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博弈戰!全球糧食危機真的會爆發嗎?

小司聊理財 發佈 2020-04-28T13:47:29+00:00

價格肯定是有一定的上漲壓力,畢竟現在各國都在瘋狂印鈔,通貨膨脹在所難免,但是擔心吃不上糧,糧食價格暴漲,那也基本上是不可能事件。

大家好,我是小司。

糧食問題最近一直備受關注。袁隆平先生曾說過:「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能夠絆倒一個國家,這就是糧食的重要性。」

所以,很多老百姓也都一直關心著中國的糧食究竟夠不夠?

會不會出現糧食危機?畢竟很多地區現在已經宣布停止了糧食出口。

最近兩天,也有兩條關於糧食的大新聞,也側面釋放出了一些信號。

俄羅斯農業部4月17日宣布:俄羅斯可能從5月中旬至6月30日,暫停向「歐亞經濟聯盟」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出口糧食。

所謂「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包括俄羅斯、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算是俄羅斯自己的小閨蜜圈。

從俄羅斯進口糧食最多的地區,除了閨蜜圈外,就是歐盟,排在後面的是中國。

其實俄羅斯每年糧食產量不過1.2到1.3億噸,距離中國的6.1到6.6億噸差得很遠。但沒有辦法,誰讓我們有14億人口呢,人家俄羅斯只有1.4億人,就有了出口的能力。

在俄羅斯之前,已經有12個國家宣布限制、或者暫停糧食出口,其中個別國家比如越南,之後又恢復了出口。

2020年的糧食博弈顯然並未停止,而且越來越政治化。

面臨新冠疫情是百年不遇的天災,各國都面臨嚴峻考驗,不僅財政壓力巨大,政府也面臨著合法性的考驗。

這時候,揚長避短、甩鍋他人,就成為普遍的現象。糧食,也正在成為博弈的重要武器。

俄羅斯是全球糧食出口大國,人均糧食產量是中國的兩倍,小麥出口世界第一。這次以配額不足為由,暫停糧食出口,顯然有測試市場的作用。

糧食緊張了,價格上漲了,俄羅斯及其盟友可以「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兼收」。

為了應對這種國際形式,4月17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了「六保」,「保糧食能源安全」赫然在目。

政治局會議的通稿里還提到——「我國糧食安全有充分保障,要抓好農業生產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穩價,夯實農業基礎。」 其中重點強調,重要副食品保證供應穩定價格。

在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里,也多次提到糧食生產問題。

根據去年10月發布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中國主糧的自給率達到了95%以上,如果大家改變習慣,減少浪費,基本可以做到100%。

但在個別品種,比如大豆等,產量就嚴重不足。所以全口徑計算中國的糧食自給率,大約在88%左右。

針對這種情況,中央政府還撥付了2020年中央財政農業轉移支付資金2500多億元,重點支持農業。

我們已經力圖通過提前布局,把糧食主動權搶到手中。

雖然我們主要是進口雜糧,但是也不能被糧食國薅了羊毛不是?

中國糧食自給率不算低,但仍要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由於疫情空前嚴重、複雜,再加上糧食出口國一定會借力打力,中國做好自己的糧食生產、儲備,這是非常重要的。

但在我看來老百姓囤糧其實沒什麼必要。

近年來糧食儲備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糧食儲備充足,小麥稻穀等口糧品種庫存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從2014年開始,國家按照「產區保持3個月,銷區保持6個月,產銷平衡區保持4個半月」的市場供應量要求,重新核定並增加了地方糧食儲備規模,各地已全部落實到位,而且大中城市還建立了滿足市場供應10天至15天的成品糧油儲備。

同時,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儲備品種結構中,小麥和稻穀等口糧品種比例超過70%。

所以,目前各個出口糧食的國家採取措施,只可能加劇國際市場糧食價格波動。

對於我國糧食市場的影響其實不太大,反而有利於消化糧食庫存,減輕國內部分糧食品種庫存壓力。

價格肯定是有一定的上漲壓力,畢竟現在各國都在瘋狂印鈔,通貨膨脹在所難免,但是擔心吃不上糧,糧食價格暴漲,那也基本上是不可能事件。

大家不要過於擔心。

最後,不知道大家贊不贊同我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