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技術曾經挽救了索尼,電視機最佳品質的代名詞:特麗瓏

藍景源 發佈 2020-04-26T16:00:22+00:00

2016年,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有史以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50款電子設備」。索尼在電視機上本身就沒有技術優勢,加上對產品質量把控不到位,在競爭中敗下陣來。

2016年,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有史以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50款電子設備」。其中,索尼特麗瓏電視機位居第二名,而第一名就是鼎鼎大名的iPhone。特麗瓏不僅是索尼僅次於Walkman的第二大發明,它還曾經將索尼從破產的邊緣挽救回來。

陷入危機

1946年,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創立了索尼公司。經過初期的積累,1956年開發出世界第一台電晶體收音機TR-55,在收音機的成功帶動下,索尼逐漸發展起來。隨後索尼進入電視機領域,第一款黑白電視機就獲得了市場的青睞。

60年代開始,電視機市場逐漸壯大,松下、三洋、東芝等公司也紛紛加入進來。索尼在電視機上本身就沒有技術優勢,加上對產品質量把控不到位,在競爭中敗下陣來。最後索尼不得不向日本開發銀行貸款來維持公司運營,這時候索尼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

特麗瓏(Trinitron)

在井深大的帶領下,索尼在1968年開發出專門給電視機使用的特麗瓏(Trinitron)技術。使用特麗瓏技術的顯像管又被稱為「單槍三束」顯像管,不同於以往顯像管的結構,特麗瓏只使用一把電子槍同時射出三束電子束,電子穿過柵條打在螢光條上發光。相比普通顯像管,特麗瓏顯像管亮度更高,色彩更加鮮艷銳利,也更加省電。

第一台特麗瓏電視機

1968年,索尼推出了第一台使用特麗瓏技術的電視機KV-1310。特麗瓏電視機憑藉其高亮度和艷麗的色彩,很快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成為全球最暢銷的電視機品牌。索尼也因此還清了巨額債務,成功的從破產的邊緣走回來。KV-1310也成為索尼史上的最成功產品之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絕對的王者

特麗瓏幫助索尼成功稱霸了全球電視機市場,截止到1994年,索尼共賣出1億多台電視機和2億多台顯像管。從80年代開始,特麗瓏被應用到電腦CRT顯示器中。雅美達、NESO、美格、CTX等顯示器生產商藉助特麗瓏的光環迅速崛起,成為知名品牌。

二瓏相爭

在當時的顯像技術領域,唯一一個能與特麗瓏相媲美的只有三菱公司的「鑽石瓏」。鑽石瓏和特麗瓏最大的區別就是電子槍結構,不同於特麗瓏的「單槍三束」,鑽石瓏採用的是「三槍三束」結構。兩者各有優缺點,共同被業界成為「瓏管」,瓏管幾乎占領了絕大部分顯像管和電視市場。

「死於安樂」

特麗瓏太過於成功,以至於索尼在這個領域停滯不前而忽略了新技術的誕生。接下來的時代只屬於等離子和液晶,顯像管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在等離子和液晶技術上,索尼落後於對手,以松下、夏普、三星為首的公司占領了市場。

不再特麗瓏

意識到錯誤的索尼開始重視液晶技術的發展,將重心轉移到液晶領域,並逐步減少顯像管的生產。2008年3月,索尼宣布特麗瓏顯像管正式停產並停止銷售,至此,一代經典落下帷幕。

特麗瓏從誕生到落幕共四十餘年,在此期間它是這個市場毫無爭議的霸主,成為顯像最佳品質的代名詞。如今,特麗瓏已經不復存在,只能留在我們的記憶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