防凍問題在南方並不突出,絕大多數的樹種,都是室外越冬的。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喜歡冬季把盆景搬回房內觀賞,放置期間長加之根本照不到陽光,對多數喜陽光的植物而言,樹氣會有不小的損耗,就是休眠中的樹種也如此。

要提醒的是當春暖花開搬到室外的時候,尤其要注意不能一搬了之。具體應當如何搬呢?應逐步進行適應性鍛鍊,先在室內先通通風並逐步加長通風時間、然後挑選溫度適宜晴日,先短時間(比如數小時)搬室外鍛鍊,晚上再搬回房內,如此反覆多次「出陽」,可保無虞。另外冬季室溫太高也有害,植物體如得不到休眠或早醒,同樣影響樹氣。夏季注意不要長時間在空調房內存放,否則也易致樹氣減弱,概因它是生命體。長江中下游地區,經常發現修剪過的枝條頂端有3-5厘米內無牙的情況,蓋因凍害所至。

掬月

避風問題簡單,就是室外存放越冬時,儘量存放在向陽避風處,植物不易冬季枯枝。對早春換盆的需格外注意,風大易致植株缺水,可採取對植株噴水措施來減緩,但要注意水只是噴到植株上,土則不宜太濕。有採用稻草繩或布帶綁紮樹幹的做法,效果也是很好。

金龍出霄漢

澆水問題問題,總體原則,植株的生命周期內都需要水。過干易枯枝,過濕易爛根;澆水冬季宜中午、夏季宜傍晚(早上可補澆);盆大可直接澆,盆小最好用浸泡在大容器中方式;室外越冬大寒流來臨時應提前澆足水,這對提高植物防寒能力大有裨益。所有這些要求恰到好處也是不易的。對乾濕的判斷標準,我以為以盆土不乾裂發白為限,酌樹種情況處理。中間需要注意的是,澆水最好一次澆透,半節水影響植株生長,千萬不要每次只澆少量,僅表土有點濕,對高千筒等深度較大的盆要更要特別注意內部缺水問題,否則極易枯枝。盆土板結澆不下水時候最好翻盆,如時令不合,可先用十字螺絲刀當耗子,至少插幾個下水洞,解盆土中間缺水燃眉之急。

夕陽夢裡


施肥問題總體而言,把握「薄肥多施,少吃多餐」的原則,樹氣孱弱者切不可下「猛藥」,關鍵是注意肥料的稀釋倍率問題。最好用發酵好的有機肥料,可有效降低盆土板結。有不少人養護不好蓋因太過「勤勞」,施肥過頻致爛根成害。

預防病蟲害,在養護中占有重要地位。對榆樹等植物尤其要注意蚜蟲等有油性分泌物蟲害,影響光合作用,發現晚後果不堪設想。日常殺蟲時對葉面噴洗,效果很好。用藥關鍵還是早預防,開春後可進行一次噴藥殺蟲。植株生長越弱其抵抗力就弱越易生病。長勢良好的往往少蟲害,即使有蟲害往往也是吃樹葉的蟲子,危害可控。唯獨吃樹之汁液的蟲害更加可怕,發現多不及時,更需關注。

龍回頭

梳枝問題也是日常要做的事,枝條過密影響通風采光,易枯死光合作用弱的枝條,尤其是內堂枝。植物並非枝繁葉茂就是生長健康,樹冠頂部宜適當摘葉,增加樹冠內部光照以利生長。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不少盆友,為了參展一年多次摘葉梳枝,即使不影響成活也必使樹氣減弱,需要控制;更不可採用缺水等飢餓療法讓其落葉,如此將大損樹之陽壽。調節光照主要在於向陽面的選擇,適當調節方向即可,夏季可採用遮陽等措施,不多討論。


二、翻盆換土

植物縮枝多因營養不良造成,換土是改善植物生長條件的重要方法,不可等閒視之。翻盆換土其勞作也艱辛,但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中間技巧不多,關鍵還是根的修剪和土的運用。

