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微信的短內容和視頻號

劉言飛語 發佈 2020-01-25T19:52:03+00:00

微信在前幾天正式公布了短內容的形式,真的非常出乎意料,居然是短視頻。這些短視頻創作者,估計都是從抖音、快手甚至B 站搬運來的。

微信在前幾天正式公布了短內容的形式,真的非常出乎意料,居然是短視頻。

根據比較接近微信團隊的阿禪老師的描述(微信視頻號(短內容)想要什麼?),有一些重點如下:

沒錯,我之前的預測幾乎全部翻車(對微信的「短內容」做個預測 ,裡面的第四部分)。真的是啪啪打臉。

這次的短內容,對「文字」這一載體,完全拋棄,轉而去選擇與抖音/快手正面競爭的方式,令人費解。別著急反駁,我接下來會說。

1 微信短內容缺失是一致的認知

在阿禪老師的文章(微信視頻號(短內容)想要什麼?)里,提到微信公眾號生態存在一些缺失,包括:

  • 短內容生產者缺失(沒有短內容當然就沒生產者咯)

  • 移動化創作方法缺失(創作工具只在 PC 端導致,龍叔提到過)

  • 鉤沉方式缺失(本質與短內容無關,是時間排序所致)

  • 中距離廣播能力缺失(可以理解為私域群體隻言片語的廣播、知識星球)

  • 低創作門檻的缺失(長文顯然創作成本更高)

  • 被動獲取能力的缺失(訂閱關注、轉發和看一看的獲取,都相對主動)

  • 長尾內容的缺失(許多小眾的內容,很難找到有需求的用戶)

對比我在文章里提到的,短內容的核心解決的問題,其實都是一致的:

我提到的突破朋友圈的個人公域社交媒體,實質就是中距離廣播能力:

創作成本的門檻,也提到過:

長尾內容的匹配價值,也提到過:

中距離廣播能力缺失:

總的來說,對於阿禪描述的微信內容生態的問題,我舉一百隻手贊成。

2 為什麼偏偏是視頻號?

但為什麼推導出來要做視頻號呢?

在阿禪老師的文章里是這麼講的:

讀完後,每條我都十分費解。

新的創作者需求被滿足,應該是短文字、圖片、短視頻都可以,為什麼偏偏是視頻載體?

視頻號的創作、發布、閱讀都在移動端進行...... 文字和圖片也是啊。而且視頻的創作成本遠高於文字。

推薦機制的話,文字反而更有益於獲取內容特徵,視頻的特徵抽象則會難一些。

作為內容傳播載體,文字的傳播效率也大大高於視頻,有其不可替代性。

從這些邏輯是很難推導出微信為何非要選擇做視頻號的。

況且,延伸出來還存在一些問題:

① 剛剛講的,要大幅降低創作者成本、給有價值的內容提供平台,首先,絕大多數大 V 的內容就不適合視頻這種形式。比如我經常看的大量的商業分析、碎片思考。阿禪自己講的內容載體就不合適:

讓大家講這些內容,畫面應該是什麼?很難講。對創作者來說,中距離的、個人公域的傳播,不需要出鏡。而要出鏡,形象、光線、談吐,以及各種磕巴後的剪輯都是問題。

要是真的要填充更多有價值的畫面信息,那創作成本就徒然提升了,遠比長文的創作成本高。

② 傳播方面同樣會遇到問題。從用戶視角,大多數人對短視頻的舊體驗是什麼?當然還是抖音快手為主。

人都是懶惰的,當碎片時間可以刷幾秒鐘就能刺激到的短視頻時,用戶不會想著去看有更多信息量的短視頻(這個載體本質上能否提供信息量我都存疑)。況且,微信還不提供純算法推薦的信息流,更是對用戶吸引力有限。

微信的優勢是社交生態,但真的要說,視頻有利於用戶之間的傳播,那用戶也一定是傳播有意思的內容。把抖音的視頻內容下載好,發在微信聊天或者群聊里,是常見操作。否則,視頻號只是轉發容易,用戶也不會主動傳播的。

3 到底為什麼是視頻號?

再回到這個問題,我不負責任地猜測,依然是迫於字節跳動的壓力。這要是在過去大力推廣小視頻和視頻動態的時候,我們還能說,這是微信自己的思考、跟頭條系無關;如今仍然視頻之心不死,與字節跳動正面剛,似乎是板上釘釘了。

就像剛剛說的,從當前內容生態遭遇的問題而言,合理推導後應該還是短文字創作門檻更低、更有傳播力、更有差異性。可是選擇視頻,一定是加入了更多外部因素的考量。

對此,只能說,有些遺憾。

4 後面會發生什麼?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就講過了:

只要提供視頻載體,就會直接成為抖音的競品。更何況現在獨立開闢了視頻號這個自帶入口的新戰場。

不管微信再怎麼解釋這是基於自己生態思考的補充,不管微信的信息分發邏輯有多大的差異,用戶對於短視頻內容的需求,已經在抖音快手得到長時間的驗證了。

我們能夠在微信長文里、知識星球/即刻的短文里獲取到的有價值的信息,絕大多數都是不適合視頻載體的。畢竟抖音流量紅利的時候,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但就是有大量不合適的題材。

在短視頻的限制下,你如果不在 15s (後來有了 60s)內讓用戶獲得共鳴,就非常難做到關注留存。這註定了,視頻內容要麼是刺激搞笑的,要麼是挑動情緒的,要麼是讓用戶「自以為」有幫助的生活技巧。我前面提到的商業分析、碎片思考云云,都難以承載。

另外就是,我本來認為朋友圈的大量短內容會是冷啟動的好來源,可惜按目前抖音拉高的短視頻質量預期來看,一般用戶隨手用手機創作的內容,跟抖音上專業團隊做的內容,根本沒得打

對於短視頻來說,微信的唯一優勢,就是用戶底盤了。

對大多數消費者和創作者來說,視頻號創作的價值有限。它是微信的一個防禦性工事,主要讓現存的外部存量內容轉移到微信這裡來,本質上很難創造新的社會價值。這是我覺得遺憾的另一方面。

視頻號會發展起來嗎?對此我倒是樂觀的。微信的流量底子在,微信的用戶內容消費習慣在,就自然會有大量的短視頻創作者入駐。這些短視頻創作者,估計都是從抖音、快手甚至 B 站搬運來的。

畢竟流量可餐,動物就兇猛。

希望能幫到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