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民十二大聖地

齊聲喚賢 發佈 2020-05-03T22:16:25+00:00

在中國歷史上,有據可考的有中國移民十二大聖地。專家考究認為,鵝頸大丘應該就是泰和縣境內的一大塊當時集中移民的營地,泰和縣地圖:查到「鵝頸頭、芫丘和橋頭、熊家村,在贛江刀子角渡口遙相呼應,大丘應該就在以這塊為中心的地方。 《湖南日報》2016年7月22日第16版「湘江周刊·湘韻」專

在中國歷史上,有據可考的有中國移民十二大聖地。其中最早的,也是規模最大的移民潮出自今河南。即:滑縣白馬城、「光州固始」(今河南省信陽市的固始縣)、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一帶、廣東省南雄市區珠璣巷(因今開封珠璣巷而得名)。

一、河南滑縣白馬城:

河南滑縣白馬城,根植了一種深厚的「移民情結」。嶺南「白馬現象」與中原「槐樹現象」,異曲同工,都是歷史的回音。

「白馬城」「白馬縣」均為古地名。秦置白馬縣,屬東郡,漢至晉屬屬東郡,歸今河南政區。晉武帝咸寧三(277)年,封皇子司馬允為濮陽王,分東郡置濮陽國,白馬縣屬濮陽國(兗州之濮陽國之白馬縣,有瓠子堤)。濮陽國所統4縣,即有白馬縣。北魏天興中移治滑台城(在今滑縣東)為郡治所。隋開皇元(581)年,白馬縣屬汴州東郡。唐武德元(618年)年為滑州治所。在唐代,白馬縣還是汴滑節度使、滑亳節度使治所。宋、金、元為滑州治所。明洪武三(1370)年,廢白馬縣入滑州。洪武七年(1374年)降滑州為滑縣。 滑縣今屬安陽市。

秦時派員定「百越」,謫中原50萬人戍守嶺南,屯居邕欽廉(今兩廣一帶)三州。北宋皇佑年間及南宋初期,又有大批北民南遷。這些北方移民的後裔,自稱「祖先從白馬來」。宋代也有的從山東白馬苑(今河南滑縣)遷來,至今已有76代。宋熙寧年間,陸逵、趙禼為正、副招討使,率領10萬大軍南征,其中有一部分將士落籍南寧。據悉,滑縣白馬遷往南寧,至今人口已經在300萬以上。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從白馬津渡黃河;秦二世三年,漢高祖劉邦與秦大將楊熊大戰於白馬坡,並派將軍劉賈等領兵兩萬渡白馬津入湘楚之地,

如今白馬坡所在地道口燒雞名揚神州,道口鎮是全國著名的標準糧田示範區。

二、「光州固始」(今河南省信陽市的固始縣):

福建和台灣的許多姓氏的祖先大都來自「光州固始」(今河南省信陽市的固始縣),固始成為閩台一帶許多姓氏的尋根集中的地區。這與中國歷史上中原民眾三次大規模地向東南遷徙有關。第一次是西晉末年隨著晉朝皇帝的南渡而出現的移民潮。《閩書》記云:「永嘉二年,中原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胡是也。」《福建通志》、《福州通志》及福建的杜黃陳鄭等大姓的家譜族譜中也有相關的記載。福建客家人的林氏曰曾「聚族於河南光州」。

第二次發生在唐朝初期。唐高宗總章二(669)年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平叛,其哥哥陳敏、陳敷率58姓軍校增援,這些人都是固始人。陳元光父子因此被譽為「開漳聖王」。閩南尚有100多座陳元光廟宇,台灣存53所。隨陳元光入閩的87姓軍校均就地傳衍,成為各個姓氏的開閩始祖。

第三次大規模移民潮發生在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國時期。十國之一的閩國的創建者王審知即是光州固始人。唐末大亂,農民起義軍首領之一王緒率眾攻占光州,自領光州刺史,王審知及其兄王潮、弟王審邽參加了王緒的軍隊。不久王審知兄弟殺掉王緒,王潮代領光州刺史。王潮死後,王審知在唐末時被朝廷授為威武軍節度使、福建觀察使,於是率部入閩,割據一方,五代初後梁開平三(909)年被朱溫封為閩王。

今天可以看到的福建一些大姓的族譜、家譜,如姓、王、陳、劉、黃、鄭、周、許、方、曾、吳、謝、尤、施、余、顏、呂等20餘種譜牒資料中,都有其祖先由固始入閩的記載。

三、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一帶。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一帶廣東省南雄市區珠璣巷

