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華為P40攝影功能強大,但也要正確使用,否則也只能拍廢片

手機攝影手冊 發佈 2020-04-12T09:51:22+00:00

近幾年手機攝影功能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從單鏡頭到雙鏡頭、3鏡頭、乃至5鏡頭,功能上也推出了人像模式、大光圈模式、微距模式、專業模式、超廣角功能和超長焦功能等。

近幾年手機攝影功能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從單鏡頭到雙鏡頭、3鏡頭、乃至5鏡頭,功能上也推出了人像模式、大光圈模式、微距模式、專業模式、超廣角功能和超長焦功能等。

我相信不少用戶已經眼花繚亂,甚至換個手機都會有選擇恐懼症了。但這些功能真的都很實用麼,或者說都很好用麼?

我的答案是:未必

比如下面這張片子,這是我圈子中一個叫做@hello遠方的旅行分享的照片。

照片主體清晰背景虛化,花朵拍的很柔美。但是你別仔細看啊。

仔細一看你會發現,樹枝與花中間怎麼斷掉了,中間的樹枝被虛化掉了,非常的不真實。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典型的手機大光圈功能拍出的效果,因為是通過算法把背景虛化的,花朵的部分識別還算準確,但是樹枝和背景在色彩和明暗上有些接近,所以就出現了識別錯誤。

我們再看看我圈子中另一個叫做@隱形的翅膀的片子。

這應該是用微距功能拍攝的,但是華為手機並沒有專門的微距鏡頭,都是用超廣角鏡頭結合算法模擬出來的。

這張照片猛的一看也很好,但同樣禁不住細看,否則也會露餡。

我把照片局部放大一下,大家會看的清楚一些。蜜蜂的翅膀只拍出了一部分,因為翅膀是半透明的,同樣也沒有被算法識別到,所以就出現了半個翅膀的蜜蜂。

其實手機中依靠算法實現的那些個功能都存在這類的問題,太複雜的題材就容易出現識別錯誤。而且不只是華為手機,很多手機都是如此 。比如小米。

下面是雷軍曬出的小米10pro的照片,我估計他也是沒太仔細看吧。

照片中人物的頭髮、以及胳膊和身體中間的部分都出現了算法的失誤。

頭髮缺了一大塊,下面兩處該虛化的反而很清晰。

不是說小米和華為的手機不好,只是目前的所謂智慧型手機的智力水平都不高,基本都還處在弱智的階段,太複雜的場景它們處理不了。所以說我們在使用手機中的一些功能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性的用。

尤其是那些依靠算法實現的效果,最好你的主體和背景之間有一個明顯的反差,可以是明暗的反差也可以是色彩的反差。比如主體是紅的背景是綠的,主體是亮的背景是暗的。

另外,主體周圍不要有太多雜物,同時和背景之間最好有一些距離。最好還是平角度拍攝。

如果滿足以上條件,拍出的照片效果會更自然一些,否則就容易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瑕疵。

我作為一個職業手機攝影師,這些功能我幾乎都是不用的。包括手機中的AI攝影,我也不用,我更喜歡自己後期修圖。

其它功能我更傾向於通過外接鏡頭來實現,比如下面這張微距照片我就是用外接微距鏡頭拍攝的。

下圖是局部發放後的效果,可以清晰的看到蜜蜂的細節,而且不用擔心出現不真實的瑕疵。

再有,外接鏡頭都是接到手機的主鏡頭上,可以享受主鏡頭的超大圖像感應器、超高像素和超大光圈,這些是輔助鏡頭所不具備的,拍出的照片畫質也自然會更好。

對外接鏡頭感興趣的朋友,請點擊我頭像,在我頭條號首頁的私信中回復「鏡頭」即可查看詳情。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希望大家今後在用手機拍照的時候,有些功能一定要選擇性的用。用好了能拍出大片,用不好就是災難片了。

如果你也想讓我點評你的作品,把照片分享到我頭條圈子中即可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讚、關注和轉發支持。如果有不同意見也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