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男朋友同居後,他為什麼越來越冷淡了?

谷聲熊 發佈 2021-10-15T01:46:43+00:00

後台有位女生朋友,向熊傾訴了她最近的感情狀況。「我們倆就這個問題也溝通過,但是好像越溝通越糟糕,一溝通就吵架……我該怎麼辦呢?」


「好不容易結束一年多的異地戀,搬來他所在的城市一起生活,卻發現同居之後,他好像對我越來越冷淡……」


後台有位女生朋友,向熊傾訴了她最近的感情狀況。


她說,原本和男朋友異地的時候,逮著機會就會說好多話,分享好多日常;


同居之後,兩人經常因為一些生活小事吵架,真正入心的交流也變得好少好少。


「我們倆就這個問題也溝通過,但是好像越溝通越糟糕,一溝通就吵架……我該怎麼辦呢?」


熊覺得,每對同居情侶都會經歷生活習慣差異的磨合期;


所以也如這位朋友所說,這期間的溝通非常重要。


但熊其實想問的是,大家真的溝通對了嗎?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把溝通當成一種情緒發泄的方式,通過「溝通」把對對方的不滿一股勁地倒出來:


「你應該多空出一點時間陪我。」

「你為什麼總是這樣……」


熊覺得,好的溝通,確實能夠發現並解決問題,且讓感情升溫。


但如果是這種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在對方身上的溝通,只能稱為「互相找茬」。


當然啦,這種發泄情緒式的溝通通常是我們很難察覺到的;


熊最近在一本書中,就讀到這樣一個觀點:


情侶在日常交流中,有些不易察覺的不恰當措辭會導致親密關係走下坡路。


這些不恰當措辭只是讓你的情緒得到了宣洩,而沒有和伴侶達到有效溝通。


這本書,就是熊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一生的親密關係》。



書的作者亞歷山德拉博士,是美國西北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婚姻與家庭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


在美國西北大學,她所教授的「建立愛與持久的關係:婚姻101」課程,廣受好評,在親密關係的溝通領域,有著深入的研究。


那熊今天呢,就將作者在書中提到的,我們在交流中不輕易察覺的不恰當的措辭,以及相應的恰當措辭分享給大家;


希望大家都能度過所謂磨合期,和愛的人長長久久走下去~


「你需要……」


「你需要對我道歉。」

「你需要少花點錢。」

「你需要……」


情侶相處久了,很容易出現這種「發號施令」的語言。


作者分析說,這種語言其實藏著我們內心的恐慌情緒;


只有當伴侶按照我們的想法改變了自己的行為後,我們的內心才能不再恐慌。


即使我們的說法是有道理的,這套語言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兩人親密關係。


「因為人們總會在他人控制自己的時候,增強抵抗的意識。」


所以呢,這種語言常常會激起對方以下抵抗:


-「你需要對我道歉。」

-「憑什麼呢?」


「你需要少花點錢。」

「不,我不想。我就不想。」


即使對方沒有將這些抵抗說出口,內心也必然會有這一抵抗過程。



因此作者建議,當你希望對方改變的時候,與其去發號施令,不如傾聽內心的恐慌,並嘗試將它們表達出來。


例如,不要說「你需要少花點錢」,而是直接說:


「我最近好擔心我們的財務狀況,帳單越積累越多,很害怕,我覺得我的擔憂被你忽視了。」


這是一種表達脆弱的勇敢語言,能讓對方容易理解我們的恐慌情緒,進而去反思自己的行為。


熊覺得,每個人都擅長表達堅強,卻很難去表達自己的脆弱;


但戀人之間,不就是坦誠脆弱,然後再相互治癒麼?


「你總是……」、「你從不……」


「你總是把衣服放在這裡。」

「一起住以來,你從不做家務。」


當伴侶吵架時,常常會使用「總是」「從不」這樣的字眼。


在作者,武斷地指出伴侶「總是」「從不」做某件事,通常是不符合事實的指責;


即使這樣的說辭碰巧是準確的,也會激發對方的敵對情緒。


所以當伴侶聽到這兩個詞時,要麼會去找到一個例外情況來否定指責:


「我從不做家務?所以昨晚的衣服是誰曬的?」


要麼,就會找到你「總是」「從不」做的事情:


「你總是不分青紅皂白就罵人。」


作者形容說,這樣線性的責備遊戲一旦開始,就會來來回回地繼續下去,最終會讓兩人的關係越來越冷淡。



不過作者也分析說,在說「總是」、「從不」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提高音量,想引起對方的注意力;


而這也表示了,我們內心其實是渴望被傾聽的。


所以不妨改用委婉、有效的,比如「最近」、「似乎」、「很少」這類措辭:


