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老人華州楊濤與大荔朱輝跨越渭河的情誼

華州文史薈萃 發佈 2021-09-20T00:19:06+00:00

老一輩的心,密不透風。清晨,當我從美夢中醒來,決定開始寫作時,突然發現,就是七月份,我已經寫過一件事。

老一輩的心,密不透風

作者 王 成


清晨,當我從美夢中醒來,決定開始寫作時,突然發現,就是七月份,我已經寫過一件事。如今,怎麼又要寫。三思之後,覺得應該寫。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睿智的思想,總是在不斷的碰撞和還原檢驗創新螺旋式上升中取得新突破。此刻,我的心中就是這感情。


二零二一年九月十八日,華州區楊濤老人去世。他是陝西省第三屆仁義老人。在他的葬禮上,有五個人一行的隊伍,他們來自於渭河北岸的大荔縣。故事就從這兒說起。

設在華州公園東門的楊濤靈堂

這五個人四位姓朱,一位姓王。他們從大荔縣來到華州區,也就是華縣,紀念一個人。一個偉大的人。不由自主想起蒲城縣某個村莊叫朱王。四位姓朱的人已經多次來到過華州區,一位姓王的也多次來過華州區,但他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叫做龍潭的村。經過了解,原來屬於少華鄉,現在屬於蓮花寺鎮。不過離華縣縣城很近。

老人們在楊濤家中

以前,我寫過《跨越兩縣的友誼》一文。現在我覺得細節越來越多了。甚至於如大海邊波浪衝擊岩一樣,心中盪起層層疊疊的漣漪。


大荔縣下寨鎮龍池村是個特別美的地方。這個村子誕生了一位老人,他叫朱輝。他和楊濤老人多年前在西安市革命公園相識。當年有四位老人在那兒受獎。一位來自於陝西漢中洋縣,一位來自於陝西蒲城,一位來自於陝西大荔下寨鎮龍池村,一位來自於華州區少華鄉龍潭村。朱輝老人比楊濤老人年齡大近十歲。然後這四位人形成了很好的友誼。

楊濤與朱輝等仁義老人合影

旁觀者或者後來的年輕人覺得不可思議。兩個地方的人怎麼能很好的經久的聯繫。他們沒有讀懂老一輩人的心。


老一輩人的心很近。並不單單由於生產力落後,需要合作;也不單單由於為了表現睦鄰友好;更不是為了利益交換。人與人之間,在老一輩人手中,可以用張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國心》的一句歌詞來描述: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老人們在楊濤家中

首先,我們這一次趕上雨季。去華州區就是要繞道華陰,走陽村大橋。我們從下寨往東走到大華路,我們又從渭河南大約是華西又往東走,不巧直接走到某個村子,那個道路又有一段路坑坑窪窪,積水嚴重,繞道而走過。然而,楊濤老人和他的「大哥哥」一般的朱輝老人的心一直在一起。大荔的他們回憶到: 有一次,叢大荔下寨又要去華州區,有事。拿個什麼呢?有人建議,春天來了,那些下寨這兒長得特別好的珍貴的香椿樹。於是就一路辛苦的用塑膠袋包著,總害怕根周圍的泥塊掉落,一路像抱嬰兒一樣仔細的保護著。然而,到了華縣,發現楊濤老人家裡莊基周圍有好多隨意爛漫成長的香椿樹。實際上,即便這樣,表示老一輩心裡裝著對方,理解欽佩坦誠團結熱愛。

楊濤老人家糧食局家屬院的一顆大樹

其次,他們從首次交往,就約定了友誼開始,栽種一些紀念的樹。如今,在華縣楊濤老人的老家,院子裡就長著好些樹。友誼之樹長青。一個家庭孩子多時熱鬧,同時也禮讓。一個家庭孩子少時,分享意識少。就像現在的城裡人,關係走動淡好多。所以,上一代人他們心胸開闊。作為兩家比較富裕的家庭,卻都很低調。從不顯富,顯擺。而是互相學習,都在給集體給國家給家鄉做了許多好事。再次不一一贅述。心裡邊親就是最好的告慰。互相為對方考慮,互相為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而考慮。


再次,下寨龍池村朱家是名門望族,最少都是人員團結,村風極為友好。華縣楊家更是為華州區貢獻了咸林中學、貢獻了楊松軒校長和楊鍾健大科學家、貢獻了攝影家愛心慈善家陝西仁義老人楊濤。要不是多次的深研,險些忘記楊濤老人真名楊鍾善,和楊鍾健是堂兄。楊濤老人的父親和楊松軒又是堂兄弟,都是「鶴」字輩。楊松軒是老大,楊濤老人的父親是排行老八。名門望族,卻從不說給別人。龍池村有位朱姓老師語文老師,在大荔中學教過書,特別優秀,退休後咸林中學返聘,又教過兩三年。可見來往不斷。

楊濤老人近期在大荔刊物發表的詩歌

最後,我想說的是,華縣和大荔不單單是兩家親,而是互相聯繫、互相幫助、互通有無、坦誠相待、同心同德、同心同行。我和華州區的許多人也開始認識,我隔著一條渭河心缺不隔,大荔在華縣走親戚,華縣在大荔有親戚。大荔去華縣看竹林,買竹器,華縣來大荔賣白菜,收小麥,收牛羊。來往綿延不絕。老一輩人心裡密不透風,新一輩人更要堅持。我的村子裡有個人叫全順,他入贅到蘇村鎮槐園村,如今家裡相當富裕,的確全部順利。渭河帶走的是水,渭河牽住的是兩岸的心。雖然不是大陸和台灣,但是天塹變通途,人們心貼在一起。大荔和華縣一家親。我們沉痛哀悼華州區的楊濤老人,他人去了,心永遠留下了他熱愛著的華縣、大荔、中國人民的心裡,正如他一輩子無數的攝影照片,總是把人民裝在心裡!楊濤老人一路走好。

華州下廟與大荔蘇村之間的渭河

作者簡介: 王成,渭南市著名英語教師。大荔縣作家協會會員。大荔縣教研室初中英語質量提升小組核心成員。共產黨員。


原文來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王 成

整理編輯:華州文史薈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