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青春一路坦途?郭德綱成名前的辛酸往事你知道嗎?

喜馬拉雅 發佈 2019-12-20T10:32:51+00:00

青春路上的風風雨雨1987年,學了幾年藝的郭德綱,第一次站上舞台——天津消夏相聲晚會,說是晚會,不過是遊樂園搭了個露天台,扯上橫幅,再支上兩個話筒。


誰的青春一路坦途?郭德綱成名前也曾一路坎坷,風風雨雨。記者曾問侯耀文怎麼評價這位徒弟,他說:「郭德綱一路坎坷,勢必嫉惡如仇。」



青春路上的風風雨雨


1987年,學了幾年藝的郭德綱,第一次站上舞台——天津消夏相聲晚會,說是晚會,不過是遊樂園搭了個露天台,扯上橫幅,再支上兩個話筒。


當時台下有幾百人,郭德綱放眼望去,有吃東西的、上廁所的、聊天的,偏偏沒有聽相聲的,他正想打退堂鼓,突然掃到舞台角落有個胖子一直衝他笑。


郭德綱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乾脆直接對著他說完了這個節目。


1995年,32歲的郭德綱第三次進京,發誓只要餓不死,就絕不回天津。


15歲的時候,他到過北京一次,報考北京文工團,整天負責端茶、倒水、搬桌子,因為沒有登台機會,只待了一年。


1994年,郭德綱第二次闖蕩北京,只帶了100多塊錢,錢花光了,還是沒人願意收留他,只能灰溜溜回天津。



就算苦與累 還好還有你相伴


1998年,郭德綱和張文順、李菁,創辦「北京相聲大會」,聽一場10塊,依然生意慘澹,最慘的一次只有一個人聽相聲,說到一半觀眾的電話還響了,演員只好停下來,等對方講完。


付不起房租,郭德綱只好四處跟團賣藝,認識了京韻大鼓名角王惠。她14歲舉辦個人專場,20歲名揚天津衛,卻愛上了一無所有的郭德綱。


在德雲社快要倒閉的時候,這個女人,把轎車、首飾全賣了,德雲社才有喘息之機。



風雨過後總見彩虹


2003年,郭德綱把演出場地搬到天橋,「北京相聲大會」更名為「德雲社」,但依然入不敷出。


郭德綱四處覓活,為了能當主持人,他需要挑戰48小時生活在商場櫥窗里,沒有任何遮擋,所有人能看清他的一舉一動。


他白天給路人表演才藝,沒人看就開始織毛衣,晚上睡在櫥窗里。


有時候也會被好奇的人拍醒,還有人拿相機拍照,他像一隻被人圍觀的猴子。


2004年,是郭德綱說相聲的一個轉折點。


北京文藝台《開心茶館》的主持人康大鵬,把德雲社相聲錄音放到節目裡,一播出瞬間火爆,聽眾打爆了台里的電話,上來就問:「這演出在哪?」


幾天後,德雲社天橋樂劇場來了400多觀眾,第一次客滿。


資深相聲迷東東槍分析說:「郭德綱的相聲,有天津的骨頭,北京的肉。」


「天津的骨頭」,講述的是小市民的小算計、小委屈、小窩囊、小幻想。「北京的肉」,是指大氣、份兒正,穩健不慌張。


有人曾問郭德綱:「歌壇有半壁江山,德雲社是不是相聲界的半壁江山?」

郭德綱說:「不是,我們這個行業沒有江山了,就是一片大海,德雲社就是海上的一條孤舟,隨風飄蕩。」


關於主播和課程

郭德綱德雲班主,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當代相聲的代名詞,幾乎以一己之力拯救相聲於水深火熱之中,讓這種瀕臨危難的藝術形式重新又被大眾喜聞樂見起來,不需要過多的頭銜,他就是郭德綱。

《郭論·第二季》郭德綱獨家音頻脫口秀,第二季重磅回歸!細品人情味,搜索當年民間頭條,盤點歷史紅黑榜。聽口口相傳的民間智慧,帶您借過下那時的江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