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巔峰時期,有多厲害?它由4個國家組成,為何不叫「英格蘭」

文史道 發佈 2020-03-07T01:14:01+00:00

談及英國,大家都不陌生。其實不然,英國是一個聯合王國,由4個國家組成,和現在的「歐盟」體系一樣,是多個國家組成的聯邦體系。

談及英國,大家都不陌生。我們如今學的英語,基本上均來自英國。18-19世紀,英國率先革命,迅速崛起。強大後的英國開始征服世界,在全世界很多地區都有它的殖民地。比如印度曾經就是英國的殖民地,香港曾被英國殖民150年,於1997年回歸。

當時強大的英國堅船利艦,在世界範圍內所向披靡。強大的文化、經濟、軍事、科學和政治上的優勢,使其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語種之一,後來更成為國際語言。當時的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其影響之大,舉世矚目。



在一般人看來,英國是一個統一、整體的王國。其實不然,英國是一個聯合王國,由4個國家組成,和現在的「歐盟」體系一樣,是多個國家組成的聯邦體系。

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829年英格蘭統一,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從全稱上,我們可以看出英國其實是由大不列顛島和北愛爾蘭組成。其結構形態,很像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格局。

組成英國的4個國家分別是: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其中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同處於大不列顛島,而北愛爾蘭孤懸於另一片島嶼上。



既然是4個國家,如何走到一起?

要明白英國的組成,我們還需從歷史的源頭說起。

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當時的不列顛島還是荒蠻之地。這時候歐洲大陸生活著一群野蠻的種族,叫做凱爾特人。後來,他們不滿歐洲大陸的生存現狀,開始登上隔海相望的不列顛島,成為了島上的第一批居民。

凱爾特人在島上生活了近1000年,大約到了公元1世紀,也就是我國的漢朝時期。強盛的羅馬帝國開始入侵不列顛島。先是凱撒領著數萬軍隊,兩次攻擊都沒有成功。



直到公元43年,羅馬的第三任皇帝卡利古拉再次領兵入侵,很快就占領了不列顛島的南部,也就是如今的英格蘭地區。羅馬人開始定居下來,並帶來了他們的文字和語言。

又過了500年,大約到了中國的隋末唐初,歐洲大陸上日耳曼人開始強大崛起。他們共有三個部落,分別是盎格魯,撒克遜和朱特。強大的他們,也開始盯上了不列顛島。

日耳曼人的戰鬥力非常強,也很野蠻。他們很快就將羅馬人趕出了不列顛,並且還將土著的凱爾特人趕到了北方的嚴寒地區,也就是目前的蘇格蘭地區。很少一部分凱爾特人留了下來,他們依然擁有著獨立的法治體系,被稱為威爾斯王國。



日耳曼人占領了不列顛島南部之後,內部矛盾開始分化,分化出像我國五代十國一樣的諸多小國。這些小國之間天天征戰,像春秋戰國時期一樣,最後也形成「七國割據」。

200年後,到了公元8世紀。我國進入了唐末五代時期。

一幫來自丹麥的海盜,號稱「維京人」的部落,開始進攻不列顛島。日耳曼開始反擊,「七國割據」影響實力,一直打了很多年,戰爭都沒有結束。

後來,阿爾弗雷德出現,被稱為「盟主」,開始帶領大家抗擊維京人。直到他的孫子埃塞爾斯坦時期取得勝利,統一了整個英格蘭,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國王。



英格蘭既然獨立,就想征服蘇格蘭。蘇格蘭作為純正的凱爾特人後裔,豈肯善罷甘休。兩國為此征戰了上百年。蘇格蘭曾發動了兩次著名的戰爭,試圖推翻英格蘭的統治。

後來,法國人又來入侵。面對外敵,兄弟們開始聯手,不再內亂。同心協力花了116年的時間趕走了法國侵略者。

到了16世紀,不列顛已經被分割成以日耳曼後裔為主的英格蘭王國,原土著凱爾特人為主的蘇格蘭王國,威爾斯公國。還有被英格蘭征服的愛爾蘭王國。



又過了幾十年,四兄弟開始何談。英王室先是和威爾斯簽訂了《聯合法案》控制了威爾斯。

17世紀詹姆士六世繼承了蘇格蘭王位,成為蘇格蘭和英格蘭共同的國王,於是兄弟兩組合成了聯合王國。

到了19世紀,愛爾蘭也通過《聯合法案》加入到了這個聯合王國。但是1921年愛爾蘭南部脫離了英國,而北愛爾蘭繼續留在英國。於是就形成了如今英國的樣子。

那為何這四個聯合國叫英國呢?只因為4個兄弟里,英格蘭最強大,它說了算!


讀者們,關於「英國的歷史和劃分」,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