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良等發現哺乳動物存在DNA 6mA修飾通過DNA聚合酶摻入其基因組

愛科學愛自然 發佈 2020-05-01T19:17:25+00:00

2020年4月30日,徐國良及汪海林等人在CellResearch在線發表題為「N6-methyladenine is incorporated into mammalian genome by DNA polymeras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開發的無污染UHPLC-MS / M

DNA N6-甲基腺嘌呤(6mA)是原核生物中最普遍的表觀遺傳鹼基修飾之一,最近在多細胞真核生物中被發現。然而,真核生物DNA容易被細菌DNA污染,該細菌DNA攜帶極其豐富的6mA(〜 2% 6mA / dA)。這在樣品預處理和分析技術方面都給準確檢測真核生物中的DNA 6mA帶來了巨大挑戰。使用靈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譜-四重質譜(UHPLC-MS / MS)分析未能在小鼠胚胎干(mES)細胞中檢測到高於背景水平的6mA信號。迄今為止,尋求確鑿的證據以支持6mA在哺乳動物中存在。

2020年4月30日,徐國良及汪海林等人在Cell Research在線發表題為「N6-methyladenine is incorporated into mammalian genome by DNA polymeras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開發的無污染UHPLC-MS / MS技術用於哺乳動物中6mA的超靈敏和準確檢測。該研究在四種培養的哺乳動物細胞系中測量了基因組6mA。同時,該研究發現哺乳動物中DNA N6-甲基腺嘌呤鹼基的新起源(通過DNA聚合酶摻入哺乳動物基因組),這牽涉到這種罕見鹼基在基因組功能範圍內的複雜性。



DNA N6-甲基腺嘌呤(6mA)是原核生物中最普遍的表觀遺傳鹼基修飾之一,最近在多細胞真核生物中被發現。該鹼基可能在逆轉錄轉座子調控中具有表觀遺傳作用。然而,真核生物DNA容易被細菌DNA污染,該細菌DNA攜帶極其豐富的6mA(〜 2% 6mA / dA)。這在樣品預處理和分析技術方面都給準確檢測真核生物中的DNA 6mA帶來了巨大挑戰。使用靈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譜-四重質譜(UHPLC-MS / MS)分析未能在小鼠胚胎干(mES)細胞中檢測到高於背景水平的6mA信號。迄今為止,尋求確鑿的證據以支持6mA在哺乳動物中存在。


這些問題促使研究人員重新研究哺乳動物細胞中的DNA 6mA。為了提供可靠的數據,該研究開發的無污染UHPLC-MS / MS技術用於哺乳動物中6mA的超靈敏和準確檢測。該研究在四種培養的哺乳動物細胞系中測量了基因組6mA。


研究人員在三種人類細胞系中觀察到6mA電流信號,包括HEK293T細胞,人間充質幹細胞和人類胚胎幹細胞(hESC),另外研究人員還在mESC中檢測到6mA。通過特異性PCR分析檢測到,在所有這些培養細胞中均未觀察到支原體污染。通過使用早期的G1期阻滯palbociclib,研究人員觀察到6mA的適度增加,這是第一次報告了G1期中6mA的累積。


接下來,研究人員利用獨特的穩定同位素標記的脫氧腺苷示蹤技術來研究6mA的起源。先前的研究表明[15N5] -2'-脫氧腺苷([15N5] -dA)示蹤劑可以[15N4] -dA的形式摻入基因組DNA中。如果在任何培養的細胞中都存在依賴於甲基轉移酶的6mA ,應檢測到[15N4] -6mA。儘管對dA進行了有效標記,但該研究未能在包括mESC,hESC和HEK293T細胞在內的三種測試細胞系中所有細胞周期階段檢測到任何[15N4] -6mA信息。此外,在六個培養條件下,該研究沒有在mES細胞的基因組中檢測到任何[15N4] -6mA。為了證實結果,研究人員使用了第二種穩定的同位素標記試劑[13CD3] L-蛋氨酸。該化學物質可在體內轉化為穩定的同位素標記的甲基供體S-腺苷-L-蛋氨酸,必須通過可能的6mA甲基化酶利用它來生成DNA N6-甲基化的腺嘌呤。如果有任何甲基轉移酶作用於dA的N6原子,可以檢測到形成的[13CD3] -6mA。與上述結果一致,研究人員在所有細胞周期階段均未在處理過的mES細胞中檢測到任何[13CD3] -6mA。總的來說,以上所有結果支持觀察到的6mA獨立於甲基化酶,證明了不依賴於甲基化酶的6mA。


現在的問題是mES細胞6mA怎麼整合進基因組。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研究人員首先探索了常規使用的高保真Taq DNA聚合酶,以替代哺乳動物細胞中依賴模板的高保真複製聚合酶。通過用N6-甲基-dATP(N6mdATP)取代2'-脫氧腺苷三磷酸(dATP),該研究觀察到6mA摻入PCR產物中。但是,當使用比例為1:1000的N6mdATP和dATP的混合物進行PCR擴增時,研究人員無法觀察到任何6mA摻入。這些結果表明,高保真聚合酶更喜歡使用dATP而不是N6mdATP進行DNA合成。與非同步細胞相比,G1期mES細胞晚期Polλ的mRNA表達增加。Polλ敲低有效降低了非同步和晚期G1期細胞的mRNA表達和6mA豐度。研究人員進一步產生了兩個Polλ基因敲除mES細胞系。研究人員用 L-mimosine處理細胞以獲得G1期占優勢的細胞,並觀察到polλ的缺失降低了6mA的豐度。


為了進一步研究mES細胞中DNA 6mA的起源,研究人員通過CRISPR / Cas9技術敲除了潛在的甲基化酶基因mettl4和去甲基化候選基因alkbh。該研究獲得了兩個mettl4−/−mESC,五個alkbh1−/− mESC和一個alkbh1-/-HEK293T細胞系。顯然,mettl4敲除不能降低mES細胞中6mA的基因組水平。總體而言,這些結果不支持Alkbh1在消除基因組摻入的6mA中發揮作用。


總體而言,該研究數據表明哺乳動物中DNA N6-甲基腺嘌呤鹼基的新起源(通過DNA聚合酶摻入哺乳動物基因組),這牽涉到這種罕見鹼基在基因組功能範圍內的複雜性。


參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0-0317-6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