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葉問1看到葉問4,那麼歷史上一代宗師葉問是個什麼樣的人

k哥教你些不知道的事 發佈 2019-12-30T14:47:11+00:00

葉問,原名葉繼問,曾用名葉溢,祖籍廣東省南海縣桑園,畢業於香港聖士提反學院。師承陳華順、梁璧,為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葉問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詠春拳第一人。

葉問,原名葉繼問,曾用名葉溢,祖籍廣東省南海縣桑園,畢業於香港聖士提反學院。師承陳華順、梁璧,為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葉問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詠春拳第一人。

在七歲時,便拜師入陳華順門下。十六歲那年,葉問遠離南海縣佛山,赴港求學,就讀於聖士提反書院。後隨梁壁學武。1950年赴香港,在港九飯店職工總會內傳授詠春拳術,從而一舉成名,成為真正的武術家。

傳統「窮文富武」,武術必須言傳身教,一位名師一輩子最多帶出數位子弟。據梁挺口述,當年葉問拜陳華順為師求學詠春拳的學費是十二兩黃金(摺合為當前50~70萬人民幣)。一般是師父教育子弟從架子到意境一個或一整套動作後,才傳授心法,這個「心法」包含了對這個動作的總結和核心要點提示,一整套武術從上到下從外至內,修習過程淺則十年八載,深則三五十年,為常數。往往一套近乎完美的武術,須經歷幾代甚至十幾代人摯誠傳承,才得以成就。

葉問,作為舊式世家子弟,得以承傳。及至後來流落香港,所收門徒遍及各階層,上至官紳、下及平頭百姓,為適應和惠及眾人,遂將原來博大精深的「心法」(譬如雙龍奪珠、神龍擺尾、白鶴亮翅、餓虎擒羊、燕子抽水……)拆改成一個個簡單通俗的動作名稱,如攤、掌、膀、伏、抌、捶等,讓詠春拳以最顯淺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在香港傳揚開來。

問公積極發揚詠春拳,在短短二十二年(五零至七二)之時間,不但在港澳台地區把詠春發揚光大,封門弟子梁挺更將詠春種籽散落到世界每一角落,使詠春之果實牢牢散播於世界各大國家。葉問生前培養出之人才如梁相、葉步青、招允、李小龍、駱耀、徐尚田、梁挺、黃淳梁、盧文錦 、何金銘……等一班出色之弟子,分別都能繼承宗師遺志,把詠春拳進一步發展,故宗師逝世後,詠春門人,一致推崇他為詠春派一代宗師。一直以來,詠春拳都只有少數傳人。而葉問在港傳技20餘年,這情況才有所改變。

葉問畢生的成就,是將詠春拳以原本秘而不傳的教授方式、調整為簡單通俗、顯淺明了的教授方式,開宗立派,成為一系名拳;後通過其完整的拳術課程體系、其子弟(包括梁挺等)將詠春拳廣泛傳揚開來,蜚聲國際、載譽全球,為中華武術在全世界的發揚光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許多外國人眼裡,詠春拳取代了太極、少林等,成為「中國武術」之一。

葉問在詠春拳術方面有著極深的造詣,對詠春拳術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於二十二年間,把詠春拳散播到世界各地,使詠春拳成為世界知名拳術之一。而且葉問的武德人品已堪稱楷模,所以葉問終老後詠春拳派同人一致推崇他為一代宗師。

70年代出版《佛山華僑志》有專文介紹他的事跡,2000年落成的佛山武術博物館有專設的葉問展室,美國俄亥俄州設有「葉問博物館」,英國伯明罕的「葉問(海外)國術總會」設有紀念他的專欄,香港「葉問國術總會」掛有他的畫像和練功等照片。

葉問以崇高的武德,推崇詠春拳的發展,堪為一代宗師,最終將中華武術發揚光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