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論語》中115個成語典故及解釋,課外知識積累必備

極端萌 發佈 2020-01-03T06:59:12+00:00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書》《禮》《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鍊,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裡面也出現了很多我們現在正在用的成語,這些成語是我們考試和學習的時候都會看到的,而且這些成語都是有典故的,只是可能有很多學生不太清楚。

比如:哀而不傷。【解釋】: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致,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出自】:《論語·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都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忽略的內容。

下面給大家分享的就是《論語》中出現的115個成語典故及完整的意思解釋,希望這份資料可以幫助學生更輕鬆的理解論語。

此外,如需更多完整版學習資料,都可以通過文末方式找我免費領取!

由於篇幅原因,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如需更多完整word版學習資料,學習方法,都可以關注通過下方方式找我免費領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