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里的「老坑料」

山東秦劍無鞘 發佈 2020-01-23T10:51:07+00:00

嚴格地說,「老坑料」是指以前比較古遠的一些著名的玉石礦坑的料子,大概是沒有開採完全,現在偶爾會有一點料子面世。

玩家們在玩玉時常常會接觸到「老坑料」這個詞,和翡翠一樣,和田玉也有老坑料這種說法,那麼什麼是老坑料,老坑料又有哪些特點呢?

什麼是「老坑料」呢?嚴格地說,「老坑料」是指以前比較古遠的一些著名的玉石礦坑的料子,大概是沒有開採完全,現在偶爾會有一點料子面世。

古人在開採玉礦之前,定然先對於礦脈分布、玉質優劣有過考查,然後「挑肥揀瘦」,優先開採玉質最好玉料。這使得才老坑料玉質優異,一些殘存至今的老坑中還可開採出的玉料也證明了一點。老坑料也便成為頂級玉石的「代名詞」。

與老坑料相對應的是新坑料,即現代才開採的礦坑,這裡出產的玉料在品質上稍遜於老坑料。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坑料的意義也悄然發生變化。

就像上面所講,在最初,大家只有把很早的礦坑出產的料子才稱為老坑料。而所謂的「新坑料」指的就是現代開採出來的和田玉料。一般來說這種老坑料都是比較熟糯的。不過商業有著逐利的本性,當大家都知道「老坑料」好的時候,商家就會把熟糯些的料子都叫做老坑料。

久而久之「老坑料」就成了熟糯料子的代名詞。而油性、水頭不好的玉石就被稱為「新坑料」。畢竟,「老坑」不是很容易判斷的,除了礦老闆誰會真正知道它屬不屬於老坑呢?但玉質卻是比較容易判斷的,把熟糯的料子稱為「老坑料」漸漸就成了市場上通行的規則。

所以如今的老坑料已經不再指一定是老坑出產的玉料,而是所有玉質較好的玉料,因此即使是新坑出產的玉石,如果玉質好,也可稱為老坑料。反之,如果是老坑出產的玉料品質平平,亦只能稱為新坑料。

和田玉老坑料的玉質究竟有何特徵,比較難以形容,一般稱這種玉料是「熟透了」,意思是和田玉像果實一樣熟透了,不再青澀,香甜可口。具體來說,但它的玉質穩定,顏色純正,質地細膩,油脂光澤,糯性十足,各方面屬性都完美,且配合得剛剛好,並且老坑料還十分適宜雕琢,不容易出現「起性」這種情況。

圖片僅供參考

有經驗的行家通常會用「熟得透」來區分老坑料與新坑料,主要看其色澤、質地、皮色以及光澤等方面。一般與老坑料相比來說,新坑料的整體質量較差,色澤不夠純正,玉質不穩定,加工時容易起崩口;而和田玉老坑料韌性強,品質好,油潤利索,料性純正,且更耐玩,容易「冒油」,這也正是和田玉的老坑料的價格高於普通玉料的重要緣故。

如今碧玉當中用到老坑這個詞會更多一點。那麼老坑碧玉有指的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目前市場上的碧玉90%是俄碧,俄羅斯碧玉目前一共有35個礦口(1號到35號),有說法稱1號到8號是老坑。玉和翡翠恰恰相反。翡翠越深埋的料子越有可能極品。 而玉是越早露出地表的料子越極品。所以,最老的礦口是最早被發現的。標號都是按發現順序編排的。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優質的老礦藏已經面臨枯竭,繼而替代的新礦料飾品在今年春季逐漸進入我們的視野。現在市場上,多數俄羅斯碧玉飾品,是現開採的新礦坑料製作的。老坑料的俄羅斯碧玉產品已經很難尋覓到了!以手鐲為例,市場上新坑料的俄羅斯碧玉手鐲價格在幾百到數萬元,而優質老坑料的俄羅斯碧玉手鐲只可以用可遇而不可求來描述了。可見其價格價值差別之大。

但是很多剛接觸碧玉的朋友可能分不出老料和新料,下面我們再來簡單說說碧玉老坑與新坑的差別。

老料:老料密度好,料子由內到外散發著渾厚感,色較沉。質地緊密、細膩、緻密、顯沉,顏色凝聚。雜質少,多呈片狀分布,顏色遠觀鮮艷、亮麗、瑩潤而色澤均勻。 雕刻石性穩定,不飛不起性,成品賭性小。相對於新料來講,黑點較少。

新坑料:質地比較鬆散、顏色暗淡,多雜質,顏色遠觀鮮艷碧綠,近距離仔細看,便會看到內部的顏色紋路不協調、分布不均勻, 呈點狀分布略見土灰色,很花的感覺,雕刻來說很容易起性,出來效果不佳。新料水頭大泛干,色飄。新料就是黑點多,當然新料也有達到老礦料質地的,什麼都是實物為準。

新料因為大部分有分散的黑點,做雕件除了做鏤空或表面凹凸處理的,不過幾乎沒有處理乾淨的可能,細看還是比較容易區分。市場上的項鍊除了鴨蛋青,所謂滿綠冰底目前基本都是新料。而目前市場上以顏色好能冒充老料的多為紅皮料或巴基斯坦料做的項鍊。

如果更加詳細解說新料和老料,不能說新料就一定不好。新料也有達到老礦料質地的,老礦料也有很多不如新礦料的。所以不用糾結,只要自己看著舒服就好。對於不太了解的玩家,碧玉主要從成色和玉質看就可以,不用刻意去區分新老料。

其實,如今老坑、老熟都是一種概念,能真正理解這兩個名詞是一個成熟玩家的標誌,而當你玩玉成熟之時,也便能看到籽料的成熟之貴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