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飄香的黃土地

天天讀報會 發佈 2020-05-12T17:14:59+00:00

央廣網固原5月12日消息艾草,自古有驅邪保平安之說,端午節時家家在門前屋內插艾草,以慶祝端午安康。西吉縣位於六盤山西麓,地處黃土高原,土地遼闊,土壤深厚、通透性好、含鉀豐富,年均氣溫12.7攝氏度,年均降水量約570毫米,非常適合種植艾草、黃芪、金蓮花等中草藥材。

央廣網固原5月12日消息(記者郭長江 許新霞 彭照)艾草,自古有驅邪保平安之說,端午節時家家在門前屋內插艾草,以慶祝端午安康。艾草喜水,為清白色,產生的香氣可以辟邪驅蚊蠅。唐代詩人杜甫在他的《浣溪沙》中如此描述: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熏,使君原是此中人。

六盤山區初夏的雪(央廣網記者 郭長江 攝)

已經立夏,突如其來的一場雪卻打破了六盤山區該有的夏日景象,讓萬畝梯田和滿山遍野的山花披上了銀裝。寧夏西吉縣某種植基地里,散發出濃濃艾香的艾草正在悠然生長。

西吉縣位於六盤山西麓,地處黃土高原,土地遼闊,土壤深厚、通透性好、含鉀豐富,年均氣溫12.7℃,年均降水量約570毫米,非常適合種植艾草、黃芪、金蓮花等中草藥材。正是這樣的優勢,吸引著許多外地客商的目光。福建人林玉清就是其中一位。

艾草育苗基地(央廣網記者 郭長江 攝)

艾條(央廣網記者 郭長江 攝)

2017年3月,林玉清創立的寧夏澤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駐西吉閩寧產業園,這是一家集艾草等相關中草藥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業企業。為什麼選西吉?早在公司成立前,他就通過各種方式對西吉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考察。除了有適合種植中藥材的「地利」自然條件,土地、勞動力價格也符合他的預期,再藉助閩寧協作的「東風」,以及未來艾草廣闊的市場前景。他毅然決定來這裡發展。他還特意給自己的公司取名為「澤艾堂」,希望他的艾草產品帶給人們祥康的同時,也能給當地貧困群眾帶來收入。

種類豐富的艾產品(央廣網記者 郭長江 攝)

在西吉縣「閩寧工業園區」的澤艾堂有限責任公司,還沒進車間的門,一股濃濃的艾香撲鼻而來。車間裡,工人們正有序地對艾草進行各種各樣的加工。工人們分工協作……在忙碌的機器聲中,一根根艾灸條完成了從生產、封袋,到最終打包的過程。再往裡走,貨架上一排排包裝好的艾草製品忽然映入人們的眼帘。如不是親眼所見,根本想不到原來看起來那麼普通的艾草居然能衍生出這麼多產品:艾灸條、養生足浴包、眼部艾灸器、艾紅花餅……這些還不算,林玉清介紹說,澤艾堂目前建有8條生產線,有66種產品之多。然而,對林玉清來說,這些成品是其次的。在他看來,澤艾堂成立三年來,經歷的風風雨雨才更令人印象深刻。原來,澤艾堂創立不久,採取了一種「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訂單合作模式,與當地多家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及種植戶在西吉推廣種植艾草。剛開始種時,由於氣候較為乾旱,成活率較低,農戶種植的積極性也不高,收入還不如傳統的蔬菜。不過,這並沒能動搖林玉清的決心,他想盡各種可能的辦法:派技術人員定期到田裡給農民做技術指導,還從南方等地聘請了一些專家到合作社進行種植培訓。這些措施大幅提高了艾草的種植成活率。2019年,公司推廣種植5000餘畝,激勵了當地農戶。有的村民乾脆將家裡的十餘畝地全部用於種植艾草。「去年艾草畝均可增收千元以上,帶動了建檔立卡戶務工4000人次。」林玉清說。

澤艾堂的女工(央廣網記者 郭長江 攝)

據了解,公司現有65名職工中,29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此外,澤艾堂還在西吉縣將台堡和偏城兩個鄉鎮建設艾草扶貧車間,將生產車間搬到農民家門口,直接帶動當地多名建檔立卡戶等弱勢群體就業。今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為緩解西吉縣防疫物資緊缺的問題,澤艾堂緊急召回正在休假的部分員工,啟動復工復產工作。在西吉縣的支持下,從2月3日開始,公司就已經復工復產,全力生產各類具有殺菌消毒作用的艾條,保障疫情需要。不僅如此,還捐贈了十多萬元的物資給西吉縣應對新冠病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為當地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艾絨等(央廣網記者 郭長江 攝)

林玉清說,儘管澤艾堂正在一步步邁入正軌,但仍面臨著一系列問題:科技人才匱乏、研發能力較低、融資困難、科研投入見效慢……「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壯大研究團隊、加強與區內外科研院校的合作、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做好線上線下品牌推廣,為西吉乃至寧南地區樹立一個新的靚麗名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