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 | 微生物技術必將推動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和成熟

北方農資傳媒 發佈 2020-05-18T00:43:23+00:00

《北方農資》 記者 崔志欣。本期嘉賓:湖北祥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專家 付榮軍。我國化肥的利用率不高,氮肥利用率僅為35%,溫室大棚內更低只有10%。

《北方農資》 記者 崔志欣


本期嘉賓:湖北祥雲(集團)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專家 付榮軍


我國化肥的利用率不高,氮肥利用率僅為35%,溫室大棚內更低只有10%。稻米中超標最嚴重的重金屬是鉛,超標率為28.4%,其次是鎘超標率為10.3%。農業的基石是土壤,土壤的基石是微生物。只有土壤的健康,才有人類的健康。微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及其在農業中廣泛和深入的應用必將推動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和成熟。


微生物對我國農業的重要作用


1.土壤微生物組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分解者,具有多重生態與環境功能。

2.土壤微生物組是地球污染物消納的凈化器,通過生物轉化深刻影響土壤中污染物賦存的形態和歸宿,是土壤具有消納污染物功能的關鍵。

3.土壤微生物組是全球變化的調節器,通過影響元素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溫室氣體排放與消納。

4.土壤微生物組是維繫陸地生態系統地上—地下相互作用的紐帶。


微生物對土壤的作用機理


土壤微生物與植物的根系形成一個穩定的動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植物的根係為土壤微生物提供養分,土壤微生物反過來也促進了植物根系的發育,從而促進了植物的生長。

微生物是土壤中最活躍的組成,它們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在土壤生態系統中各自行使著獨特的功能,在地球物質循環、能量轉換、環境與健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據估計,1克土壤中生存著成千上萬種多達上十億個的微生物個體(細胞),是人類取之不盡的生物資源庫、基因資源庫、代謝產物庫。土壤微生物在維持生態系統整體服務功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常被比擬為土壤C,N,S,P等養分元素循環的「轉化器」、環境污染物的「凈化器」、陸地生態系統穩定的「調節器」。同時,土壤又為微生物生長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物理結構與化學營養,是微生物最好的「天然棲息地」。


微生物肥料的特點


增加農作物營養。微生物肥料中最重要的品種之一是根瘤菌肥料,施用後其中的根瘤菌可以侵染豆科植物根部,在其根上形成根瘤,生活在根瘤里的根瘤菌類菌體能將空氣中的氮分子轉化成氨,進而轉化成谷氨酸類植物能吸收利用的優質氮素,以滿足豆科植物對氮元素的需求。磷細菌肥料,一方面通過磷酸酯酶分解土壤中有機磷化物,另一方面通過微生物代謝,產生無機和有機酸溶解無機磷化物。鉀細菌肥料,主要通過鉀細菌代謝過程中產生酸性物質,促使含鉀的礦物質分解,從而釋放鉀離子。矽酸鹽細菌肥料,在代謝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無機有機酸性物質,促進土壤中微量元素矽、鋁、鐵、鎂、鉬等的釋放及螯合,改善土壤中養分的供應情況。VA菌根真菌可與多種植物根系共生,真菌絲可以吸收很多的營養供給植物吸收利用,其中對磷的吸收最明顯。此種菌根真菌對在土壤中活動性差、移動緩慢的元素如鋅、銅、鈣等元素也有加強吸收的作用。

刺激和調控植物生長。微生物肥料在施用後的生長繁殖過程中可以產生對植物有益的代謝產物,如矽酸鹽細菌肥料可以促進赤黴素、生長素和其他活性物質的產生;固氮菌肥料可以分泌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和吲哚乙酸生長素等,這些生長刺激素對作物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調節和促進作用。


減少或降低植物病蟲害。微生物肥料的多種微生物可以誘導植物的過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甲氨酸解氨酶、脂氧合酶、幾丁質酶、β一1,3葡聚糖酶等參與植物防禦反應,利於防病、抗病。有的微生物種類具有分泌抗菌素的功能,抑制或殺死致病真菌和細菌,使病原微生物難以生長繁殖,從而降低了作物病蟲害的發生。


增強抗旱能力。微生物肥料由於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長繁殖,菌絲能增加對水分的吸收,使作物抗旱能力提高。


改善作物品質。微生物肥料使用後,減少了化肥用量,使農產品品質有良好的改善。有的微生物肥料使用後,可增加產品中的維生素C、糖類和胺基酸含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