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歌手如何不被"首刀"?毛不易和馬頔在這一方面還需要加強!

次音光 發佈 2020-05-01T19:38:51+00:00

最近播出了很多音樂綜藝,比如《歌手2020》和《我是唱作人》第二季,不同的舞台,卻有同樣的殘酷淘汰賽制,而這2個節目有個一致的特點,即被"首刀"的都是民謠歌手。

最近播出了很多音樂綜藝,比如《歌手2020》和《我是唱作人》第二季,不同的舞台,卻有同樣的殘酷淘汰賽制,而這2個節目有個一致的特點,即被"首刀"的都是民謠歌手。

"首刀"的意思就是第一個被淘汰,在《歌手2020》中,毛不易唱了一首《借》,歌詞雖然內涵豐富,但是還是沒有倖免黃霄雲的"大刀"。一場1對1的PK中,黃霄雲笑著奇襲勝利了!

而相似的場景也同樣發生在最近正在熱播的音樂綜藝《我是唱作人》第二季,作為一個幽默的民謠歌手,而且是這個節目裡的開心果,但是他卻被另一個民謠歌手隔壁老樊挑中了,經過2場1對1對決,隔壁老樊順利幹掉了馬頔。

這位80後還永葆青春的大男孩在台上好像滿不在乎,但是私底下卻非常在乎自己與《我是唱作人》的緣分,比如馬頔就在第3期節目播出後發表了一個動態"我不在唱作人的第一期居然吃北京菜???是人麼???"

民謠歌手為何成為"首刀"犧牲品?民謠歌手為何又會"自相殘殺"?我覺得有如下3個原因:

原因1:音樂門檻低

成為一個民謠歌手,你可能只需要具備2項技能,一個是寫得一手好詞,一個是一把"爛琴"。唱功基本不會對民謠歌手的發展有所約束,反而最大的門檻是歌詞,再配上一段初學者的吉他伴奏,你就可以成為民謠自由音樂人了。

原因2:大眾不喜歡

民謠應該是屬於小眾的音樂文化,跟口水歌比起來,它的句與句之間的關聯和造詣更為深厚,不憑藉高音出彩,反而以樸實平淡的娓娓道來深入人心,在喧囂的時代,民謠與大部分人的生活節奏相違背,或許可以說,民謠是快節奏時代里人們嚮往的象牙塔,而不是貼合實際發生的事情。所以在工作壓力和學習壓力都這麼大的時代,也許大家可能都需要一個高音量和高節奏的歌曲振奮人心,又或是一種可以打足雞血繼續往前沖的音樂吧!所以大眾的品味也決定了民謠歌手在音樂綜藝里的品味,"首刀"淘汰也在所難免。

原因3:歲數大了

能寫出好詞的民謠歌手,一般都有些年紀了,喜歡民謠的聽眾,要麼是生理年齡很大,要麼是青春的臉龐有一顆老年的心境,又有誰像毛不易這樣年少深沉呢?

而用數字媒介播放音樂的人更偏向於年輕一代的小朋友,畢竟數字音樂發展起來才不過短短几年。年紀略長的"老年人",可能都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以上說了這麼多民謠歌手小眾的原因,下面就來分析如何才能在音樂綜藝里避免"首刀"!我覺得在不違背做民謠音樂初心的前提下,應該加強一下唱功這一方面,時不時來個高音確實能在比賽中出彩!比如隔壁老樊在《我是唱作人》第2期打敗馬頔那一場。

民謠老前輩鄭鈞也在《我是唱作人》里說過,歌手的高嗓門傳到聽眾耳朵里會更容易引起共鳴。

大家覺得民謠歌手是否有必要為了比賽而飆高音呢?歡迎留言。

本文由次音光原創,歡迎關注,一起深度分析《我是唱作人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