台灣人素有「河洛郎」的自稱。「河洛」即指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帶。台灣的民眾又大多數都是來自福建,因此台灣的諸多姓氏自然來自光州固始。有人說,福建人來自固始的,占福建人口總數的70%左右,而台灣人來自福建的,占台灣人口總數的70%左右。今見《台灣通志·氏族篇》中記載,大約有60個姓氏來自光州固始。

1926年,日據當局對台灣漢族祖籍地進行調查,台灣在籍漢人達3751600人,其中祖籍地為福建省者3116400人,占人口總數的83.1%.原籍為泉州、漳州的,約占70%以上。1979年台灣公布,全台灣1740萬人中,漢族有1710萬人,占98%,占80%的是由福建去台灣的河洛人。1988年,台灣出版了巨著《台灣族譜目錄》,收錄了200多種族譜,這些家族的開基祖大部分是來自中原河洛。台諺曰:「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陳、林、黃、鄭四姓等大姓來台始祖均來自固始。據專家考證,每5戶台灣居民中,有4戶先民來自固始。 自唐代以來

固始縣原政協副主席、現任固始文史研究院院長陳學文提供的資料顯示:1953年台灣官方的戶籍統計,當時戶數在500戶以上的100個大姓中,有63個姓氏的族譜上均記載其先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這63個姓氏共670512戶,占當年台灣總戶數828804戶的80.9%. 這就意味著:每5戶台灣居民中,有4戶先民來自固始。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連戰在北大演講時,說:「在台灣,我們有原住民,有客家人,我們大多是『河洛郎』。」其中「鄭」姓後出鄭成功,「施」姓後出施琅。

福建漳州詔安縣太平鎮白葉村(舊稱「詔安縣三都鎮磁窯村」)有座保存400多年的圓形土樓:「星斗樓」。200多年前,「開漳聖王」的第35世孫陳烏曾生活在這座土樓里。1760年左右,年輕的陳烏漂過台灣海峽,成為陳氏去台始祖。陳烏的後裔陳道明與朋友合夥投資2400多萬元,在固始修建一座雙語幼兒園。史載:葉、游、沈稱固始走出的葉、游、沈成為閩台始祖。史還載,隨王審知入閩者有陳、張、李、王、吳、蔡、楊、鄭、謝、郭、曹、周、廖、莊、蘇、何、高、沈、盧、孫、付、黃、薛、韓等27姓,台灣流傳家譜中寫明源於「固始」的有18姓。

史學家李學勤研究認為:歷經多次遷徙艱險和開閩之苦之後,這批固始後裔養成了冒險犯禁、勇於進取的移民特質,尤以居於漳、泉沿海的移民為最。……移居閩、台的中原後裔保持著「同文同種」的傳統,走到哪裡,便把中古河洛話帶到哪裡。

四、廣東省南雄市區珠璣巷:

在移民歷史中,珠璣巷是中原移民進入嶺南的首站和中轉站,被譽為廣府人的故鄉。史料記載,珠璣巷得名,與唐敬宗的珠璣賞賜有關,珠璣巷在唐代時還叫「敬宗巷」。其實,珠璣巷最早的移民、也是影響最大的一次是古代汴梁城(今開封)的珠璣巷人遷徙。至今,開封也有珠璣巷。

這裡接納過179個姓氏宗族的去留,其中不少人背井離鄉遷往珠三角和海內外各地,由此創下了中國南遷歷史的輝煌

五、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石壁村:

石壁村位於閩贛邊界武夷山的東麓,現在是一大鎮子,為聞名海內的客家人祖籍地與中轉站。自從唐宋以來,為躲避戰亂,大批中原先民輾轉遷徙到以寧化石壁為中心的閩粵贛結合地,至唐宋間,石壁已經匯聚了213個姓氏數以萬計的南遷漢民祖先,孕育形成第一代客家人。如今客家後裔遍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口數量達1億多人。這裡的客家公祠供奉著161姓先祖神位,成為客家世界總家廟。寧化每年10月舉辦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現已連續成功舉辦23屆,吸引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千團隊100餘萬人次來寧化尋根謁祖、祭祖祈福、參觀旅遊。2012年11月,世界客屬第25屆懇親大會在寧化舉辦。2008年,寧化石壁客家祭祖大典入選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石壁客家祭祖習俗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石壁客家祖地2015年被全國僑聯認定為「中國華僑國際交流基地」,2017年列入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重點保護目標。

六、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下:

這一次移民運動,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遷徙,共涉及812個姓氏。《明太祖實錄》、顧炎武《日知錄》、山西《洪洞縣誌》以及洪洞縣《大槐樹志》等史料載,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深感中原空虛,採納了萄州蘇琦、戶部郎中劉九皋等人的奏議,決定從人口稠密的山西向中原一帶移民。自洪武初初年至永樂十五年的五十餘年間,先後組織了8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實際上不止於此。據史志、族譜等文獻記載和眾多的專家學者調查考證,洪洞大槐樹有組織的官方移民,始於金初天輔年間(公元1117~1123),延至清代乾隆時期(公元1736~1795),歷經金、元、明、清4個朝代,時間跨度達六百餘年。移民次數在20次以上,有確鑿文獻記載的即有18次。其中以明朝洪武年間移民次數最多(10次),規模最大,移民量達80萬以上。

據不完全統計,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姓氏共812個,移民分布共18個省(市)、500個縣(市)。其中:遷徙人口尤以河南最多,共有106縣(市))。下來是,北京、天津、河北一帶共計129縣(市),山東92縣(市),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共計62縣(市),陝西、甘肅、寧夏51縣(市),山西本省34縣(市),內蒙古8縣(市),遼寧11縣(市),吉林3縣(市),黑龍江3縣(市),廣西1縣。

七、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瓦屑壩:

瓦屑壩是鄱陽湖湖畔的一個古老渡口,是明初江右民系移民皖鄂兩省的集散中心,政府官兵將被安排移民的對象聚集到瓦屑壩,然後上船遣送到安慶府等目的地。

瓦屑壩移民原居地分布在江西饒州(鄱陽)、九江兩府各縣。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後,為了治理國家,朱元璋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恢復生產和發展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即大規模移民。葛劍雄在《安慶日報·下午版》(2000年3月1日)載文《瓦屑壩——安慶人的根》,稱:「當時,有一個叫瓦燮坽的地方,那就是瓦屑壩。自元至正十一(1351)年,朱元璋決定對江淮地區進行移民,「朝廷命令遷饒州民眾填實安徽、湖北、河南等地」。

八、湖北省麻城市孝感鄉:

這裡是「湖廣填四川」的起始地、集散地和中轉站,因而成為眾多川渝民眾心目中的聖地,至今流傳著「湖廣填四川,麻城過一半」之說。麻城市於2011年7月22日至25日,召開了「明清移民與社會變遷——『麻城孝感鄉現象』學術研討會」,來自四川、湖北、重慶等省市共50名專家學者與會,研討麻城孝感鄉的社會變遷和移民文化歷史。這裡,先後成立了麻城「孝感鄉現象」研究學會,修復了高岸河移民碼頭,開發了孝感鄉都沈家莊,規劃建設了移民博物館和移民公園,擴建了五腦山旅遊公路等。如今,每年前往麻城尋根問祖的川渝人士絡繹不絕。

九、江蘇省蘇州市閶門:

《明實錄》記載,吳元至正二十七(1367)年九月「克平江(蘇州),……徙蘇州富民實濠州」。葛劍雄《中國歷史上的移民發源地之三──蘇州閶門》,寫道:「蘇州市閶門為移民聚散地 」,「在元末明初,由蘇州、松江、嘉興、湖州、杭州五府州的移民,都集中在蘇州閶門,再遷往各地」。吳必虎《歷史時期蘇北平原地理系統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蘇州人北遷的原因是江南有麻蜂螯人,被螯即死,人們只好向北逃,直到過了長江才沒得事。」

一些地方志也都有所載。寶應縣陳守言《寶應史事》稱,該縣的望族朱、劉、喬、王都是明初從蘇州閶門遷去的。興化市原縣誌辦調查認為,該市的許、顧、楊、張、朱、周、姚等許多姓氏,遷自蘇州閶門。興化市元末僅8600餘人,洪武九(1376)增加到75700餘人,增長了8倍多。民國《續修鹽城縣誌》載:「元末張士誠據有吳門(今蘇州),明主……驅逐蘇民實淮揚二郡。」《民國阜寧縣新志》說:「境內氏族土著而外,遷自姑蘇者多。」民國《泰縣誌》所載「明初遷泰」的氏族有姑蘇劉氏等十多姓氏。乾隆四十四(1779)年《新安鎮志》、咸豐《施氏族譜》、《昭陽(興化)鄭氏族譜》、江都《雙溝鄉志・人口志》等,都分別介紹了當地人的先祖地,在蘇州閶門。

十、山東省兗州市棗林莊:

葛劍雄、曹樹基近年來經過實地調查考證認為,當今山東兗州縣安邱王府村所在的濟南府,元明時期是交通要道,未受戰亂波及,人口較為稠密,是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