「你似乎最近都沒幫忙做家務哦,也不知道誰之前咋承諾的來著?」


以這種措辭既能夠向對方傳達了你的想法,也能夠讓對方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你應該……」、「你不應該……」


「你應該早點睡。」

「你不應該總是忙工作。」

……


或許對伴侶的關心,我們總是會說出「你應不應該」的句式。


而作者說,與「你需要」的句式類似,「應不應該」反映了一種對控制的追求。


「這類語言不僅會在你和伴侶之間製造障礙,而且會在你和幸福之間製造一道障礙。」


她說,「應不應該」的語言是一種信號,它在提醒自己內心中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內心中存在某種希望得到的渴望。


因此,我們要主動說出自己想要什麼,比如,採用「我很想要」、「我想你能」等句式:


「我想你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樣我就不會擔心你了。」

「我很想你能抽出一個晚上的時間,我真的很想和你待在一起。」


這種方式比強硬的「應不應該」,要有效得多。


「你讓我覺得……」


當他人的行為讓我們產生煩惱時,我們就很容易推卸責任;


在親密關係當中,就很容易出現「你讓我覺得」句式:


「你讓我得好累……」

「你讓我覺得自己好糟糕。」


作者說,這種措辭會在三個方面損害親密關係。


首先,這種語言包含著一種若隱若現的責備。簡單來講,就是有點陰陽怪氣,讓對方聽著不舒服。


其次,這類語言的本質是自我放棄。


「在這個語言中,你已經放棄了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置於他人的擺布之下。當一個人自暴自棄的時候,就無法和別人有親密聯結。」



除這些之外,這類語言還透露著我們忘記了刺激和反應之間的情境。


意思是說,當我們被伴侶的行動刺激之後,我們略過了情境,直接做出糟糕的反應。


所以,作者建議,我們在表達情緒時,要使用「XYZ聲明法」:


「當你X時,我在Y情境中,產生了Z情緒。」


舉個例子,或許大家能夠好理解一些了:


「當你在聽我說和同事吵架的事情時,你冷笑了一聲,我覺得好生氣,並且感覺到不被尊重。」


這種表達方式,既要求了他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補充了事情發生的情境,也表達了:「為我們自己的情緒負責。」


明晰了彼此在一件事中所要承擔的責任,會讓彼此都舒服,自然也就能促進親密關係。


「你為什麼要……」


「你為什麼要欺騙我呢?」

「你為什麼不把衣服疊起來呢?」


和前面講到的句式同理,作者說,「你為什麼要」和「你為什麼不」這樣的句式,特別容易激發伴侶的敵對情緒。


因為,這看似是希望對方給自己一種合理的解釋,但實際上,這種句式的語氣,往往帶有指責的意味,並不能做到有效的溝通。


伴侶的行為所帶來的痛苦,也會一直存在。



可以換一種委婉的方式來詢問伴侶:


「是什麼阻礙了你不對我說實話?」

「是在忙工作嗎,衣服又忘記疊了。」


這種委婉的方式,能夠引導對方坦誠相對,說出真正我們想聽的那個原因。


「我怎麼樣才能讓我的伴侶去……」


「我怎麼樣才能讓他對我熱情一點?」

「我怎樣才能讓他多點時間陪我?」


最後這一種句式,或許是在我們腦海中曾閃過的某種想法,也或許是在和朋友聊天中說過的某句話。


作者說,這類句式很難被察覺,卻隱藏著很大的問題。


「這種方式表達了你的擔憂並且反映了你認為自己沒有權力來要求對方,導致了你需要通過間接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用間接的方式來滿足的自己的需求呢,後果往往會變成:


我們需要對方不斷地去猜測我們想要什麼;

但對方一直猜不到,緊接著陷入抱怨的情緒。


對此,作者說,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有需求和渴望是再合理不過的事情。


所以,有需求和渴望,不妨就直接一點~


當然,直接不代表我們可以不重視表達的技巧。


在書中作者提供了一個表達技巧,來幫助我們來表明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述說-關聯-抉擇。


述說:我渴望我們能更親密。

關聯:我感到悲傷和不受重視。

抉擇:我要把它當作一個問題提出來。


舉個例子來說就是:


「我渴望我們能更親密,你一直忙工作會讓我們感到自己不受重視,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是個問題,所以想和你說說。」


像這樣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會讓對方一直處在猜測中,兩人的關係也就不會出現各種誤會。


熊覺得,即使是伴侶,也沒有特異功能能隨時猜出我們在想什麼;


在感情中打「直球」,或許有「快准狠」之效噢~


書中有句話熊很喜歡:

「愛不是終點,

而是一個過程。」


感情中所謂對的人

並不是他有多完美


而是他像一面鏡子

照見我們自己

好讓我們一點點地

成為更懂愛的人


各位,晚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