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哲學的思維底蘊

張建福大夫 發佈 2020-05-02T11:53:02+00:00

要把握數千年的中國文化,就要懂得中國傳統哲學的特點,這樣才不至於霧裡看花、隔靴搔癢。正因為如此,中國的思維方式不是簡單的非此即彼,而是強調此離不開彼,彼離不開此,強調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強調此會轉變為彼,彼會轉變為此,總之,彼此是一個整體。

中西哲學的差別,不是簡單的形式上的差別,而是類型上的差別。要把握數千年的中國文化,就要懂得中國傳統哲學的特點,這樣才不至於霧裡看花、隔靴搔癢。



1、整體關聯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非常注重整體關聯。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在一起的。部分在整體裡面的任何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到整體,整體的變化也會影響部分的變化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非常注重整體關聯。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在一起的。任何一個部分,都不能孤立到整體之外去,更不能用它來說明整體的問題。只有把部分放到整體裡面去,才能正確認識它。部分在整體裡面的任何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到整體,同樣地,整體的變化也會影響部分的變化。


這就像一個太極圖,裡面有陰也有陽,陽長陰消,陰長陽消,而陰陽又是互根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離不開陽,陽離不開陰。正因為如此,中國的思維方式不是簡單的非此即彼,而是強調此離不開彼,彼離不開此,強調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強調此會轉變為彼,彼會轉變為此,總之,彼此是一個整體。(編者按:太極圖有大智慧)


在古人心目中,不論有多少事物,不論現象有多麼複雜,都可以用一個東西貫通,這就是「道」,唐宋以後也說「理」。可以說,中國文化就是「道」的文化,孔子講「士志於道」,莊子講「道通為一」,佛教華嚴宗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們要求道、悟道、證道、傳道,用「道」來貫通一切。漢代河上公注的《老子》很有意思,他認為老子的很多道理,既可以用在治身上,也可以用到治國上。


「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就是說我們可以把對人體的認識運用到政治這個集體上,人體是「體」,集體不也是「體」嗎?范仲淹以「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為人生志向,早已成為千古佳話。(編者按:道通萬物,以簡馭繁之道也,這也是做學問的竅門)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在中國逐漸形成了一些根源性的典籍,除佛教外,中國本土的儒道經典有三玄、四書、五經,三玄是《周易》《老子》《莊子》,四書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是《詩》《書》《禮》《易》《春秋》。這些典籍蘊含有天地人生的一些根本道理。傳統上,一個人都是先通過這些經典打下全面的基礎,不管最終著重研究什麼,在某方面成就有多大,他要說明一個問題,往往會引經據典,也許有的在我們看來是牽強附會,但他認為都是從經典里得到啟發而發展出來的。


因此中國也就有這樣一個傳統,就是非常重視前人的研究成果,後人總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思想,用古人的話說,這叫「述而不作」。事實上,後人有很多新的創造,把文化向前推進了一步,但他們不會說這是自己的功勞。(編者按:述而不作,不僅是對聖賢對道統的謙恭,更是文明延續的重要保證。今人時常肚中空空如也,也要創新,結果只能各說各話,都被一陣風吹走。「述」也有大智慧,述什麼,怎麼述,述的效果如何——樓先生概括的三玄四書五經,是我們述的基礎)


總之,中國古代不像現在有文史哲、政經法、農工醫等複雜的分科,是在一個學派里包含了各種各樣不同的學科。近代一直在爭論儒家到底是不是宗教,其實儒家既是宗教,又不全是宗教。賀麟先生就說過,「儒學是合詩教、禮教、理學三者為一體的學養,也即藝術、宗教、哲學三者的諧和體」。不僅是中國文化,從全世界來看都一樣,源頭上的文化不可能分得那麼細。像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古代的學者都不只是某一學科的專家,他們都是通才。(編者按:賀先生此論振聾發聵——當然,儒學還是書教、春秋教還是樂教,但也可涵蓋於廣義的詩教禮教之中)


