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電池,為何飛起?

格菲自媒體 發佈 2020-02-12T04:45:39+00:00

該技術是在晶體矽上沉積非晶矽薄膜,它綜合了晶體矽電池與薄膜電池的優勢,是高轉換效率矽基太陽能電池的熱點方向之一。2019年7月,山煤國際公告和鈞石集團合作建設10GW異質結生產線。

整個概念板塊,幾乎快漲停了。


HIT電池?

異質結電池(HIT),全稱晶體矽異質結太陽電池。該技術是在晶體矽上沉積非晶矽薄膜,它綜合了晶體矽電池與薄膜電池的優勢,是高轉換效率矽基太陽能電池的熱點方向之一。

相對於傳統晶矽技術,由於非晶矽薄膜的引入,矽異質結太陽電池的晶矽襯底前後表面實現了良好的鈍化,因而其表面鈍化更趨完善。

利用非晶矽薄膜與單晶矽襯底異質結結構的異質結電池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效率高、低光衰、溫度係數低、弱光響應高等諸多優勢。這些優勢帶來的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電池具備更高的發電能力、度電成本更低。

關於HIT電池的五大利好!

沉寂許久的光伏行業,近期迎來了不少利好:去年12月光伏新增併網量跳漲,預計光伏將成為中國第一大電源,異質結電池(HIT)迎來產業化元年,以及國外消息(美國加州戶用光伏新規將實施,巴菲特大舉押注太陽能項目有望獲准)等。

利好一:2019年12月光伏新增併網量大幅反轉

國內光伏電站迎併網高峰,預計2019年12月底國內新增併網容量超過8GW。值得注意的是,8-11月國內累計新增併網容量僅4.5G,因此12月新增併網量可謂大幅反轉。

12月併網規模超預期有望提振相關企業2019年四季度業績,此外,近期仍有大量進行組件和EPC招標的國內項目要求3月31日全容量建成併網,反映出企業完成競價項目的積極性仍然充足,考慮到部分年底併網項目的組件補裝,預計今年一季度國內市場繼續保持增長。

利好二:異質結電池(HIT)迎來產業化元年

1月7日,光伏板塊有超過10家個股漲停,其中異質結電池(HIT)概念股捷佳偉創、山煤國際、東方日升、金辰股份、邁為股份全部漲停。消息面,機構近期密集關注HIT,招商證券指出:「綜合產業端的現狀,HIT電池產業化在加速,並且可能正在醞釀著突破。」。

利好三:預計光伏長遠看將成為中國第一大電源

來自第25屆氣候大會發布的《中國2050年光伏發展展望》報告,預計從2020年至2025年這一階段開始,中國光伏將啟動加速部署;2025年至2035年,中國光伏將進入規模化加速部署時期。而到2050年,光伏將成為中國第一大電源,約占當年全國用電量的40%左右。

除了以上三點利好,外需也有望提振光伏市場需求。例如,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下屬子公司,將在內華達州建上一座69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廠(將成為美國最大的光伏項目)。美國土地管理局近日發布了一份聲明,表示將在為期90天的公眾意見徵求階段結束後批准該項目(巴菲特曾表示,「如果有個人明天來推銷一個太陽能項目,需要10億或30億美元的投資,我們準備去做,這種機會多多益善。」)。

此外,美國加州2019建築能效標準規定,2020年1月1日起加州所有三層及以下新建住宅都必須強制安裝戶用光伏系統。根據新規對最低光伏裝機規模的要求以及美國居民用電水平,機構測算認為2020年新政實施後,美國加州新建住宅將為其戶用光伏市場帶來200-400MW/年裝機增量。

難怪光伏板塊在今日集中爆發,這麼多利好之下,疊加A股市場春風得意(今日滬指站上3100點),光伏板塊想低調都難呀!

