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鹿晗,我不會在事業巔峰期公布戀情

李彎灣 發佈 2020-05-19T04:57:24+00:00

昨晚在網上衝浪,看到一條鹿晗打籃球的視頻,下面有條評論吸引了我:鹿晗在演藝界混了那麼多年,而且都在非常專業的娛樂公司,他自己的公關意識、他的公關團隊,難道不知道宣布戀情會帶來的後果嗎?


作者:李彎灣

昨晚在網上衝浪,看到一條鹿晗打籃球的視頻,下面有條評論吸引了我:


看到這句話,突然有點惋惜。

就像一個女孩很漂亮,女孩們都討厭她,罵她「狐狸精」「綠茶」什麼的,這種嫉妒,其實就是最高的讚美。

男性偶像明星也這樣,他們的粉絲,絕大部分就是女孩。男孩討厭女孩追星,討厭女孩們瘋狂的喜歡某個男明星,上升到對這個男明星的討厭——這其實是一種嫉妒。

對於偶像明星而言,同性的嫉妒越多,說明你越火。

就像吳亦凡、蔡徐坤、肖戰等等,要是某天男生們都開始欣賞他們了,只能說明——他已經不火了。

鹿晗真的是在最火的時候公開戀情的。


我2016年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我們服務的品牌代言人就是鹿晗,我們要給鹿晗拍廣告片,公司里的那些女孩,跟瘋了一樣。

那時候,鹿晗一個小小的舉動都會上熱搜,就像2019年的肖戰一樣,漫山遍野都是關於他的消息,簡直無孔不入。

而在2017年10月8號,鹿晗公布了戀情。

從那以後,鹿晗就開始從頂流的梯隊里掉下來,慢慢開始沉寂了。

藝人能大紅大紫的時間,本身就是非常短暫的,像周杰倫、劉德華這種能紅十幾二十年的,屈指可數。

鹿晗在演藝界混了那麼多年,而且都在非常專業的娛樂公司,他自己的公關意識、他的公關團隊,難道不知道宣布戀情會帶來的後果嗎?

他們不可能不知道。

可能有無數個人曾經給他建議、甚至阻攔他不要這麼做,但他還是做了。

這是一道非常簡單、又非常難的選擇題——愛情和事業,你選擇誰?關曉彤和10個億,你選擇誰?

他選擇了愛情,選擇了關曉彤。


這裡沒有兩全其美,它像是孕婦難產的時候,保大還是保小的問題——這麼說似乎也不是很恰當,從純直男的角度講,我覺得它更像是一個要江山還是要美人的問題。

你有江山,那你一定會有美人。而你有美人,最後可能江山也沒有、美人也沒有。

但是,把「愛情」這玩意兒放進來,它就不是單純的「美人」的問題了。

1990年4月20號出生的鹿晗,2017年的時候,才27歲啊!

多麼美好的年華!

與其說他選擇了愛情,還不如說他放棄了事業。明星在這種年紀公開戀情,就像運動員在巔峰時候退役。

當你某天反悔了,已經沒有那麼多機會了。


當然了,需要說明的是,我完全沒有覺得鹿晗的選擇不對,人畢竟有很多種活法,人可能也沒必要非得要追求事業,而且鹿晗錢掙得已經很多了,也曾達到名氣的巔峰了,選擇愛情,沒什麼問題。

但是,討論鹿晗公布戀情這個現象,我是想藉此討論更普遍、更本質的問題。

就是——當愛情和事業發生衝突的時候,你會選擇哪一個?

我先說我的答案吧,我100%會選擇事業,100%確定,而且絕不後悔。

當然,這個想法,是最近兩年才出現的。在我很年輕的時候,我也覺得愛情最重要、愛情就是一切,那時候有人問我一個很無聊的問題,「給你一千萬,讓你跟你女朋友分手你願意嗎?」

我願意嗎?我當然不願意,別說一千萬,就是一個億、十個億,我都不會,再說了,愛情是能用金錢衡量的嗎,開什麼玩笑,能不能不要這麼庸俗——這是我年輕時候的想法。


可是這兩年,我見過太多選擇愛情的人,最後輸得一塌糊塗,我才發現——其實愛情是一種被嚴重高估的情感。

我現在看到一個長得漂亮的姑娘,還是很想接觸一下的,可是一看到她的朋友圈說她自己是個把愛情當信仰的人——聽到這樣的話,我都害怕,真的不敢惹。

愛情是一種被高估的情感——這在將來一定會成為人類的常識。

人們崇拜愛情,其實跟古代人崇拜鬼神是一樣的,我們從小接受科學教育的人,是很難理解迷信鬼神那一套的。將來我們的子孫後代,看到我們對愛情這麼痴迷、甚至還搞出很多命案來,他們也是很難理解的。

