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地區出現「血雪」,紅色的雪暗示著某些糟糕的結果?

神龜洛書 發佈 2020-02-29T02:11:52+00:00

從全球氣溫變化的情況來看,溫室效應造成的全球變暖似乎已經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經常談及的話題。

從全球氣溫變化的情況來看,溫室效應造成的全球變暖似乎已經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經常談及的話題。而即便是偏遠的極地地區,也無法置身事外,出現了很嚴重高溫情況。



南極地區的氣溫屢創新高,最高溫度可以達到20.7攝氏度,這也是南極地區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突破20攝氏度大關,所以想來,南極冰川不融化怎麼可能呢?如此高的溫度只會加劇冰川的融化速度。



Landsat 8衛星在飛過南極地區上空時,拍下了南極地區的畫面,照片顯示在短短10天時間內,南極鷹島地區的冰川發生了令人錯愕的變化,大量的冰川融化致使南極難得一見的土地暴露了出來。



現在有研究人員又提出了一個南極地區的「壞消息」。位於南極半島最北端海岸的加林茲島上的維納德斯基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員發現,在過去一段時間內,這個研究基地周圍出現了「血雪」。



這些紅色的雪看上去很像血,但實際上並不是南極真的下了血雪,這些紅色物質實際上是一種被稱為「衣藻」的紅色藻類。這些紅色藻類一般生存在雪地冰川中,當合適的季節來到時,這種藻類就會開出紅色的花狀孢子。



雖然研究人員找到了血雪的原因,但這也反映出了南極地區溫度已經達到了某些植物的生長條件,雖然短期內如此狀況不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但是在南極考察的科研人員擔心某種糟糕的事情將會到來。

我們知道,白色的雪,可以反射大量的陽關,吸收的熱量比較少。但正像圖片中看到的那樣,白雪變成有顏色的雪,會導致雪地反射太陽光的本領下降,而吸收的熱量會越來越多,這對正處在溫度上升的地球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南極地區的氣溫原本就已經比較高,冰川融化的速度也有所加快,現在這些藻類吸收大量的熱量,會進一步加快這些雪地的融化速度,全球海平面將進一步上升。



南極地區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還是與氣候變暖有關係。我們無法直接感覺到溫度有明顯的上升,夏天我們可以呆在空調房中吃著冰鎮西瓜,但是數據不會欺騙人類。在有記錄的最熱10年,有5年出現在2015年之後,這是我們不可否認的事實,而這樣的數據只會更多的出現在這個時代。



或許會有人對氣候變暖帶來的問題嗤之以鼻,認為是擔心過度,但氣溫的上升不僅僅帶來的是夏天的炎熱,而是洪水,乾旱,火災等自然災害的頻發。澳大利亞地區的野火持續時間之長令世界人民驚嘆,這是因為當地地區出現了嚴重的乾旱天氣,再加上高溫的環境下造就了這場史無前例的大火。而現在的澳大利亞又處在洪災頻發的時間段內,真是命途多舛。

而肆虐全球多地的蝗災,也是全球變暖的結果,適宜的繁殖條件致使蝗蟲大規模的出現,再加上季風氣候的推波助瀾,讓蝗蟲們漂洋過海去往其他地區。



不過,相信在人類的共同努力下,未來的地球氣候變暖的趨勢是可以緩解的,地球依舊是生命的樂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