2、動態平衡


中國文化強調中庸之道,「中」就是事物的平衡。平衡就是適度,就是恰好,既不過,也沒有不及。事物的平衡不是靜態的、固定不變的,而是變動的、相對而言的


中國文化強調中庸之道,為什麼要講「中」呢?因為「中」就是事物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就會產生偏差。平衡就是適度,就是恰好,既不過,也沒有不及。事物的平衡不是靜態的、固定不變的,而是變動的、相對而言的。在這個時間地點取得了平衡,到了下一個時間地點又不平衡了,又得再調整,達到新的平衡,這就是動態平衡。


比如,中醫就認為,一切疾病都來自於身體陰陽的失衡,也就是偏離了中道。一個人的身體,由於內傷和外感,陰陽也就不斷地處於不平衡的狀態。有些外感是無法避免的,所以我們要注意調整自己的生活,以適應外界的各種變化,從而取得一個相對的平衡,這樣才能保持自己身體的健康。


近代哲學家章太炎講到,西方哲學關注的是物質世界,物質世界相對來講是靜止的,因此可以對它進行細緻的精確的靜態的分析;中國哲學關注人,人世間的事情是變動不居、瞬息萬變的,不可能用靜止的方法,而只能用動態的方法整體把握。


近 100 年來,我們都在用實證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人文,而現在的情況有點倒過來,自然科學開始引進人文方法來研究,也關心整體、系統、關聯、動態、平衡,注重個體差異。人類思想文化的發展是變動的,這個變動需要我們很好地思考和研究。(編者按:章太炎先生此論極有見地,科學本為好奇心驅使,但後來卻為拜物教的產生奠定了基石)


3、自然合理


中國文化主張自然合理。只有符合事物的本來狀態才是最合理的,這就是自然合理。這裡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自然合理就是中國的科學思想,它強調一切都要合乎事物的本性。


中國文化主張自然合理。只有符合事物的本來狀態才是最合理的,這就是自然合理。這裡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是萬事萬物的本然狀態。自然合理就是中國的科學思想,它強調一切都要合乎事物的本性。從大禹治水到李冰治理都江堰,指導思想就是順其自然、自然合理。大禹治水,看到水總是要往下流,就疏通河流,讓水能夠順暢地流下去,所以水就治好了。


李冰看到水是波動的,就不用死的、硬的壩欄,而是用竹簍子裝上石頭,放在那裡,隨著水的波動,它也會起伏。汶川地震中,新修的鋼筋水泥的水壩都震壞了,而李冰留下的裝著石頭的竹簍子卻沒有壞。順其自然的思想,可以適用於一切方面,適用於人身,適用於社會,也適用於整個大自然。不順其自然,人身會得病,社會會得病,大自然也會得病。大自然本身也在不斷調整,我們要順應它本身的發展趨勢,幫助它取得平衡,而不是去破壞平衡。


現實中的人和人是有差別的。荀子曾引用《尚書》中的「維齊非齊」來談他對平等觀念的理解,認為要達到社會的平等,就必須「非齊」;一味追求「齊」,結果可能反而是「不齊」。孟子說過「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如果都按照同一個標準去對待的話,那當然就「不齊」了。究竟是「齊」還是「不齊」,不能只看表面現象。「維齊非齊」4個字背後蘊涵著自然合理的思維方式。先秦儒家講「維齊非齊」,宋明理學家講「理一分殊」,其根本精神指向是一致的。「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是對「理一分殊」哲學思想的形象化表達。(編者按:維齊非齊,理一分殊,還有朱子的詩句,真是讓人嘆服!)


自然合理就要順應事物的本性,就要尊重事物的個性。自然合理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個性化,這跟現代科學的普遍適用不一樣,它注重的不是普遍適用,而是如何符合這個事物的特性,不是用一個統一量化的標準去規定。西方近代的思維方式是科學合理,把普適性放在第一位,要普遍適用才是科學的,但也可能在一定的範圍內才普遍適用,離開了這個範圍就不普遍適用了,比如說,牛頓的經典力學就只適用於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情形。


客觀世界是很複雜的,是整體關聯、動態平衡的,要達到自然合理才能相對符合事物的特性。現代科學的發展也發現,越符合事物的本然就越合理。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記得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