說得這麼熱鬧,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僅從以上五點看,光伏行業兩條投資主線已經浮出水面。首先,新增併網容量跳漲,意味著上游晶矽、電池、和組件需求有望增加;其次,異質結電池(HIT)醞釀著突破,意味著異質結電池(HIT)技術領先的企業有望迎來拐點。

主線一:新增併網容量跳漲提升晶矽行業景氣度

2019年8-10月裝機量不及預期的背景下,12月併網規模超預期再次提振行業預期。機構預計2020年全球光伏需求151.6GW,同增32.5%,其中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達到50GW,同增66.3%。因此如果2019年12月新增併網容量超過8GW能夠保持的話,今年光伏行業需求量有望維持高位水平。

在前期文章中曾提到,從產業鏈角度來看,光伏產業主要涉及上游的晶矽、矽片、組件、電池片和設備等環節,中下游涉及光伏電站的建設、發電運營等環節。

盈利能力方面,光伏行業盈利的微笑曲線呈現上游盈利能力高於中下游的特點,也就是晶矽、矽片、組件、電池片等環節盈利能力強於電站建設和運營。

此外,由於晶矽行業集中度高,因此受益於需求增長的程度更加明確,所以這一條線重點關注晶矽、矽片業務占比高的公司,也就是雙龍頭隆基股份、通威股份。

隆基股份:全球最大的單晶矽片、電池以及高效組件製造商,是全球光伏同業中市值最高的企業。其中單晶矽片產能在2018年末達到28GW,占全球總產能的41%,是全球出貨量最大的單晶矽片製造商。此外2018年公司組件出貨量全球第四,其中單晶組件出貨量全球第一。

公司決定在寧夏和雲南繼續擴產30GW,至2020年底產能有望達到80GW,擴大規模效應與行業壁壘,深挖護城河。此外公司計劃電池和組件產能分別擴產15和 20GW,拓展公司產品鏈。

通威股份:2019年底,通威電池總產能將超過20GW,預計公司將連續3年成為全球產能規模和出貨量最大的太陽能電池企業,市場占有率有望達到12%。2020年通威電池產能有望超過30GW,進一步奠定在光伏電池片環節的龍頭地位。此外,公司高純晶矽產能進入了全球前三行列。

2019年11月成都四期3.8GW正式投產,產能合計達14.7GW。同時,成都四期8GW和眉山一期10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預計於2019年年底至2020年上半年相繼建成投產,合肥基地工8GW高效電池片項目完工投產後,公司累計產能規模將達22.7GW,2020年眉山基地10GW產能落地後,公司總產能將突破30GW。

主線二:異質結電池(HIT)有望大規模爆發

近期HIT成為機構關注的焦點,也是本輪光伏行情炒作的核心。招商證券甚至認為「HIT電池片技術正醞釀著突破」。HIT是指異質結電池,HIT具備更高效、衰減低、溫度係數好、雙面率高等突出優勢。

在電池片領域,N型電池是目前業內最認可的技術路線,N型電池最主要的兩個方向為HIT和TOPCon,HIT由於其優勢顯著且降本路徑比較清晰,有可能成為下一代的主流技術。

其實投資者沒有必要了解以上學術性的內容,簡單來概括就是隨著製造成本的下降,HIT將成為未來太陽能電池的主流,相當於電池界鋰電池對鉛酸電池的替代一樣(「鳥槍換炮」)。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當前HIT行業目前占比還非常小,還遠沒有到大規模投產和業績集中兌現的階段,因此預期炒作的成分較大。

投資者需要格外關注的是,A股異質結電池(HIT)廠商都有誰?當然,這個問題我們幫大家梳理……

當前全球HIT實際產能合計3250MW,在建500MW,規劃28.2GW(2019年、2020年、2021年機構預計產能在2.8GW、8.8GW和25GW)。

目前投運產能以中試線為主,規模多在100-200MW。產業鏈角度看,重點關注異質結電池(HIT)製造商和上游異質結電池(HIT)設備提供商。

2019年7月,山煤國際公告和鈞石集團合作建設10GW 異質結生產線。

2019年8月,東方日升寧海2.5GW異質結電池一期開工,預計2020年3-4月投產。

2019年11月,通威股份和邁為股份合作的250MW中試線在合肥建成,正在試運轉。

2019年12月,愛康科技一期200MW中試線開始採購設備,預計2020年5-6月投產。

設備端邁為股份、捷佳偉創、金辰股份全部轉向HIT設備研發,聚焦PECVD


作者:散戶發動機

免責聲明:文中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對任何一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保護:著作權歸原創作者所有,歡迎轉發並註明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