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冬天為什麼產量低?不僅僅是天冷,這幾點也值得重視

朴欣肥業 發佈 2020-01-06T07:51:33+00:00

冬天氣冷了後很多種植戶反饋黃瓜就是不愛膨瓜,不愛甩條,坐不住瓜、產量低,各種肥料換著用,看著別人賣錢不少,自己家棚就是不出黃瓜,那冬天種植大棚黃瓜不愛結瓜有哪些原因呢,以及如何應對呢,今天就來說說。

冬天氣冷了後很多種植戶反饋黃瓜就是不愛膨瓜,不愛甩條,坐不住瓜、產量低,各種肥料換著用,看著別人賣錢不少,自己家棚就是不出黃瓜,那冬天種植大棚黃瓜不愛結瓜有哪些原因呢,以及如何應對呢,今天就來說說。

一、地溫較低,根系吸收養分能力下降

進入冬季後,外界地溫較低,加上冬季光照時間短,這就會造成大棚土壤地溫相對較低,而黃瓜根系吸收各種礦質營養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消耗的能量大多數又來源於呼吸作用,而土壤溫度低會降低根系呼吸作用,從而導致根系吸收氮磷鉀及其他各種礦質營養能力下降,自然地上膨瓜就慢。

冬季土壤溫度常常低於20度,導致根系吸收肥能力減弱。
改善措施:做好防寒溝,儘可能增加光照,儘量把土壤調整到疏鬆透氣增加土壤比熱等。

二、水大漚根、傷根

水大漚根、傷根也是影響黃瓜產量的一個主要因素,因為一旦澆水大了以後一個是降低地溫,一個是減少了土壤中氧氣含量,這兩者綜合到一起就容易導致漚根、傷根、甚至死根,尤其目前部分棚室採用做畦種植更會加劇這個問題。還有目前大家種植過程中看到地表幹了就想給水(其實有時候根層並不缺水),這樣一水下去根層就容易水大漚根從而減少根系吸收肥水能力從而影響產量。

做畦(池子)栽培後,容易出現水大漚根,蔓枯病等根部病害。
應對措施:冬季種植最好起壟栽培,採用滴灌或者膜下微噴以水帶肥即可,儘量不用溝灌,及時使用溝灌也是水一走一過就行,同時澆水時候要看根層土壤及植株長勢,如果根層不干長勢良好不用澆水過頻過大。

坐壟栽培,冬季膜下微噴,相對土壤疏鬆透氣,根系生長更好。

三、土壤酸化、鹽漬化、板結

目前大棚種植過程中由於高強度的肥水投入,無論是新棚還是老棚,都面臨著土壤酸化、土壤鹽漬化、土壤板結這些問題,一旦土壤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根系無法在土壤中正常生長,出現褐根、爛根,同時土壤酸化鹽漬化後會導致土壤各種養分供給的失調,這樣就導致了黃瓜既沒有平衡的營養,也沒有良好的吸收,地上表現就是葉片早衰、黃化、焦邊,這樣一來自然黃瓜也沒產量。

土壤酸化鹽漬化黃瓜結果期早衰影響產量
應對措施:針對性的在底肥和生長沖肥的時候進行土壤改良,如果11月以後定植的不建議使用糞肥,直接用好的生物有機肥及可以調酸補鈣的牡蠣殼鈣粉,在生長季可以使用調酸降鹽的海藻腐植酸類產品搭配大量元素一起使用。

四、肥料供給需要靈活調整

冬季因為地溫低,光照時間短,黃瓜吸收及消耗營養比秋季或者春季少,因此冬季給氮磷鉀大量元素水溶肥可以考慮適當減量,比如平常用15斤一畝的,冬天可以減量到10斤以下,最寒冷的時候還要減少甚至不用氮磷鉀的,這樣給的肥料基本上都被吸收了,而不是大量殘留在土壤里導致傷根等,同時建議給肥時候一定要帶上海藻腐植酸等改良土壤,養護根系提高肥效類的產品,這樣可以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既把土壤里養分活化出來,同時也減少了單一投入氮磷鉀大量元素對根系的傷害。

以上幾點是黃瓜冬季產量低,不愛結瓜的常見的地下因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