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一年示威9萬次,是好事還是壞事?

環球風雲彈 發佈 2020-01-15T14:09:03+00:00

2019年,韓國人共舉行了9萬多次集會和示威活動,也就是平均每天超過260多次,這是2016年4.75萬次的兩倍多。

今天看到一個頗為震撼的數據。據韓國媒體報導,2019年,韓國人共舉行了9萬多次集會和示威活動,也就是平均每天超過260多次,這是2016年4.75萬次的兩倍多。2018年,韓國人共舉行了68262次集會和示威活動。韓國被稱為「示威之國」。

不得不說,這個數據以及增長幅度都是驚人的。每天260多起集會,韓國人還有時間干別的嗎?

韓國首都首爾首當其衝。去年,共有21%的集會和示威活動在首爾舉行,集中在光化門和市政廳。去年1月至11月,在光化門和首爾市政廳,有約3000場集會和示威遊行。這其中有保守派的集會,也有所謂進步派的集會。韓國媒體評論稱,「由於意識形態上的衝突,光化門廣場被一分為二」。

韓國人真是把集會自由利用到了極致。去過韓國的人,應該都能看到,在韓國各政府辦公室門前,甚至包括一些私人企業門外,常年聚集著一群人,因為各種事抗議,他們很多是退休後的大爺大媽,有的是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快把集會和遊行示威當成一種生活消遣了。他們或者拿著揚聲器喊著口號,或者擺出各種姿勢,吸引關注。


而一個大的輿論熱點事件,更是能迅速激活起規模巨大的遊行示威活動。近幾年,這些遊行示威活動引起韓國政治地震,甚至讓政府更迭。朴槿惠被迫下台直至鋃鐺入獄,就是肇始於梨花女子大學的燭光抗議活動。

如此普遍而密集的集會和遊行示威,對韓國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韓國人自己也在反思。首爾市上個月做了一個調查,向1000名首爾市民進行詢問,結果61%的受訪者表示,「當人們參觀或通過光化門廣場時,交通因為各種集會更加不便,噪音太大。」

有韓國媒體表示,隨著集會和示威變得越來越普遍,即使是簡單的抱怨「也像有毒的蘑菇一樣快速傳播」。可以想見,這種氛圍之下,大多韓國人在遇到問題上,或者對什麼事有不滿時,往往選擇集會或者去示威,是否能解決問題另說,先出一口氣再說(不知道這算不算按鬧分配呢)。這無疑大大增加了韓國國家運行的整體成本,以及社會政治風險。

在我個人看來,這顯然是不值得羨慕的,而是我們應該引以為戒的。事實上,不僅在韓國,2019年,很多國家都遇到了遊行示威高發,街頭政治高度活躍的狀況。這反映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陷入困境,民生改善停滯不前,國家治理無法化解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致使其以激烈的街頭運動的形式爆發出來。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嚴峻挑戰。這個挑戰面前,有的國家陷入了長期的動盪不安,所有人都成了輸家。

韓國人把他們的總統一個一個送進監獄,最大的效果或許只是讓部分社會情緒得以宣洩,具體問題得到解決了嗎?基本沒有。當一個國家陷在政治內耗社會分裂上,它的前景一定不是令人期待的。

據韓媒報導,受貿易戰和存儲晶片行業周期性暴跌的影響,依賴出口的韓國經濟2019年的增速可能將是10年來的最低水平。按季度核算,韓國2019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速為0.4%,第二季度增速為1%,第一季度增速為負0.4%。收入增長停滯,加上對退休後生活的焦慮,讓韓國人的消費始終不振。所幸,韓國是已開發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已經在一個較高的基礎之上,即使現在遇到了各種問題,政府和社會都具備了一定的承受力。

韓國這面鏡子,中國人應該時不時照一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