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沒資格擁有愛情嗎?

情感兩性學 發佈 2020-01-05T22:53:12+00:00

文|張平插圖|來自網絡01.傲慢與偏見會讓一個人,徹底展露她心底的自私與無知。這些缺點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上,工作上會很容易被發覺,而在感情中的傲慢與偏見,卻是要一點點在相處中去感知的。

文|張平

插圖|來自網絡



01.

傲慢與偏見會讓一個人,徹底展露她心底的自私與無知。

這些缺點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上,工作上會很容易被發覺,而在感情中的傲慢與偏見,卻是要一點點在相處中去感知的。

最近看過一檔相親節目,台上有一對兒男女嘉賓互動的很頻繁,台下的觀眾和主持人都認為這是很有希望的一對兒,結果在得知男嘉賓來自於單親家庭的時候,台上的女嘉賓滅了燈。

滅燈也就是表示女嘉賓放棄和男嘉賓的進一步了解和接觸,在男嘉賓下場的時候,主持人請女嘉賓,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

女嘉賓說自己的前男友就是來自於單親家庭,他總是會說自己的家庭不完整,媽媽獨自帶大他不容易,要多包容體諒、孝順自己的媽媽。

女嘉賓也認為是人之常情,可是接觸下來女嘉賓覺得前男友和她母親的感情是超乎了正常的界限的

並且前男友在和他的相處中,一些大事小事堆積起來給她的感覺就是:我是單親家庭,我媽媽獨自一個人帶大我不容易,而你是雙親,你父母付出的沒有我母親付出的多,生活也不如我們艱辛,所以所有人都要包容我的媽媽。


女嘉賓最後說,我沒有那樣無私寬廣的包容心,我追求公平的生活態度,所以我不想再經歷一樣的感情。

嘉賓的論述有一些道理,但是也有失偏頗。

她所說的發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事情並不是普遍的案例,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會有同樣的態度問題、情感問題。

趨利避害是一個人的本能,我們也不會過多的要求別人什麼,只是看著如此相配的兩個人不曾真正的了解對方,就因為單親家庭而錯過有些遺憾罷了。

哲學家卡爾波普曾經說過:不管我們已經觀察到多少只白天鵝,都不能確立所有天鵝皆為白色的理論,只要看見一隻黑天鵝,我就可以駁倒它。

其實,這條理論放在這個女嘉賓處,放在單親家庭的問題上仍然適用。

02.

現在社會中對於離婚這件事情已經不像從前那樣牴觸,但是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把分手、離婚變成一件很隨意的事情。

單親雙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長的品行,一個不健康的父母就會有大機率培養出一個不健康的孩子。

周微微有一個相處兩年多的男朋友,上周男友邀請周微微到家裡去做客,結果去男友家後第二天男朋友就在電話里和她提出了分手。

周微微很詫異,兩個人兩年來相處的都很和諧,如果不是年齡小,也許都已經可以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周微微和男友說自己並不是死纏爛打的人,但是也要明白分手的原因是什麼。

男朋友在電話那端支支吾吾,最後說出是自己的媽媽不滿意周微微的家庭狀況。

周微微問男友說:我的個人情況,你之前不是都知道?男友說,自己沒有和家裡提過周微微的家庭狀況。

周微微問:「相戀兩年,你媽媽一句話就分手?而且還是在電話里?」

「我媽說我們最好不要再見面,她不讓我娶單親家庭女孩」

周微微答:「好,我也不想嫁一個媽寶男。」

據了解周微微本人和兩個人相處狀態的人都知道,周微微雖然出自家單親家庭,但是為人個性開朗活潑、並有受到家庭的影響;兩個人在戀愛的接觸期間,也是周微微用自己的好性格、高情商來幫助和包容自己的男朋友的。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相親是有鄙視鏈的,而單親家庭處在鄙視鏈的最底端。有的女孩子因為來自單親家庭,在介紹的第一環節就被拒絕了。

可是每個人的心路歷程並不一樣,每個人對生活的感受,個人狀態也並不一樣,就用一個未可知的擔心來否定一個人,是否過於倉促和輕率呢?

03.

明星陳學冬成長於單親家庭,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小時候家裡人告誡我,單親家庭的孩子需要謹言慎行,因為你所有的行為和習慣都可能會歸結於家庭的破碎。

單親家庭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成長於單親家庭的人,真的會有人格缺陷嗎?

心理學研究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們給單親家庭的人貼上了各種標籤:個性敏感孤僻易怒;不善於人際交往,不善於處理感情問題等等。

但是給出這些結論的同時都有三個條件和一個大前提,三個條件即為:

父母在離婚前經常在孩子面前爭吵;離婚後行使撫養權的一方把離婚的怒氣怨氣發泄在孩子身上;由於離婚造成了子女受到同學的霸凌。

大前提是:孩子處於敏感、叛逆的青春期。

一個人早期的生活經歷和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心理成長確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出於生存的本能,我們都會主動去適應周圍的環境,並模仿和熟悉父母生活的相處模式,因為人處於自己熟識的環境和感情模式中,更有安全感。

可是這並不能作為我們否定單親家庭的孩子,指責他們是不適合溝通相處,不善於處理感情問題的一個準則。

孫儷在他12歲的時候,父母便離婚了,父親沒有照顧過他們,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孫儷與與母親相依為命卻活成了一個陽光,善良,自信,從容的人。

我們從她的身上看不到負能量,從她和鄧超的婚姻中感受到的都是滿滿的幸福,在她處理孩子的一些問題上也會感受到她的母愛和高情商。

有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不敢和單親家庭的孩子戀愛。

可是你要知道父母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父母的生活也不是我們可以左右的,即使生長在健全的家庭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特定的一些小性格。

活在這個世上,我們所要做好的第一件事便是陽光坦蕩,去感知並且完善自己的缺陷,如果遇到那個讓你心動的人,你們就一起努力做好心目中的自己。


--END--

作者簡介:張平,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知名情感自媒體。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