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祥分手蒙牛「躺槍」,歐萊雅竟意外成最大贏家?

中國國家品牌網 發佈 2020-04-26T02:50:24+00:00

最近這幾天,羅志祥分手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除了藝人本身的人設崩塌之外,其代言的品牌也跟著遭了殃。對於企業來說,流量明星的加持只該是錦上添花,任何代言人的價值最終都要投射到品牌身上,投射到消費者層面,一旦本末倒置,只能得不償失。


最近這幾天,羅志祥分手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除了藝人本身的人設崩塌之外,其代言的品牌也跟著遭了殃。


比如被大家戲稱為「史上最慘金主爸爸」的蒙牛,前一天剛剛官宣最新代言人,第二天就火速翻車,甚至連投放在微信里的廣告都還沒來得及撤下來。


上個月才因為肖戰事件受牽連的蒙牛,這次又踩雷,不得不說「水逆」確實嚴重。目前,蒙牛已經刪除了羅志祥代言的微博,羅志祥本人也刪除了相關宣傳微博。



雖然蒙牛「躺槍」,但是卻有品牌在這次風波中「躺贏」,那就是歐萊雅。


當羅志祥「黑眼圈」的梗占據熱搜的時候,歐萊雅「黑眼圈剋星」的推薦詞條顯得尤為醒目。原本正常的廣告投放,萬萬沒想到卻搭上了一趟熱搜的順風車。


運氣爆棚發了一次「祥難財」的歐萊雅,也被網友們誇獎為「平平無奇的營銷鬼才」,一時間品牌話題討論指數飆升。



01


那麼對於「時間管理大師」羅志祥來說,這次分手的成本又有多高呢?


據統計,從去年5月到現在,羅志祥總共接下了4個品牌的代言。除了蒙牛純甄,還有G-SHOCK手錶、紐西之謎彩妝和《劍與遠征》。另外,羅志祥還擁有自創男裝品牌Gotnofears。


也就是說,如果事情出現最壞結果,羅志祥則有可能面臨巨額賠償。



除此之外,羅志祥近期還有《創造營2020》、《極限挑戰》等多檔綜藝節目即將上線,其中幾個已經開始錄製。


而總局對於劣跡明星不能上綜藝是有明文規定的,接下來節目組會如何處理我們尚不得而知。



再有就是,作為抖音平台人氣極高的博主,羅志祥的商業潛力巨大,小視頻里經常會涉及到一些產品的種草推薦。


自從分手事件爆發以來,羅志祥抖音的粉絲已經開始有下滑的趨勢,對於合作的金主來說,勢必也會受到牽連。


02


其實站在品牌的角度來看,挑選明星做代言人仿佛是一場押寶式的賭局。特別是處在消息傳播速遞極快的網際網路時代,一個明星的人設隨時可能會因為醜聞的曝光而崩塌,各種前車之鑑也是歷歷在目。


想當年,超級丹曾接下的品牌代言就有數十個之多,被李寧、紅牛、百事可樂、肯德基、綠箭、英特爾等國內外知名品牌爭相搶奪,代言費更是一度高達9位數。後來的負面新聞不僅讓林丹本人的形象一落千丈,其代言的品牌也都備受影響。


與林丹異曲同工的PG-One,也以「一己之力」使得雅詩蘭黛中國高層整個大換血。


而曾經的頂流小生柯震東,更是牽連所代言的品牌廠商損失高達數十億。甚至在沉寂多年後出席品牌活動,仍遭受網友抵制,迫使品牌方出面道歉。



雖然目前,「人氣=流量=價值=經濟」的公式受到絕大多數品牌方的認可,但這也並不代表著盲目選擇流量明星做代言,就可以達到一勞永逸、一本萬利的效果。


品牌在挑選代言人的時候,還是應該遵守「長期收益法則」。


與產品的保鮮期同理,明星也是有「生命周期」的。隨著粉絲喜好的變化,明星基於流量的商業價值,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作為娛樂時代「快消品」般存在的流量型明星,能否為品牌帶來長久的利益變現,應當是商家「下單」前需要慎重考慮的一點。


另外,品牌挑選代言人,也可以看做是一項投資,需要為其未來預期買單,因此風險評估也在所難免。明星自身的美譽度、過往品牌代言數量、團隊危機公關處理能力、代言費和廣告投放費用比例等,都該劃分到品牌風險評估的範圍內。


還有一點,品牌與明星的匹配度,也決定了他能為所代言的產品賦能多久。作為品牌精神內核的具象表現,如果只是膚淺的基於「流量」考核,那未必能把代言人的勢能發揮到最大化。



不可置否,當所謂的「粉絲經濟」、「流量經濟」逐漸被品牌引入到營銷推廣中,品牌享受著流量紅利的同時,也承擔著更大的風險。一旦出現公關危機,那麼福禍相依的雙方都將遭受重創。


對於企業來說,流量明星的加持只該是錦上添花,任何代言人的價值最終都要投射到品牌身上,投射到消費者層面,一旦本末倒置,只能得不償失。



編輯:鞠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