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消失山林間

鋅財經 發佈 2021-09-20T06:41:42+00:00

未知來源簡訊用李子柒名義發送詐騙簡訊的風波還未消停,冒名頂替的「李子柒月十全十美月餅」、「李子柒報警」、「李亞鵬把李子柒的內容團隊一鍋端了」、「李子柒在股權架構中吃了一把大虧,可能淪落到顆粒無收的情況」等論調又甚囂塵上。

‍‍

文/川川

編輯/大風

李子柒的身影越來越不活躍了。其作品的更新頻率也已經從早期的一月三更、四更下滑至今年的一月一更,如今戛然停止在7月14日。

未知來源簡訊用李子柒名義發送詐騙簡訊的風波還未消停,冒名頂替的「李子柒月十全十美月餅」、「李子柒報警」、「李亞鵬把李子柒的內容團隊一鍋端了」、「李子柒在股權架構中吃了一把大虧,可能淪落到顆粒無收的情況」等論調又甚囂塵上。

這位火遍全國、被稱為「文化輸出第一人」的網紅怎麼了?

李子柒沒有完全退隱山林,一直在綠洲上用分享一顆剛撿到的核桃和早晨剛摘的蔬菜的方式來向粉絲「報平安」,並沒有對外界的猜測作出過多的回應,她的助理帳號「她助理」則在微博上積極回應:

七姐最近只是暫時在整理公司與第三方公司的問題,沒有如網絡謠傳的團隊被挖等訊息;

七姐這幾年埋頭做內容忽略了很多現實問題的東西,現在需要整理清楚,也相信都會整理清楚……

這一番回應都指向8月底李子柒在綠洲回復網友又秒刪的那一句「資本真是好手段」。

李子柒背後的資本

李子柒口中的「資本」是同行惡性競爭還是合作夥伴微念?從「她助理」在微博的回應的「現實問題」來看,答案更接近於後者。

在剛開始發布視頻時,李子柒一個人單打獨鬥。據媒體報導,在早期,李子柒依靠自己找到並確立了視頻風格,後來才一步步成立團隊,包括小助理和攝影師。

在2016年9月,李子柒也正式與商業合作夥伴微念開啟了合作,李子柒專注於內容創作,微念則提供微博資源推廣服務。2017年7月,雙方共同成立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雙方的合作模式也從合約轉為合資公司。

雖然微念旗下還有林小宅、臥蠶阿姨、nG家的貓等數個知名短視頻網紅,但其得到外界的關注主要是因為「李子柒」這一頂流IP。

由於微念在孵化與深度整合KOL網絡上的優勢以及李子柒IP的獨特性,微念創始人劉同明和李子柒實現了達成合作意向時暢想的商業未來。

隨著李子柒名氣的水漲船高,其粉絲已經覆蓋到世界各地,曾經以1410萬的訂閱量創造了「最多訂閱量的YouTube中文頻道「金氏世界紀錄 」,在國內各個平台粉絲總計超1億。

至於微念,李子柒已經成為其最值錢的一塊金字招牌,開菠蘿財經曾報導,在微念的三棟辦公樓里,其中一棟樓里是李子柒事業部。

海外網紅營銷服務平台Noinfluencer數據顯示,李子柒在YouTube上每個月有50萬美金左右的廣告聯盟收入。此外,其在7月2日獲得字節跳動投資,後者占股比例約1.48%,這與李子柒以及其螺獅粉等食品品牌不無關係。

田園生活的商業價值

MCN造不出第二個薇婭和第二個李嘉琦,微念也只有一個李子柒。頂流網紅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無法複製,這一點在如涵身上早已經得到了驗證——MCN能夠因為一個網紅而迅速崛起,也會因為過度依賴而陷入危機。

因此,在2018年,李子柒微博粉絲突破1000萬之時,李子柒品牌於同年8月在天貓店鋪上線,品牌理念為「傳統文化時尚化,地方美食全球化」。藉助李子柒的流量,上線三天就有五款商品銷售量突破15萬,一年中21款產品銷售總量超130萬。

李子柒從未直接帶貨,卻因此成了最具商業價值、帶貨能力最強的IP之一。尤其是螺獅粉的推出,把品牌注意力從「李子柒」扭轉成了「產品」。

期間疫情,螺獅粉的銷售額高速增長,月銷量一度超過100萬、一年賣出5億元。去年8月,柳州政府與李子柒品牌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在柳州投資建造螺螄粉線下工廠,也就意味著從代加工模式升級為自研自產的重模式。

四川綿陽的田園生活代表人物賣起了廣西柳州的螺獅粉,並且天貓店裡的螺獅粉與李子柒視頻里精心製作的螺獅粉並不是同一碗,但消費者們依舊願意為之買單。

在此後李子柒品牌也曾拓展酸辣粉、蛋黃酥的符合消費者喜好的品類,都沒取得與螺獅粉相似的驚人反響。但毫無疑問的是,李子柒品牌已經成為了新消費品牌里的崛起黑馬。

海豚智庫發布的《2021 最具成長性的中國新消費品牌》裡,李子柒品牌 2020 年銷售額 16 億,同比增長 300%。通過天貓海外平台售出的螺螄粉年銷量近 50 萬份,被評為國貨出海十大品牌之一。

如今,李子柒品牌的價值已經日益凸顯。在9月14日爆出的「李子柒十全十美月餅」事件里,冠上「李子柒」,就可以把並不出奇的月餅賣到786元的高價。

爭議在哪?

在此次對於「資本」的爭論之前,李子柒和微念的合作在外界看來算得上是一樁美滿的「聯姻」。

一直以來,李子柒和李子柒品牌之間並沒有那麼關係緊密,在宣傳過程中也只提產品。不過,在今年李子柒品牌成立三周年的結尾紀錄片裡,並沒有出現李子柒的身影,李子柒本人也沒有如往年一樣在微博上有所表示。這一現象依舊顯得有些不同尋常。

畢竟,在網紅與MCN之間一直摩擦不斷,甚至訴諸法律。大部分的案例都可以歸結為,網紅因利益分配不均或者沒有得到公司資源扶持、合同時期過長等原因想要單飛,但機構往往不願意放人,會採取回收IP帳號等措施。

在李子柒和微念身上,涉及到的問題更複雜。

在李子柒名下的兩家公司里,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涉及此次事件,其中李佳佳(李子柒)占股49%,微念占股51%,倘若股東之間或者公司章程沒有特殊的約定,微念並未達到67%的絕對控制權。

在李子柒有沒有品牌話語權這一問題上,據娛樂硬糖報導,微念方面表示:產品的問題一直以李子柒的意見為主,她本人在選品方面擁有一票否決權。無論數據多好的產品,如果李子柒認為沒有必要做,就不會做,所謂李子柒被架空的說法是無稽之談。

不過,根據工商信息,在公司運營層面,四川子柒參保人員為0,這被外界認為李子柒品牌的日常運營到商業變現相關人員都歸屬杭州微念。此外,在商標歸屬和社交帳戶歸屬上都存在模糊地帶,部分帳號的註冊運營並不在李子柒手中,而微念和四川子柒都有「李子柒」相關的智慧財產權。

關於好手段的「資本」是誰,要解決的「現實問題」究竟是什麼,目前李子柒方面暫時沒有回應。但倘若李子柒與微念徹底鬧翻,對雙方來說都是難以承受之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