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棋如何成名?因為2008年的這部電影

抽屜電影 發佈 2020-05-02T14:46:47+00:00

2008年的劉奮鬥拍了一部電影,獲獎無數。而在2008年的劉奮鬥,顯然對於這些看似暴露其實並沒有什麼用的鏡頭有太多的留戀,因此,他再次進行了電影版的改編,結果卻贏得了比電視劇版本更加好的效果。

2008年的劉奮鬥拍了一部電影,獲獎無數。其實這部作品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經被搬上過熒幕,曾經也引起過轟動。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本片的尺度問題。八十年代的人們的審美遠沒有當代人們來的成熟。

因此,片中出現的很多大尺度鏡頭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

而在2008年的劉奮鬥,顯然對於這些看似暴露其實並沒有什麼用的鏡頭有太多的留戀,因此,他再次進行了電影版的改編,結果卻贏得了比電視劇版本更加好的效果。有人覺得,這才是王朔電影的精髓。

沒錯,本片就是王朔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作品《一半海水,一半火焰》。2008年的劉奮鬥版本的故事主演是莫小棋和廖凡。

彼時的廖凡還沒有在柏林稱帝。因此,本片當時看上去很低調。而唯一的賣點就是莫小棋在本片中的大尺度出鏡。

大家試想一下,在2008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而莫小棋大尺度出演的本片卻能在那個是非之地上映,也算是很奇幻了。

王朔小說中的故事其實比起來劉奮鬥的電影版本更加的暴力以及灰暗。但是劉奮鬥是生生的將這部作品很好的完成了,這也算是功德圓滿吧。

本片的故事很簡單,如果你當它是一部愛情故事的話,其實很貼切的,而且也就不覺得莫小棋在片中的大尺度出鏡有任何的不妥。

但如果你僅僅是獵奇性質或者是批判性的觀看的話,其實還是不能從莫小棋的大尺度出鏡中看到任何的情色味道的。你要是說你可能扭曲了三觀,那當我沒說罷了。

廖凡飾演的王耀是一個皮條客,他喜歡和自己的死黨鄭重二人做仙人跳的買賣,且屢次都能得手。王耀以此為樂並不單單是為了賺錢。

而後來他遇見了一個叫麗川的純情女孩,從此生活發生了改變。麗川無可救藥的愛上了王耀,但是剛開始的王耀並不喜歡這個姑娘,他覺得麗川會像別的女孩那樣早晚都為自己所用,王耀一開始也沒想要個麗川發生真正的情感。

但是兩個人在一起經歷漸漸的多了以後,王耀發現自己也已經無可救藥的愛上了麗川,於是,本來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卻因為兩人彼此之間產生了情感而變得複雜。

後來的王耀因為意外失手而被抓,麗川就在他被抓的那天夜裡自殺了。出獄後的王耀知道了這個故事,他決心永遠的跟隨麗川殉情而去。

廖凡能在柏林靠著《白日焰火》稱帝,這一點都不偶然,2008年的本片中,廖凡飾演的王耀並沒有任何的違和感。

作為一個演員,能夠做到演什麼就像什麼,太難得了。所以在本片中的廖凡,演技上沒有任何的不妥。

莫小棋雖然被冠以大尺度出鏡博眼球,這其實是那些沒有認真看過的,或者是壓根沒有看過本片的人的誤解。

如果你真的看完了本片,你就會發現,莫小棋飾演的麗川在本片中的任何舉動並無超出正常的範疇。作為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麗川本該就是這樣。

唯一感覺有點不適的地方,莫過於本片發生的地點被設定在香港,這是一個確切的地點,而在這個故事裡,這個確切的地點雖然迎合了一切犯罪都可能發生的設定,但是依舊讓人感覺到突兀,就像片中的那些香港演員是一樣的。

當你看到廖凡的時候,你會發現是一個電影,當看到林雪任達華等演員的時候,馬上就有出戲的感覺,因此,這個設定其實是不應該的。

如果重新給這部影片在沒有任何干擾的情況下做一個設定,那麼毫無疑問。

這會是一個沿海的小鎮,然後小鎮上由於魚龍混雜,這樣的故事發生後就一點也不意外了。二者或許也應該是王朔的本意吧。

本片其實拋開故事看背後的話,你會看到王朔本人的孤獨與悲哀。在本片之後,基本上王說的作品再沒有改編成電影的可能性了。

這位在上世紀末紅極一時的作家卻在新世紀面臨著沒有作品的危機。

或許王朔並不在乎自己究竟能不能繼續產出作品。對於他而言,將有限的作品不斷地改編上映已經滿足了自己的慾望。

而那些沒有滿足的慾望,就如同本片中的王耀一樣,混不吝的生活著的時候,生活總是會感覺很美好,可是一旦決定要好好生活了之後,那些糟糕的日子馬上就會來臨。

為什麼要去觸碰愛情呢?這可能是王耀的疑問,也可能是王朔自己的疑問。

也有可能是大家的疑問,一個人只要跌進情感的漩渦當中,就會不自然的讓自己陷入到久久的矛盾。

上世紀的文學作品中普遍會有這樣一個主線,主人公一旦愛上了某一個人,那麼必定就是自己倒霉的開端。此後輕則抑鬱,重則殞命。

這或許就是大俠好單身的原因,不知道王朔是不是也這麼認為。

……

你好,再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