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終於被罵到「求饒」,背後是藏不住的「中年危機」

跟小賢學運營 發佈 2020-04-26T02:50:51+00:00

眾所周知,百度網盤的下載速度是出了名的「不當人」,開著5G 都能把你的下載速度壓在幾十 K 。參考文章:@淺黑科技 《與百度有關的日子》@燃財經 《業績剛好轉、又撞上疫情,百度:我太難了》@網際網路與娛樂怪盜團 字節跳動不是騰訊的挑戰者,而是百度的「威力加強版」@差評 《百度是怎麼

最近幾天,百度的日子不太好過。

在網上成了口誅筆伐的焦點,在網友們頻繁的「口吐芬芳」下,甚至被直接噴上了知乎熱搜。

事情的起因,要從一款名叫 PanDownload 的軟體說起。

眾所周知,百度網盤的下載速度是出了名的「不當人」,開著 5G 都能把你的下載速度壓在幾十 K 。而所謂的 PanDownload ,簡單來說就是百度網盤的破解版,用戶可以高速下載百度網盤的文件

但在上周二,網絡曝出 PanDownload 的作者被捕、最高可判 7 年的消息。

一下子就激起網友們長久以來對百度網盤的怨念:

真不愧是史上最流氓軟體;

但凡你下載不是 20k ;

你不解決會員限速問題,以後這種事情還會發生的;

……

隨後,百度就推出了一個新計劃——「用戶激勵計劃」,稱這個計劃能提升用戶的下載速度。

然鵝,卻一下子引發了用戶更猛烈抨擊,又雙叒被罵成熱點,知乎、微博、朋友圈……都在罵百度的騷套路。

以至於「用戶激勵計劃」剛推出兩三天,百度就被罵到公開道歉:

我錯了!立刻改,馬上取消……

那麼百度到底做了什麼,搞得近乎「天怒人怨」?這些事情背後,又有哪些貓膩呢?

01 百度都做了哪些騷操作?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百度都做了哪些花式操作。

1)用戶激勵計劃:「強行白嫖」你家流量

事情的風波與網友們火力的焦點,其實都集中在百度的「用戶激勵計劃」。

根據百度的說法,這個用戶激勵計劃是一項「為提升傳輸體驗推出的活動」。

通過分享你的少量限制網絡寬頻移機電腦存儲空間,為網盤傳輸速度貢獻一份力量,同業也可以得到積分獎勵(如愛奇藝、WPS會員等)。

簡單來說,所謂的「用戶激勵計劃」其實就類似於以前的 BT (種子/磁力連結)下載模式,每一個用戶都相當於傳輸節點。在這種模式下,同一個資源下載的人越多速度就會越快。

乍一聽,似乎是一個很不錯的事情。

百度減輕數據傳輸壓力、用戶提升下載速度、還能獲得積分獎勵(可兌換獎品)。到時候免費換個免費愛奇藝會員,豈不真香?

然而,事情卻並沒有這麼簡單。

活動的坑人之處在於:這個激勵計劃是默認參與的,不管你知不知道,當你下載、安裝並打開軟體的那一刻起,百度就可以偷偷利用你的寬頻上傳資源。

微博上就有網友吐槽:

我怎麼不知道自己參加了這個計劃?一個月給我上傳了 84G ???

據多位知乎網友透露,百度網盤的這種長時間連續讀寫的操作,會給電腦硬碟帶來不可逆的損傷。

更加過分的是,這項計劃早在去年 5 月份就已經上線,但直到現在被大眾知曉。也就是說,百度已經偷偷薅了無數用戶近一年時間了。(PS. 百度在 21 日已推出新版本,默認取消用戶激勵計劃。)

2)積分獎勵背後,暗藏貓膩

除了默認勾選、強行白嫖流量的套路外,百度的積分獎勵背後也暗藏貓膩。

如下圖,參與用戶激勵計劃獲得的積分都能兌換愛奇藝會員、WPS會員、5 分鐘極速下載券和在線解壓券。

那麼,如果你想要兌換 1 個月的愛奇藝會員,你需要多久呢?

