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達的宋朝是如何滅亡的?

古風君 發佈 2020-03-02T19:11:35+00:00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宋朝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算是最為發達的了。然而匪夷所思的是,這樣一個社會、文化、經濟都高度發展的朝代卻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飽受臨近少數民族政權的欺凌。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宋朝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算是最為發達的了。僅從鑄幣數量就可見一斑。據史籍記載,自宋太祖時代開始,鑄幣數到了每年五百萬的數量。其兩年的鑄幣數就要超過四百年後明朝二百七十六年間所鑄造的總和。

中國的四大發明有三項在宋朝,唐宋八大家也有六位在宋朝。然而匪夷所思的是,這樣一個社會、文化、經濟都高度發展的朝代卻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飽受臨近少數民族政權的欺凌。宋朝名義上統一了中國,卻遠遠沒有完成一個強大朝代應該完成的大一統局面。特別是南宋,僅僅坐擁半壁江山苟延殘喘。

追溯根源,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是宋王朝從建國開始就重文輕武。趙匡胤立國便是因為兵權在握,從而簡單地廢掉了小皇帝,自己黃袍加身。他親身經歷唐朝藩鎮割據導致滅亡的歷史,又知道自己是如何奪得皇權的,所以一開國就將軍事權力高度中央化,令文官大抬其頭。因此宋朝的文治傳統深厚,國家儼然一副書生模樣。

但是宋朝卻不幸恰逢強敵環繞的時代。周圍的少數民族政權大多處於野蠻好戰時期,對中原虎視眈眈。試想當野蠻遇上文明,將是一場多麼大的災難。所以,以文帥武直接導致宋朝積弱的狀態。

這些,都源自於宋朝重文輕武的思想。是「重文輕武」導致了國家最高統治集團內部文臣群體的「恐武症」,及由此而形成的核心價值觀念。宋代最高統治集團對武將無孔不入的高度防範伺察,文官集團對武將群體的極度鄙薄與蔑視,直接絞殺了王朝的鋒芒,這樣的大宋如何能夠強大?

宋朝在當時可謂超級富國,在那個時代已經與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的五十多個國家通商。《清明上河圖》描繪的繁華景象,千年後仍讓世人驚嘆不已。但富不簡單地等同於強,這樣一個沒有尚武精神、沒有強大國防作後盾的民族,即使經濟再強大繁榮,也同樣會喪權辱國。

歷朝歷代,沒有武功,哪有文治?沒有武備,經濟再繁榮、文化再燦爛,也會成為一堆瓦礫。漢唐的文治就是建立在武功的基礎上的。然而,宋代卻徹底顛覆了這個傳統,如何能不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