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學碩士鄧文慶,放棄深造、賺大錢,選擇剃度出家,父母陪同

南宮欽 發佈 2020-05-05T04:23:06+00:00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在信仰中我們照見未來,有人信仰共產主義或民主主義,有人信仰基督教或者伊斯蘭教,有人信仰佛道釋,我們國家《憲法》也規定宗教信仰自由,給予每個公民充分的信仰空間。

佛卷青燈唯自省,古廟香菸發心聲。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在信仰中我們照見未來,有人信仰共產主義或民主主義,有人信仰基督教或者伊斯蘭教,有人信仰佛道釋,我們國家《憲法》也規定宗教信仰自由,給予每個公民充分的信仰空間。

有些信仰是與生俱來的規定,比如降生在基督教家庭耳濡目染,有些信仰是人變得成熟後的自我選擇,比如有的人生活不順心選擇出家。

出家其實並不像普通人想得那麼不入流,它也算一種工作,但是屬於修身養性的特殊工種,出家人與在家人一樣需要面對生命的漫長歲月,只不過出家人更重視淡然清靜。

清華、北大與龍泉寺

很多大人都會問小孩子一個抉擇問題「長大了你是要考清華還是要考北大啊?」可見清華北大在我們心中的神聖地位,考上了這兩所學校也通常意味著平步青雲。清華北大的學生智商都是一流,每年收的各省學生通常都是狀元身份。

記得小時候縣裡有人考上清華北大,那簡直是舉縣歡慶,這是縣裡男女老少都要慶祝的事,說明本地教育水平非常了得,但後來縣裡有一段時間不再出清華、北大狀元了,清華北大的分數也是有增無減。

去北京旅遊的人不能忽略清華、北大兩所學校,想進入一睹芳容的排起長隊。而去北京燒香的人也不能忽略龍泉寺,這個坐落在鳳凰嶺腳下的寺廟清幽古樸,千年銀杏樹無言地見證著寺廟的榮枯。

而將清華、北大與龍泉寺聯繫起來,不知情的人會鬧得一頭霧水,這分明是兩個領域嘛,但是兩者恰恰有著很深的聯繫,一些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選擇遁入佛門。

而他們的首選寺廟就是龍泉寺,龍泉寺中有幫助人解開心結的搞笑法師,也有專心搞科研的高才生團隊,他們發明的機器人小和尚「賢二」一度登上了網絡熱搜。

哲學學子鄧文慶的書生意氣

文以載道,福祿雙慶。鄧文慶這個名字也許我們並不熟悉,但是提到北大鄧文慶,很少有人不想一探究竟。鄧文慶一直是個乖孩子,和其他人一樣讀完初中讀高中,讀完高中考大學。

不過不太一樣的是他一下子就考上了名牌大學,成了父母、老師、同學心中的驕傲,而且他不顧親友的反對選擇了北大哲學系。

在這個英才輩出的伊甸園,從2002年入學開始,鄧文慶便努力汲取各方面知識,他親手創辦起耕讀社,和有著共同愛好的同學們一起吟詩誦讀,業餘時間還做一些農業管理、社區服務方面的事情。

鄧文慶作為耕讀社社長充分履行了自己的職責,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耕讀社,包括後來入學並出家的柳智宇。在耕讀社研習期間,他喜歡上了中國的佛教文化,深邃的思想不斷地吸引著他,他一直讀到碩士畢業。

照理說,北大碩士一般選擇繼續深造或者去賺大錢,但是鄧文慶選擇了另一條路,另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他自由自在地到寺廟出家了。

碩士畢業剃度出家,父母陪同

碩士畢業後,鄧文慶先去了福建莆田,本來就有厭世傾向的他在廣化寺梯度出家,法號賢慶。在這座千年古剎中,鄧文慶專心修行,選擇在青燈古卷中進行哲學思考,但最初他沒有告訴父母,怕他們擔心也怕他們不同意。

不過紙肯定包不住火,鄧文慶的父母還是知道了他出家的事實並表示不理解,他們親自到廣化寺找兒子談。但是父母勸不動博學多才的兒子,反而被兒子勸動了,他們動身到寺廟一起陪兒子,免費住在寺院並且做一些志願服務工作,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也算圓滿了。

鄧文慶後來追隨學誠法師,到北京龍泉寺修行,巧合的是廣化寺坐落在鳳凰山,龍泉寺坐落在鳳凰嶺,北大的鳳凰飛落枝頭。

鄧文慶一襲佛衣,身帶念珠,鏡片後的眼睛炯炯有神,他和北大依然有著很緊密的聯繫,3年前年還給北大耕讀社人寫了一篇文章《做一個舉燈人》,文中他這樣寫道:「因為我們資質魯鈍,需要繼續上下求索。

什麼是聖賢呢?在我心中,就是那些亘古不朽的高潔而偉大的靈魂,無論古今,無論中外。讓我們一起立下一個堅定的誓願:一定要效學聖賢,把儒家還有人類歷史上所有偉大美好的精神傳統傳承下去。

在這樣一個美麗的一盞燈傳一盞燈這樣一個光明的洪流中,永遠做一個舉著燈照亮自己腳下的路,也照亮他人的路的這樣一個人。」

文如其人,從鄧文慶的文字中可見其內心,他很有才華而且也在繼續修習他的才華,對於他及很多北大人出家,北大人表示理解,每個人都可以有自由的選擇,只要這條道路適合自己並堅持走得下去。

亘古叩問,出世還是入世?

也許有人還是不理解,認為學霸出家浪費教育資源,但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我們都得接受這個事實,並尊重每個人的獨特選擇。

有時候不出家,可能永遠也過不好這一生,我讓我不禁想起前幾日一個同學,他因為生活不遂意想要出家,但種種原因沒有達成意願,鬱郁不得志的他最後選擇喝農藥結束年輕的生命,如果真的只有兩條路可走,那麼還是出家的選擇好。

「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這是鄧文慶喜歡的一句禪語,也給我們很強的啟示。生活中很多人都推崇佛系生活,而什麼是真正的佛系?

我認為是想得遠、看得開、有修為、不計較,我們變得佛系不一定需要遁入空門,在社會中一樣可以做更好的自己,但是需要我們從「心」做起,修煉成一顆善心、一顆真心、一顆童心、一顆初心,這樣每個人都能成為生活中的活佛。

文/南宮欽

關鍵字: