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阿那亞特別放映 上映首日高上座率成績亮眼

自在傳媒 發佈 2021-09-19T21:38:48+00:00

9月19日,賈樟柯導演的最新作品《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正式全國上映,當即成為中秋檔新片中上座率第一的影片,並在同日上映新片中場均人次位列第一。

9月19日,賈樟柯導演的最新作品《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正式全國上映,當即成為中秋檔新片中上座率第一的影片,並在同日上映新片中場均人次位列第一。

上映當日,影片於海邊社區阿那亞先後舉辦主題論壇「海水是如何變藍的?——從文學到電影」和特別放映活動「一直游到阿那亞」,導演賈樟柯,片中人物、作家梁鴻,片中人物王亦梁,藝術顧問歐陽江河等影片主創與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著名作家邱華棟,學者、翻譯家、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董強亮相阿那亞,與觀眾分享交流,碰撞出更多關於電影、文學、歷史、人文的獨特思考。

與此同時,《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繼續於南京進行「雲路演」放映,蘇童、葉兆言、朱輝等眾多知名作家現身觀影。此前,電影已分別於北京、鄭州、西安、武漢、深圳等多個城市開展首映活動,不僅得到了王蒙、李洱、徐則臣、張清華、謝有順、潔塵、班宇、程永新、翟永明的高度評價,同時,還獲得了來自90後、00後年輕觀眾的交口稱讚。

「記憶和經歷應該對年輕人開放」

在海邊社區阿那亞觀看《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片名與環境的碰撞使觀眾獲得了一次獨特而難忘的觀影體驗。賈平凹的故事使觀眾陷入深思,余華風趣幽默的「脫口秀」式講述令全場數次響起大笑聲與掌聲,而梁鴻具有感染力的故事則讓眾多觀眾深受感動、潸然淚下。

映後,賈樟柯、梁鴻、歐陽江河與王亦梁面對觀眾,講述了他們心中「海水變藍」的故事。梁鴻對影片的闡釋讓不少在場觀眾深受啟發。她認為,這部電影通過作家群體,揭開了每一個人的身世之謎:「我覺得這『身世之謎』不單單是我個人的,或者說是一個作家的,它其實是‌‌我們整個時代中普通人的身世之謎。」

影片中最後一個登場的人物、梁鴻的兒子王亦梁令很多觀眾印象深刻,賈樟柯曾表示,王亦梁對自己家庭歷史的興趣和迷惑,「讓自己有機會走進下一代人的精神世界」。時隔兩年,16歲的王亦梁於阿那亞驚喜亮相,現場向觀眾闡釋自己再次觀看影片的感受,「每個人觀看時的焦點不一樣,讓影片呈現出多義性,這正好體現了電影的意義。」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以四位作家馬烽、賈平凹、余華、梁鴻的個人講述為線索,分為吃飯、飢餓、戀愛等18個章節,將70餘年來的國人心事與中國往事娓娓道來。不少現場年輕觀眾表達了對影片的喜愛,很多人在其中看到了父輩的成長,以及自己更久遠的來路。「我覺得記憶和經歷應該對年輕人開放。」賈樟柯導演在現場回應,「‌人類最大的問題是情感問題,用藝術的方法介入歷史講述,可以呈現個體在歷史中付出的情感代價、經歷的情感波動。我覺得這是歷史學家講述歷史和藝術家講述歷史不一樣的地方。」

海邊精彩探討「海水如何變藍」

放映之外,賈樟柯攜梁鴻、歐陽江河兩位主創,與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學者、翻譯家、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董強參與主題論壇,從文學和電影的維度,就「海水是如何變藍的」這一話題展開了熱烈而豐富的討論。論壇交流期間,賈樟柯導演的影迷送上畫作表白,稱「從《小武》到《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一直非常喜歡賈導,今天看完這部電影感受非常棒,影片的真情實感很打動人。」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以四位作家的記憶作為情感索引,引觀眾走進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作為一個作家,邱華棟對影片中三位同行的講述深有感觸,「三位作家作為電影的主角出現在銀幕上,有很多細節打動了我。」董強則從國際化角度分析了電影中真實的力量。「賈樟柯的電影是給我們中國人拍的。」他說,「影片裡對農村生活的真實表現,以及每一位作家對自己踏上創作過程的講述,都是近年來最能感動我的。」他還表示,「‌‌非虛構不是簡單地去記錄,非虛構是真正的藝術創作手段。‌‌我認為這種探索是對電影注入一種生命力的新手段。」

梁鴻向現場觀眾坦言,「賈導的凝視之感讓人有一種敞開心扉的願望。」她表示,對於我們來說,這部電影可能是要游回最初的一個渾濁的地方,「‌‌渾濁裡面可能包含痛苦、包含了泥沙,但同時也包含了很多營養。黑暗會滋養你,痛苦也會滋養你,黑暗和痛苦都可能是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某一種新的力量。‌」影片藝術顧問歐陽江河則總結,「無論你怎麼‌‌認識電影和文學,如果想要與我們的真實人生、與自我發生關係,‌‌你都得下水去游。」


蘇童葉兆言等文學大家南京觀影

9月19日,《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雲路演抵達南京站,蘇童、葉兆言、朱輝、黃小初、馬鈴薯兄弟、丁傑、王振宇、張光芒、傅元峰、葉子等著名作家、出版人和學者現身觀影,並於映後分享觀影感受;導演賈樟柯,電影主要人物、作家梁鴻與南京觀眾進行了連線互動,暢談電影台前幕後的故事。

映後,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光芒有感而發,稱《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是一種新的電影類型,「這部影片讓我對這種新的電影類型有了一個初步的評價和一個命名的衝動。」他說,「它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影片(劇情片),也不同於紀錄片,我想把它叫成一個新的類型——『非虛構電影』。」現場,一位學生講述了自己對片名的理解:「我覺得它可能代表著從中國的村莊游向整個國家、社會;從作家的角度上來說,是從作家們的故鄉游向他現在所在的地方。」通過連線,賈樟柯也向觀眾解讀了片名的深層含義:「『游』有一種往前走的主動性,『海水變藍』意味著一個更開放、更自由的理想社會,『一直』則表示,這不是一個短的歷史階段,它需要幾代人一代一代接力。『一直游到海水變藍』蘊含了這樣一種往前走的動力。」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由山西西河星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山西影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華信麒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無限自在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出品,十點(天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廈門大家影業有限公司、愛奇藝影業(北京)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阿那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影片目前正在全國熱映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