有懂規則的網友算過一筆帳:

如果 以1 M上傳速度,客戶端不關,每天 7 小時;

1 個月要上傳 756 GB ,而且保持 210 個小時電腦不關,才能拿到 1000 積分,領取一個月的會員;

而愛奇藝連續包年的會員價格是 178 元,也就是 14 元/月。

而對於用戶來說,單單是電費,就差不多是這個數了,再加上電腦損耗、寬頻費用呢?虧大了。(如果按照電腦功率 100W ,電費 0.6元/度, 1 個月約為 13 元)

更套路的是積分兌換的最高獎勵,價值 700000 積分的 iPhone X 。

據一位知乎網友估算,想要拿到 700000 積分,你得被占用 58 年才能換回。

當然,如果你願意每天花時間觀看規定的廣告的話,時間就短多了!

只需要 22.3 年就能換到 iPhone X了……但關鍵是,百度網盤的積分是次年清零的,想要換 iPhone X ,想多了。

3)網盤會員套路:買了 VIP 依舊會被限速

如果你買了百度網盤的會員,這也是一個大坑。

還記得 B 站@老師好我叫何同學的 5G 測速視頻嗎?用上 5G 後,下載視頻、下載 App 基本上速度都是幾十 M,但是用百度網盤下載文件時,還是「頑強」的幾十 K。

當然了,百度網盤說自己有高昂的伺服器成本和貸款成本(網盤的運營費用是真的貴,據網友估計僅電費+寬頻成本就超過 6.5 億/年),所以得收費。個人也覺得,收費這件事情絕對是無可非議的。

但是!宣傳自己是免費產品,結果把非會員下載速度壓低到兩位數甚至個位數。更坑的是,我身邊有不少小夥伴都在想要下載文件的時候,充了個會員給自己提提速,結果發現一點作用都沒有。

仔細查看規則對比才發現,原來極速下載是只有超級會員才有的「特權」,重點是對比試用超級會員的速度,實際開了超級會員的速度還會縮水。

也難怪網友們群情激憤,看到這裡,連基本不用百度網盤的我都想罵人了。百度的這些套路也太騷了。

02百度的中年危機

其實這些坑人套路背後,是百度焦慮下的病機亂投醫——百度正處於一種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

曾經,百度也是 BAT 中的帶頭大哥,對標 Google 、代表中國最強的技術型網際網路公司。但現在,卻面臨著一堆「爛攤子」。

1)核心業務——搜尋引擎,進退維谷

對百度來說,第一是技術的信仰。(李彥宏)

搜尋引擎是百度起家的資本,也是百度生存、興盛的最大憑仗。然而現在,一直以來作為立身之本的搜尋引擎業務卻出了問題。

百度,正在失去它的「關鍵卡位資源」。

什麼叫「關鍵卡位資源」?簡單來說就是,就是占據了行業價值網絡中的關鍵資源位置。比如說鐵路網絡中的樞紐中轉站,火車南北、東西同行都需要通過它。一旦擁有這樣的資源位,就在行業內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

而「百度搜索」就是百度的「關鍵卡位資源」。

BAT 中,百度占據著信息分發關鍵能力

圖源@網際網路與娛樂怪盜團

在之前的 PC 時代,百度把持著中國網際網路最核心的搜尋引擎,幾乎所有網際網路公司都需要靠百度來獲取流量。

而百度也靠著這一「關鍵卡位資源」,分發廣告、搜尋引擎競價排名、關鍵詞售賣等手段獲得無數現金流,被業內稱為「賺錢機器」。

但現在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到來,如如微信、淘寶、今日頭條、抖音、快手……都自帶生態,內容垂直且可以站內搜索,並不需要靠百度來檢索信息。甚至還會屏蔽百度的信息爬取,比如微信公眾號、淘寶商品連結、快抖視頻……

於是傳統網頁的流量越來越少,各個網際網路公司對於百度搜索的依賴也就越來越小。百度開始逐漸失去流量中樞的地位,甚至被邊緣化。

據@燃財經 統計,曾經作為百度主要現金流來源的在線營銷收入,在 2019 年連續三個季度出現負增長。

百度各季度在線廣告營收和增速

圖源:@ 燃財經

2)尷尬的百度內容生態

除了自身的核心業務邊緣化,百度一直以來想要靠內容、社區來轉型移動網際網路。但幾乎每次都是:

