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在五台山住了多少年?

樺林園 發佈 2020-04-26T05:19:39+00:00

由於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於當時五台山是道教根據地,他二人頗受排擠,因此奏知漢明帝。


佛教傳入五台山,普遍的說法是始於東漢。史籍記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漢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兩位印度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來到洛陽。

永平十一年在洛陽城西雍門外御道之南,建造一座僧院以供這兩位印度高僧居住。為紀念白馬負經(《四十二章經》)輸像(佛像)之功,因名白馬寺。

永平十一年,迦葉摩騰、竺法蘭從洛陽來到了五台山(當時叫清涼山)。由於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於當時五台山是道教根據地,他二人頗受排擠,因此奏知漢明帝。漢朝廷為辨別佛教與道教的優劣高下,讓僧人與道士表演、說明、驗證,因此雙方達成協議——約期焚經,以別真偽(相傳,焚經地點在今西安焚經台)。焚經的結果,道教經文全部焚毀,佛教經文卻完好如初,故他二人獲得建寺的權利。


台內山多地廣,河流縱橫,選址建寺很重要。《清涼山志》載:「在大塔左側,有釋迦牟尼佛所遺足跡,其長一尺六寸,廣六寸,千幅輪相,十指皆現」。相傳他二人不僅發現此足跡,而且還發現佛「舍利」,此外,營坊村這座山的山勢奇偉,氣象非凡,和印度的靈鷲山(釋迦牟尼佛修行處)相似。由於這三種原因,故決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後,以其山形命名為靈鷲寺。漢明帝劉莊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兩字,因而寺院落成後的全名是大孚靈鷲寺。大孚靈鷲寺是顯通寺的前身。從那時起,五台山開始成為中國佛教的中心,五台山的大孚靈鷲寺與洛陽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寺院。



南北朝時期,五台山佛教的發展出現第一個高潮。北魏孝文帝對靈鷲寺進行規模較大的擴建,並在周圍興建了善經院、真容院等十二個寺院。北齊時,五台山寺廟猛增到二百餘座。

那麼佛教從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至今公元2017年,大約1949年的佛教歷史

五台山為文殊菩薩道場的說法,起源於《華嚴經》等多部佛經,大意為,震旦東北方有清涼山,文殊師利菩薩率一萬菩薩長住其中應化。因而,五台山被認為是見於佛典記載的聖山,其地位自然神聖無比。同時,文殊菩薩在佛教中被稱為七佛之師,菩薩之母,代表智慧,司掌般若,神通辯才無礙,為釋迦佛的法王子,在佛教中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

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形成與確立,與歷代帝王的崇建關係至大。在《清涼山志》卷五"帝王崇建"中,可以看到從東漢明帝至清代康熙等數十位皇帝崇建朝禮的記載,其中包括唐太宗、武則天、宋太宗、元世祖、明成祖等等有重要影響的封建帝王。



文殊信仰的形成與《華嚴經》的傳譯有關。依據佛教,《華嚴經》為佛陀最初所說的經,義理圓融,浩淼精妙,有"經王"之譽。文殊菩薩為華嚴會的上首弟子,與釋迦牟尼佛、普賢菩薩並稱華嚴三聖。從北魏開始,華嚴傳入五台山,一直到今天,五台山研習尊奉華嚴的傳統一直未變,始終是佛教華嚴宗(創立於7世紀,又稱賢首宗)的重鎮。這是文殊信仰的經典、宗派和修行實踐依據。



從北魏開始,華嚴宗傳入五台山,即使從北魏拓跋宏公元499開始,華嚴宗傳入五台山,一直到今天公元2017年,至少有1518年的歷史,那麼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形成與確立也至少有1518年的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