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掌權後,德國軍事力量迅速飆升有多快?

千古浪 發佈 2020-04-25T07:15:16+00:00

但是正所謂「兵者,利器也」,身懷利器,必須慎之又慎,一旦掌控不好,被心懷叵測的人利用,那麼,就會釀成滔天巨禍希特勒德國就是如此,因為希特勒的上台,德國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軍事力量是一個國家穩定與安全的首要保障。但是正所謂「兵者,利器也」,身懷利器,必須慎之又慎,一旦掌控不好,被心懷叵測的人利用,那麼,就會釀成滔天巨禍

希特勒德國就是如此,因為希特勒的上台,德國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對於德國人們來說,猶如身墜冰窟,罹患地獄,《凡爾賽條約》的制裁,讓德國百姓變成了帝國列強們的奴隸。

領土被割,巨額戰爭賠償,工廠被摧毀,廠礦被侵占,稅賦被攫取,軍事被制裁,再加上列強們屢屢用槍炮作為要挾而肆意更改的條件,更讓德國民眾感到尊嚴被徹底蹂躪。此時的德國,內外交困,毫無國家民族尊嚴可言,可謂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正所謂物極必反,面對如此盤剝壓榨的德國,不滿的情緒也隨即醞釀發酵,最終催生出了激進的民族主義和極端主義。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也隨即上台,納粹雖然行事極端,思想激進,但是在當時的德國,毫無疑問,這種主張卻迎合了大多數底層民眾的心理,納粹的崛起屬於必然。

希特勒作為一戰老兵,又是一個極端民族主義者和戰爭狂熱者,上台之後,擴充軍備,對外擴張就成了其首要選擇。

由於《凡爾賽條約》的削弱,德國此前的軍事力量已經極度孱弱,軍隊和安全部隊不過數十萬,沒有空軍和海軍,陸軍只有步槍等輕武器。德國軍隊被禁止擁有飛機、坦克、潛艇和毒氣,這4項都是當時的尖端武器,是軍事大國的標配。

更為重要的是,德國境內大多數軍工企業和軍事設施都被完全摧毀,軍事工業基礎不復存在。

對此,為了恢復軍工基礎,希特勒採取了幾種措施:

納粹政府控制了全國的經濟工業和商業,對所有的工業組織進行改組,控制各產業生產,他們剔除了猶太資本家,在企業內部安插了大量的納粹分子,並製造壟斷經濟模式。

希特勒親自奔赴全國各地,會晤各地的大型金融、工商業巨頭,要求他們提供支持。其中尤為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求他們重塑軍工體系,將企業轉向軍事領域。

全面轉嚮導致民眾生活困苦,度日艱難,納粹政府再次打起民族主義的大旗,要求人們「無私奉獻」,渡過難關。

就這樣,在集全國之力重新打造的德國軍事體系的支持下,德國軍事力量突飛猛進,尤其在希特勒親手撕毀《凡爾賽條約》後,這種軍事擴充更是勢不可擋。

從1929年到1939年,德國的軍火生產能力提高了9倍,飛機製造能力增加了22倍。德國軍事力量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和蘇聯的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

1934年德國陸軍人數已經達到了25萬人,而到了1939年,德國的陸軍總數已經飆升到了275萬人之多。擁有裝甲車輛3200輛,迫擊炮3340門,反坦克炮11200門。

而此時的德國空軍也從起初的0架戰機進化到擁有1.5萬名軍官和37萬士兵,德國將所有軍費的40%都投入到了空軍建設。到了1939年,德國擁有作戰飛機4093架,飛機總數達到了11000多架。德國空軍擁有21個飛行連隊,302個飛行中隊,儼然成為世界一大空軍力量。

雖然德國此前也計劃打造一支擁有和英國海軍對抗能力的龐大隊伍,但是限於經濟和人員的影響,德國海軍始終未能突飛猛進,但是仍舊在潛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經過一系列擴軍,此時的德國軍事力量已經基本完成目標,規模成型,希特勒也終於擁有了一支挑戰歐洲的力量。雖然此時的德國軍事力量仍舊不能應付全面的大型戰爭,但是在歐洲地區,論單挑,德國軍隊真的是所向無敵。

事實證明,德國軍事力量的可怕之處還不在於硬體,而在於德國在戰略思想,軍事素養方面的全面領先,戰爭中,德國各軍種之間的配合、新式戰法戰術的運用等,讓對手眼花繚亂,毫無抵抗之力。

短短數年間,希特勒這個戰爭狂人就將德國這個歐洲任人宰割的羔羊變成了一隻下山惡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