成型盆景與培養中盆景還是有別的,用土是關鍵。雜木控水不可行,控肥傷樹身。成型盆景有人做法是少換土,蓋因盆土養料耗盡生長放緩。我則以為,土還是要換的,可適當修剪根須,植物生命不會影響,當然不能「只顧整駝子,不顧駝子活不活」。在實際中對成型盆景可用顆粒稍細的盆土,對養育中的盆景宜用粗顆粒的土,對根系生長更加有利。換盆之土必須是較干,最好經過陽光暴曬,否則換盆后土壤透水性變差。花盆也應當洗凈消毒(可曬乾)減少蟲卵。

一瀉千里

對樹根的修剪是翻盆的重要內容。對榆樹等根系發達雜木,簡單做法可用鋸鋸掉底部一截根槽(最好是全部挑去陳土後再修剪根須),然後用竹籤挑鬆土球,讓盆土散落部分,並一一修剪根須。特別是傷面比較大的根,追求截面最小。我平時還有個措施,就是換盆時將脫盆後修剪好根須的盆景植株,放在陽光下曬1-2小時或者通風一段時間,使根須切口吹乾,都可大幅度降低感染機會。

換盆時間的把握也非常關鍵,隆冬多不合適,因換盆去土,根部傷害甚大,抗寒能力減弱,容易枯死。春季太晚也不成,芽多已發,操作時對芽點損壞很多,有時灑落一地,痛心之外植物也很受傷。夏季通常不換盆,但也並非不可操作,只要陳土少去些一樣無虞。對大的根部傷口,要注意遇水跑漿問題,應當對大的傷口進行處理,封閉根系。同時換好盆後不馬上澆水,而是等12-24小時再澆水,對根部大的傷口癒合是非常有好處的。

為了兼顧觀賞和植物養護,我經常採用大小盆輪流使用,可有效提升盆景植株的生命力。養護還是盆子適當大些為好,一來管理好粗放些,二來對植物生命也更合適。


三、造型保形

造型保形是盆景藝術魅力之所在,歷來為大家所重視。其間關鍵是控制修剪頻率。通常雜木盆景一年至少修剪2次。夏初即可初剪,萌發如春;第二次如在初秋進行,會再次萌發,所生的樹葉冬季一般不會掉。榆樹多可在深秋出現紅葉現象,煞是可愛。如果樹氣弱,第二次修剪還是冬季萌動期(各地有所不同,視情況定)進行為好。

因雜木樹幹缺乏油性,稍保護不當枯片三五年就是腐爛了,心血付之東流水實在可惜,為了能使心愛的盆景延年益壽,雜木儘量不要做人工枯乾,自己所創作的盆景也完全去人工「白骨化」。

盆景是微觀空間上表現植物生命的流變與升華,是一種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創造活動。枝條的培育與更新換代,是造型保形的重要內容。自己的做法近似嶺南而有所不同,特別是截干時與傳統嶺南做法有所不同。在準備截乾的主幹或者出枝上,在計劃的截口處,有選擇性地培養副脈枝條,作為下一級的枝條,並在這個枝條上繼續有選擇性地培養再下一級枝條,而不是待截干後萌發新枝再培養下一級枝。這樣通過一翻「預安排」,可很大程度上避免截干後萌芽不到位進而影響未來造型方案實施的情況發生,更可在粗細比例合適時可兩級、三級甚至多級同時進行「蓄干截枝」操作,進而縮短成型或新舊替代周期。

層林盡染

春季小枝長到10厘米左右長,甚至更短,就可適當引導,比如用手輕輕按壓,改變方向,等木質化後,可用軟鋁絲勾、吊(綁紮易留傷痕)。

傷口處理對保形有一定影響,我是多用圓口剪刀,以利消除傷疤,便於形成「馬眼」。傷口大的,處理好木製部後,要用利刀修整傷口,確保傷口光滑,特別是傷口周邊的皮層,力求減少反覆用刀。

二十餘年養護感想良多,細說太長。

飛龍在天


最後想說的是,自己偏居一隅,盆景書看過不少,盆景也養護了不少,但寫過盆景文章還是很少,說的也就自己在創作、養護、改良雜木盆景中的一些做法,不見得有「理」,請同好指正。(註:本文插圖均為作者作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