花大力氣投入,產品最終卻總是變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到現在,百度的內容生態一直都面臨著下面兩個困境:

① 激進的銷售策略,讓百度內容「失格」

百度在 BAT 中,一直都以技術見長,甚至堪稱中國工程師的黃埔軍校。至今在許多尖端領域,百度仍代表著中國的最高水平。比如,百度是唯一進入全國 AI 四強的中國公司,無人車、百度大腦……

但是,正如@網際網路與娛樂怪盜團 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

百度一直是個「矛盾的公司」:一邊是嚴謹的技術人員,一邊是激進的銷售人員。

一直以來激進的銷售策略,讓百度早早的就背上惡名,讓用戶背離,甚至是憎惡。

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百度搜索的排名競價體系,關於百度廣告的吐槽遍布在網際網路一個角落。

2016 年的魏則西事件更是一舉將百度打上了「無良」、「邪惡」的標籤,這對百度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幾乎所有與百度有關的新聞、文章下面,都會出現不少網友言辭激烈的抨擊。

當用戶對產品有了負面印象時,每一步舉動都容易招來用戶的警惕與懷疑,何談用戶粘性與內容生態呢。

② 始終控制不好的內容質量水化

百度的內容產品還有一個的長期以來的困境,就是內容質量管控。

百度似乎總是在做著一個惡性循環:

一開始,做出功能還不錯的內容產品,然後利用海量資源加大投入、引流。


再然後,就是大量的營銷廣告湧入,內容水化、各種運營手段也嚴重影響用戶體驗。


最後整個內容社區就變成了一個以營銷號為主體的內容平台——內容很多,數量很大,質量堪憂。

比如百家號,一開始主打優質作者和高質量內容。百度拿出了海量的資源來給給百家號鋪路,還有各種創作補貼。然而,很快百家號就淪為了標題黨、低質營銷號的天下。

《搜尋引擎百度已死》統計的不同關鍵詞下,給百家號搜索位

圖源@新聞實驗室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百度貼吧、百度知道……幾乎都是曇花一現般的興盛,然後迅速水化。

就在這個月初,百度App 還因為軟體內出現大量低俗、庸俗、標題黨文章而被官方約談。

③ 始終做不好的用戶體驗

另外,用戶體驗也一直是百度的致命傷。

比如上面說的用戶激勵計劃,如果百度不是一聲不響的隱瞞所有人,而是先搞個灰度測試,然後在公布一些良心的積分獎勵,恐怕不少「非會員黨」都會搶著申請以提高下載速度吧。

再比如,百度為了給自家軟體引流,在 2019 年春節期間狂撒 10 億紅包。

但用戶口碑卻反而直線下降,堪稱撒錢還被罵的典範。

03 結語

其實,如果回顧百度一路的發展,可以說是一手好牌全給打爛了......

尤其是在 2010 年穀歌退出中國後,百度曾一度站在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最頂端。然而,這幾年來,百度的操作也卻越來越「迷」。

一方面,對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後知後覺,到字節跳動等新巨頭崛起後才匆匆入局新賽道;另一方面,把用戶當成「工具人」,不顧用戶體驗搞出各種敗人品的套路……

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之下,百度的未來會怎麼走?是一蹶不振,還是「洗心革面」後走出業績和輿論的雙重困境?

留給百度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參考文章:

@淺黑科技 《與百度有關的日子》

@燃財經 《業績剛好轉、又撞上疫情,百度:我太難了》

@網際網路與娛樂怪盜團 字節跳動不是騰訊的挑戰者,而是百度的「威力加強版」

@差評 《百度是怎麼白嫖你家電費的?》

· 運 · 營 · 地 · 圖

超 5 萬人瘋搶的《運營地圖》全新升級!

騰訊、阿里等大廠總監推薦,運營人手一份!

覆蓋 10 大技能方向,嚴選 826 個運營知識

幫你快速建立運營知識體系!

快快掃碼購買吧

你被百度坑過嗎?


155 篇硬核乾貨解決你 90% 的工作難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