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美國正在變成「屠宰場」,紐約時報:美國第一,再見

北疆記錄者 發佈 2020-04-26T12:38:30+00:00

截止到2020年4月26日11時,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為2839501例,其中美國占了三分之一,為960896例,為全球最高;同時全球累計死亡198768例,美國占了比四分之一還多點,為54265例,同為全球最高。

截止到2020年4月26日11時,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為2839501例,其中美國占了三分之一,為960896例,為全球最高;同時全球累計死亡198768例,美國占了比四分之一還多點,為54265例,同為全球最高。

由此可見,無論是累計確診病例,還是累計死亡病例,美國都是世界第一。按照美國目前這個新增速度,只需再有一天,累計確診病例將超百萬例。

如今,冠狀病毒成了制約世界各國恢復正常生產生活和國際交往及貿易往來的最大困難和共同的敵人,全球能否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狀態,關鍵節點取決於美國。

其實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國與國是相連的,一個國家沒好,其它國家也別想徹底擺脫現在的困局。

可笑的是,當全世界都真心或假意地盼著美國迎來疫情的新拐點時,拐點沒迎來,卻迎來他們的黨爭;可氣的是,美國現在依然還在探索群體免疫,甚至有美國專家認為免疫將成為他們的一種社會優勢。

實話實講,美國的疫情不但沒有被遏制住,反而進一步全國範圍內地惡化。據紐約時報報導:冠狀病毒正從美國最大的城市向郊區蔓延,並已開始侵入農村地區,如果防控不力,美國將迎來第二波來自農村的感染高峰。

關於這些,「川普們」並不在乎,他們再次提出了「儘早復工,重啟經濟」,並表示部分地區將很快恢復正常。除了川普不在乎外,疫情不嚴重州的民眾們也不在乎,他們想早點恢復自由的生活,同時儘早復工掙錢養家。

種種跡象表明:無論是總統還是民眾,他們在乎的都是個人的小利益,沒有人想到他人的利益和一個國家的大利益。總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連任,民眾想的永遠都是自己的自由和享受。由此可見,資本主義的本質是自私的,冷漠的,無情的。

小編認為:一個社會一旦被資本絕對控制的時候,也是「不見好時代」的開啟。因為資本服務的永遠都是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而不是公平、公正和真相。由此可見,生活在美國底層社會真的是一件特無奈的事。

前不久一位剛領取了一千多美元「疫情補助金」的美籍華人,在國內某媒體平台上高調地曬自己的幸福生活,並動情地感言「美帝給了我幸福的晚年,美國不是天堂,但是距離天堂最近的國家!」對此,小編就想說一句話:無知真可怕!

言歸正傳。針對白宮和川普及部分民眾的態度,美國醫學科學院前院長哈維·芬伯格博士指出:他們把眼下的危機想像得太樂觀了,美國目前每天新增病例保持在三四萬的高度,處理不好將會後患無窮。

哈維博士的意思大概是:美國在防疫舉措上本來就十分寬鬆,一旦復工和不再封城,那美國實現群體免疫的目標將指日可待,且傷害巨大。另外,傷害的不僅僅是美國自己,還有全世界。

有媒體指出,美國現在面臨的尷尬局面是「城封不住、工復不了、疫情遏制不住」。還有媒體一針見血地指出:無需外部勢力干預,以前無法想像的社會變革開始了,多種社會矛盾交織在一起,隨時都可能因某一個導火索而爆發,進而導致更大的社會危機。

眼下的路究竟該怎麼走?很多已覺醒的專家很誠懇地指出:「學習義大利或中國的做法」。同時,他們也承認按照目前川普和白宮及部分民眾的態度,要想做到,「幾乎不可能」。

這些專家指出,與中國和義大利的成功防疫經驗相比,美國正在玩一場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美國現在不僅是「遊樂場」,還是「屠宰場」,他們說太多本能活下來的人已經因為白宮的不作為而死去,未來也許「會更多」。

至於美國疫情何時會結束,他們給出的答案是取決於白宮和川普及每一名美國人,「我們應該一絲不苟地學習中國,限制越嚴格,死亡人數越少,越能儘早擺脫困局,美國第一不是一個可行的戰略。如果我們低估了病毒,它會找到我們,更多的人會因此死去。」

約時報指出:在戰勝冠狀病毒上,中國不但取得了成功,還向近120個國家運送了醫療設備,提供了人道主義的幫助,這其中就包括美國。報導中還說到:「中國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運行經濟,可能會成為下一步美國乃至全世界的主要藥物和疫苗供應商,而我們的總統今年大部分時間卻選擇與中國對抗。」

奈爾大學經濟史學家尼古拉斯·穆德(Nicholas Mulder)呼籲川普主動示好中國,停止對中國的羞辱,放低姿態主動尋找與中國合作的途徑。同時,他還說到:「遺憾的是,他好像還是在一意孤行的路上無法停止,我們將面臨一個悲傷的未來!」

對此,紐約時報在報導中提到這樣一個詞「再見,美國第一!」真可謂一語雙關。

由此可見,這場疫情正在改變著這個世界原有的秩序,疫情持續的時間越久,變革也將來得更猛烈。危機面前,拼的不是賭氣,也不是運氣,更不是愚蠢,而是大智慧。

最後,大家如何看待美國專家的話,是否贊同美國求助中國,我們又是否該幫助他們早日渡過難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