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的歷史人物:《天龍八部》之段譽和耶律洪基

清都漫語 發佈 2020-04-26T20:51:38+00:00

金庸先生的小說,不僅僅是故事精彩,文筆優美,同時,金庸先生特別喜歡把故事放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中,加以改變,讓小說更加的厚重,仿佛真是歷史長河中發生的事情。


說起金庸先生的小說,大家可都是耳熟能詳了,從小到大,從書到電視劇、電影,讓我們沉浸在一個個刀光劍影,兒女情長世界裡。

金庸先生的小說,不僅僅是故事精彩,文筆優美,同時,金庸先生特別喜歡把故事放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中,加以改變,讓小說更加的厚重,仿佛真是歷史長河中發生的事情。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金庸先生武俠世界中,那些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和故事。今天,我們主要說的是《天龍八部》。

說到《天龍八部》,自然要先從「三兄弟」開始,大英雄蕭峰,小和尚虛竹,這兩位人物,都是虛構的,但是公子段譽,卻是歷史上實有其人,當然,這個是不會六脈神劍的了。

在大理國的歷史上,有一位在位39年的帝王,名為段正嚴,也叫做段和譽,諡號宣仁帝。他就是《天龍八部》中段譽的原型。

真實歷史上,他爸也是段正淳,伯父是段正明,這些人物,都是存在的,包括後面的南帝一燈大師段智興,不過段智興只是崇佛,但沒有真正出家,他的故事,咱們後期講。

不同的了,除了那些武功和漂亮的妹妹們,真實的人生經歷,就不是那麼美好了。

首先,從他的伯父保定帝段正明說起,真實歷史是,段正明可不是為了對付鳩摩智,練習六脈神劍出家為僧的,而是被當時的相國,權臣高升泰廢黜,然後出家了。

高升泰在《天龍八部》里也出現過,不過在小說里,是一個賢臣的形象。

高升泰自己當皇帝沒兩年,就病逝了,死前讓兒子還政段氏,於是,小說里的「渣男」段正淳上線了,被奉為皇帝。

所以,真實的段正淳,可沒心思「尋花問柳」,悠遊天下去撩妹,作為傀儡皇帝,段正淳自然是不甘心的,一心努力想中興大理,也作出一些成果,一輩子名聲還不錯,晚年也避位為僧。

千呼萬喚始出來,說了這麼多,主角段譽終於出來了。老爸撂挑子不幹了,沒辦法,兒子只好上了,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二十五六歲的段正嚴(段譽)繼位為帝。

在位的39年間,段正嚴勤政愛民,選賢用能,和大宋交好,算得上是一位有道明君。

但高氏終究是大勢已成,他雖然有心收攬政權,還是沒能改變「高氏專權」的情況,晚年的時候,幾個兒子你爭我奪,加上各部時有反叛,段正嚴心力交瘁,索然歸隱,也去當和尚了,活了94歲,南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 1176年才去世。

在大理國的歷史上,皇帝當著當著不當了,去當和尚,不是什麼新鮮事。從第二位皇帝段思英開始,先後有10位左右的皇帝出家當和尚。《天龍八部》中的天龍寺,本來叫做崇聖寺,是大理的皇家寺院。

我們要說的第二位人物,也是一個皇帝,遼國皇帝耶律洪基。在小說里,耶律洪基野心勃勃,看似是一代雄主,還起兵攻宋,導致了雁門關之戰,蕭峰自殺的悲劇。

但在歷史上,這傢伙就一昏君,沉迷酒色,不辨忠奸,女真,也就是後來的金國就是在他統治期間崛起的。

在小說里,蕭峰迴遼國,正好遇上皇太叔叛亂,皇帝遇險,蕭峰挺身而出,救下耶律洪基,平定叛亂,因此和耶律洪基結為兄弟,被封為南院大王。

這件事,歷史上也發生過,耶律洪基繼位後,就封了自己的叔叔耶律重元為皇太叔,加號天下兵馬大元帥。

清寧(耶律洪基年號)九年(1063),耶律重元謀奪皇位,誘使遼道宗於出獵時順路去探望他,然後刺殺,幸好被一個宮人提前發現,才得以脫險,平定叛亂。

不過了,耶律洪基生於1032死於1101年,段正嚴(段譽)生於1083年,也就是說,耶律洪基死的時候,段譽十八九歲。

而在《天龍八部》第14章蕭峰段譽結拜時說過,蕭峰比段譽大11歲,也就說大約公元1072年。所以,蕭峰是趕不上在1063年發生的叛亂的,因為還沒出生了。

當然,小說是情節需要,不是歷史,不用較真。

另外,這位遼道宗耶律洪基還是宋仁宗皇帝的粉絲,他曾特意派人去宋朝求取仁宗皇帝的畫像,見了之後和身邊的人說:「我若生中國,不過與之執鞭持,蓋一都虞侯耳!」後來仁宗駕崩,耶律洪基號啕痛哭,為仁宗皇帝在遼國立了衣冠冢。

(關於宋仁宗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可點擊連結,閱讀我之前寫過的《中國歷史上最仁慈的皇帝,生時萬民愛戴,死後敵國奉為祖宗》一文)

金庸先生《天龍八部》中出場的歷史人物很多,篇幅和時間的原因,小編就不一一列舉了,本文暫且介紹這兩位,後期若有時間精力,再為大家介紹其他人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