為什麼說愛情是一種被高估的情感呢?原因有三:


其一,愛情本質就是一種不牢固、不穩定的動態需求,人的需求、審美一直都在變化的。你18歲、28歲、38歲、48歲對愛情的需求不一樣,你喜歡的類型也不同;你在戀愛/婚姻不同階段,你的情感需求也不同;好多當年因為愛情而結婚的人,婚後都搞起了婚外情……

其二,這個世界真的不存在那個獨一無二的人,戀愛就是個配對遊戲。條件好的人,只要他願意打開自己,喜歡他的人多的是,比如學校里長得帥打球又好的男的,找女朋友就是分分鐘的事,而且個個都是校花級別的人。可是連普通都算不上的男生,他就幾乎遇不到愛情。好多人把愛情描繪得神秘兮兮的,可它就是一個非常原始、簡單的配對遊戲而已;

其三,愛情一定是會消亡的,兩個人再相愛,最終也會變得平淡,甚至抵不過貧窮、瑣碎、爭吵。要是愛情能一直維持熱戀期的甜蜜,那它確實值得我們頭破血流地去爭取、值得我們放棄一切去追求,可熱戀期也就那麼幾個月啊。


我就見過太多因為愛情而放棄事業,結果人財兩空的事情。

比如一個讀者,男的,他29歲的時候,在北京,一年的稅後總收入是80來萬,跟老家重慶的一個女孩戀愛,女孩不想來北京,說重慶那麼舒服,叫他回重慶,還說只求他愛他,並不在乎他有沒有錢。因為愛情嘛,他覺得真愛至上嘛,他就回重慶了。

兩人很快結婚了,他也在重慶找了工作,一年20來萬。結婚沒兩年,兩人就經常吵架,然後離婚了。離婚的時候,他33歲不到。

「我現在啥也沒有,連重頭再來的勇氣都沒有了」。

還有一個女孩,我的初中同學,大學在南京大學讀的,三年前大學畢業,她們家就給她找了在省城的工作,可那時候他剛愛上一個在上海的男的,因為愛情嘛,因為真愛至上嘛,她就去了上海,當時她還跟我說,「我也要為自己拼一把」,結果上個月她找我哭訴,說要結婚了,可男方家長不同意,男的跟她分手了——她已經回老家了。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比我家三畝地的油菜籽都多,我相信你身邊也有、甚至你自己就是。

因為愛情而放棄事業的慘劇太多了,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我覺得我們需要糾正兩個概念:


其一,愛情是一種動態的需求關係,我們講它的美好,更多是在講「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曖昧、熱戀期,但這個期限是很短的。為了一時的激情,去放棄追求個人價值實現的機會,是不理智的。

就像著名哲學家楊超越說的那樣,「好的工作不好找,男朋友隨時都可以找」。

而且,愛情最大的漏洞是,我愛你,指的是現在的我愛現在的你,假如將來我變了,我可能就不愛你了;或者你變了,我就不愛你了——而人變化起來是很快的,尤其在這個一切都充滿變數的時代。

比如你現在一個月掙3000塊錢,你愛上一個月薪8000的小伙子,你覺得這輩子就跟著他就可以了。可是,可能在將來的某天,你不再是那個月薪3000的小姑娘了,你變成了月薪3萬的大姑娘了,在那個時候,你能保證你不變心嗎?

或者男的變了——變好了,他有可能拋棄你;變壞了,你有可能就瞧不起他了。就像前面講的那個例子,那個重慶的女孩,愛上年薪80萬的男孩,她說不在乎男孩的錢,那是因為男孩那時候有錢。等男孩沒錢了,男孩的愛也就沒價值了。

其二,帶給我們最多、最穩定、最持久快樂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你的自我價值,是可能不斷增值的,但愛情,它會歸於平淡甚至死寂。


投資自己,就像買房子;投資愛情,就像買車子。房子可能會不斷增值,而車子只會不斷貶值。

對於男性而言,你有價值,愛情就不是問題,這個時代的愛情更像是你建功立業後別人對你的獎賞。你有愛情,而沒價值,最後可能啥也沒有。

對於女性而言,你有價值,可能你沒有愛情,你就會羨慕那些平凡的夫妻、小兩口恩愛的日子——但你不知道,有多少已婚的女人,多麼羨慕你一個人的生活。

——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