根據文獻記載,從洪武三年至七年(1370 ——1374)間,官方對鳳陽府至少組織過三次大規模的移民。在安徽的淮北、亳州、阜陽地區的人,皆明初山東移民後裔。《濉溪縣誌·人口志》(1987年版):寫道:「本縣移民多在明洪武年間自山東棗林莊徙入。」太和縣史老家家譜記載:「我避元末戰亂,高祖史興於明洪武二年經山東棗林莊遷居太和縣。」《阜陽潁東尹氏族譜》(光緒二十六年)記載:東方公堂兄弟十一人,明洪武初年自山東棗林莊遷居潁之東鄉。」1988年利辛縣地方志辦公室曾組織過一次大型的姓氏源流調查,被調查眾口一詞的說,祖先來自山東「棗林莊」。據正德《潁州志》(今阜陽市)記載,洪武十四(1381)年潁州有土著1700戶,正統七(1442)年增加了338戶流移客戶;至成化十八(1482)年土居主戶增加到2544戶,流移客戶增加到6356戶,移民戶占總數的7100。所增加的人口,十之八九來自於棗林莊。安徽《濉溪縣誌》稱:「占本縣人口80%以上的「周、吳、鄭、王、李、丁、梁七姓」,均為在明洪武年間和清初的山東移民。

此外,河南鹿邑的丁氏族譜載:「吾始祖原籍山東諸城棗林莊。」遼寧、吉林等地的一些民眾稱,其祖籍原系山東棗林莊,清初移民加強邊疆,遷居關外,

據考,此棗林莊應為山東兗州安邱王府村。

十一、河北省灤平縣小興洲:

張廷玉等撰《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唐山市地名辦公室編《唐山市地名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灤平縣誌編委會編著《灤平縣誌》(遼海出版社1997年版)均載,灤平縣小興洲又是明初洪武、永樂年間官方組織移民的又一集散之地。為進一步鞏固、發展北平地區社會經濟,確保京城安全,先後抽調長城以北27個衛所的將士圴5萬人,在北京附近屯邊戍守。同時,多次組織大規模的強制性移民,安置於附近各縣,移民總數達數十萬之多。涉及到張、王、李、劉、梁、孫、崔、鄧、杜、魏、邢、徐等數十個姓氏。由於小興州是長城古北口外的第一重鎮,位於遼東、內蒙古南下北京的交通要衝,因而也就成為歷次移民的集散中心。小興州成為河北、內蒙古、山東、東北等地,眾多姓氏尋根問祖的朝宗祖地。

 十二、江西泰和鵝頸塘(大丘):

幾家新型媒體均傳文《湖南幾十萬謝姓後裔的移民聖地——江西太和鵝頸塘(大丘)》。

湖南的劉、謝、王、蕭、張、李、何等各大姓氏族譜,都在尋找江西省泰和縣的如下地名:鵝頸丘五十二都、鵝江大丘、鵝公大丘、鵝掌大丘、鵝頸大丘、鵝頸塘、鵝頸、青石板、圳上、圳上梅子坡、圳上棗子坪、大橋頭金竹林、大橋鄉永樂村、母家村、族著圳上、陳家灣、岩後深基溝大石包王家村、千秋鄉十八都、大古墳、古家莊、王望村、五甲塘、鮮家村、上壩村、圳上潼江灣、榮坪鄉、圳上黃家,早禾鄉、普樂鄉永盛里均(圳)上、上壩村後改為熊家村……,這些系列地名,均距古時的吉安府及今泰和縣不遠。

專家考究認為,鵝頸大丘應該就是泰和縣境內的一大塊當時集中移民的營地,泰和縣地圖:查到「鵝頸頭、芫丘和橋頭、熊家村,在贛江刀子角渡口遙相呼應,大丘應該就在以這塊為中心的地方。

《湖南日報》2016年7月22日第16版「湘江周刊·湘韻」專欄載文《鵝頭大坵:湖南人心靈的故鄉》,寫道:鵝頭大坵,也有作 鵝頸大坵、鵝公大坵。可能是一個地名,它出現在很多地方的由江西遷出的家族族譜上面。……江西省吉安府泰和縣十八都鵝頸大丘圳,其實也就是現在的泰和縣中龍鄉。查《泰和縣地名志》載:「鵝公腦,位於縣境東南33公里」 道光《寶慶府志·武功錄》記載:「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採取大規模移民政策,從江西泰和、安福等地遷移大批漢人往湖南新化墾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